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已让所有国家失望 中国“另起炉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凤凰网 发表于 昨天 0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唐驳虎主笔

印度已让所有国家失望,中国准备“另起炉灶”,给南亚重新定下大局,莫迪政府自己掂量着办吧。最近有消息称,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在制定一项提案,建立一个新的区域组织,以取代现已停摆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SAARC)。据了解进展的巴基斯坦消息人士透露,中巴之间的讨论目前已进入后期阶段,双方都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新的组织,以加强南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


【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于6月19日在昆明举行三边会议】

消息人士称,中国、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于6月19日在昆明举行的三边会议中讨论了相关事宜,各方的最终目标是邀请其他南亚国家加入这一新组织,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阿富汗——尽管阿富汗临时政府仍未被国际社会所承认。

另外,印度也将被邀请参加新的组织,但鉴于印巴之间目前的激烈矛盾,莫迪政府不太可能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该联盟1985年成立,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八国。该组织曾被视为推动南亚一体化的希望,对标东盟。

但由于印度自视“南亚老大”,只想通过该组织的议程为本国攫取利益,排挤巴基斯坦,因此该组织近四十年来步履蹒跚,成立至今仅召开过18次峰会,最近一次(2014年尼泊尔加德满都峰会)距今已逾十年。


【各方的最终目标是邀请其他南亚国家加入这一新组织】

2016年,在印控克什米尔军事基地遇袭后,印度联合孟加拉国、不丹和阿富汗抵制原定于在巴基斯坦举行的第19届峰会,导致该组织停摆至今。

为了孤立巴基斯坦,印度还曾建立所谓“环孟加拉湾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倡议”来替代SAARC。

然而,这个倡议的效果很差:24年来仅举行了4次峰会,2004年达成的自贸协议,现在连框架都无法推进。

说白了,印度就没这个能力来领导南亚:周边国家若是亲印政府执政,那么一些事情还能勉强顺利推进(2016的联合抵制);但如果不是亲印政府执政,那么印度与这些周边国家就很容易走向对抗,而非合作。


【印度自视“南亚老大”,只想通过组织的议程推动本国的利益】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今年巴基斯坦在5·7空战对印度的大胜,让南亚各国逐渐意识到,让中国在南亚地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对冲印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是解决该地区一体化难题的答案。

恰逢印度地区影响力受挫的关键时刻,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三边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6月19日,中巴孟三国副外长在昆明举行会晤,标志着三边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这一机制的启动,既是三国双边关系深化的自然延伸,也是对“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失效的直接回应。

中巴孟三边机制标志着南亚地缘格局历史性转变。南亚国家首次拥有印度外的合作选项,改变过去被迫接受“印度中心”体系的困境。


【5·7空战一役,巴基斯坦在中式装备的加持下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先是中巴孟三边合作机制,接下来再逐渐扩大规模,接纳其他南亚国家加入——当然,印度也可以加入,正如消息人士所言“印度将会被邀请”,只不过新德里要做好准备,接受自己无法在南亚继续“一家独大”的现实了。

而从目前来看,莫迪政府似乎还没有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防长会议上,印度防长辛格拒绝签署联合声明,称其“未能充分反映印度反恐关切”,实则针对巴基斯坦。

印度长期视南亚为自身“后院”,对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政策带有强烈的控制色彩:印度长期干预孟加拉国的经济政策;两个月前的印巴冲突期间,莫迪政府也曾通过断水威胁巴基斯坦。

上合防长会议合影中印度代表独自缺席的画面,与昆明会晤桌上中巴孟三国代表并肩而坐的场景形成鲜明对照。


【中巴孟三国副外长在昆明举行会晤,标志着三边合作机制的正式启动】

莫迪政府面临着艰难选择。若加入中巴孟机制,意味着接受与巴基斯坦平等参与的多边框架;但若抵制,则可能会加速南亚邻国“向东看”的进程。

道理很简单,印度在南亚当“话事人”这么多年,到底给地区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发展?其他小国跟着印度究竟喝上了多少汤?

答案显而易见。反而是跟着中国走的巴基斯坦,已经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先行吃到了红利,更不用说5·7空战一役,在中式装备的加持下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和国际地位。

南亚拥有全球24.1%人口,但GDP仅占世界4.3%,区域内贸易占比仅5.6%——若能充分释放潜力,该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毫无疑问,谁能为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经济、社会现代化资源,谁就能在该地区的大国博弈中占得先机。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2 01:57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