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鹰击-21导弹 让俄军“匕首”黯然失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炮口风暴 发表于 2025-9-21 04:3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东风导弹方阵威严地驶过长安街,那震撼人心的场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外媒的镜头几乎都快贴到导弹车上了。而此时,对比俄乌战场上俄罗斯“匕首”导弹被“爱国者3”拦截的尴尬处境,人们不禁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鹰击-21导弹上,这一对比,可谓是高下立判,令人惊叹不已。



咱们先从外观说起。鹰击-21导弹的弹头棱角分明,仿佛被精心雕琢过一般,明显看出双锥体结构的折线。这种独特的设计蕴含着巨大的奥秘,双锥体能够让导弹再入以后在大气层内巧妙地机动飞行。其原理是利用激波产生强大的升力,从而实现远距离的高超音速滑翔机动,甚至还能灵活变轨,突防能力堪称一流。

尽管滑翔能力没有乘波体那么强大,但是双锥体具有控制方便,适合精确制导,战斗部空间比较大等优势。

反观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和“匕首”导弹,弹头圆滚滚的,从顶部到尾部呈现出光滑的曲线,专业术语称之为 “曲线旋成体”。这种构型看似流畅,实则在高超音速机动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严格来讲,“伊斯坎德尔”和“匕首”只是传统弹道导弹的一种改良版本。俄罗斯直到两年前才不得不承认“匕首”和“伊斯坎德尔”导弹并不具备末端机动能力。这就意味着,其飞行轨迹基本是固定的抛物线,敌方的反导系统通过计算抛物线轨迹,就有很大机会对其进行拦截。



从技术原理深入分析,鹰击-21导弹的双椎体结构由两个不同角度的锥段组成,具有明显的外凸折角。这种设计带来了较强的升阻比,能够让导弹在高超音速飞行时,依然保持良好的气动控制。有论文研究表明,双锥体构型外加气动舵面,就像是给导弹安装了隐形翅膀,使得导弹在高速飞行中也能灵活掌控方向。

而“匕首”导弹所属的曲线旋成体结构,由于无法产生有效的激波,升阻比极为微弱,根本无法完成复杂的机动突防动作。在俄乌冲突中,“匕首”导弹频频被爱国者拦截,这一实战结果也充分验证了其在末端机动能力上的缺失。



性能方面,鹰击-21更是优势尽显,双锥体结构赋予的机动范围可达数百公里。想象一下,一枚以如此恐怖速度袭来的导弹,在最后关头还能左右摇摆,不断变换攻击轨迹,哪个反导系统能承受得住这样的冲击?

相比之下,“匕首”导弹号称最大速度10马赫,其实是导弹接近弹道顶点的最大关机速度,再入以后进入大气层,会因为空气阻力减速。

“匕首”导弹的头体不分离,按照弹道理论计算,即使有米格-31载机的初始加速度,这种结构和体量的弹道导弹的最大再入速度也就是7马赫左右,进入大气层以后的末端速度会小于5马赫,在进行末端制导时的速度很可能会降速到3马赫。据乌克兰空军防空部队在2014年的报告,“匕首”导弹的末速没有俄军吹的那么高,其实只有3.1马赫。“匕首”导弹接地前的末速大约为1100米/秒左右。



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在2024年就透露过,在基辅发生的“爱国者-3”防空系统和“匕首”导弹的较量中,“爱国者”导弹能够成功地拦截“匕首”导弹,主要原因就是“匕首”导弹的末端速度不高,而且弹道稳定呆板。总之,高性能的防空反导系统可以拦截“匕首”导弹,这是确定的。

但拦截“匕首”也确实让美制“爱国者-3”反导系统费尽周折,毕竟这是反导作战。这样看来,如果面对具备真正末端机动突防能力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的打击,美制“爱国者-3”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我们中国定义的高超音速导弹,是指两种类型,一是采用乘波体弹头或双锥体,由火箭助推,在大气层边缘以滑翔-跳跃弹道飞行的导弹。二是指采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航式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是指以5马赫以上的速度飞行,在距地面20~100公里的临近空间作长时间、高速机动滑翔或动力飞行的精确打击武器,具备较高的升阻比、较大的速度、较强的机动性能和突防能力。要是按照俄罗斯只以速度为标准,二战德国V-2也可以算高超音速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鹰击-21导弹在我国高超音速武器序列中,性能是垫底的,上面还有更为科幻的乘波体构型和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导弹。去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提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时,用了“令人震惊”一词,如今对比鹰击-21和“匕首”,我们似乎更能理解他当时的感受。



在导弹技术领域,一切都以实力说话,外形决定性能,宣传无法弥补技术上的差距。就如同两位武林高手过招,一位还在使用普通招式,另一位却已经掌握了绝世轻功,这种差距一目了然。中国的鹰击-21导弹,无疑展现了我国在导弹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与自信。

相信在未来,我国的导弹技术还将不断突破,创造更多的辉煌,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保驾护航。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2 16:0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