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条边界3个敌人!赢学助印度成“超级强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近一次印巴冲突之后,印度全国放假十天庆祝胜利,还派出七支宣讲团四出宣扬他们的“胜利叙事”,此番表现让简中网专门打造了一个新概念——“巴拉特赢学”。

巴拉特赢学一词虽然带着网络习惯的幽默色彩,但也显示出,我国民众开始察觉到印度的独特性,在尝试把印度作为一个独立的观察对象去研究和思考。不过,由于我们在思想状态上与印度人差别巨大,就容易对他们产生误解。印度人如何看待和感受这一次两国冲突,他们在事件中的行为逻辑、心态和情感,我们就没能把握准确。

实际上,印度人为这场冲突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叙事(narrative)”,而且该套叙事还在不断发展出新的情节。“叙事”是最近在国际舆论场里忽然流行的词汇,用来描述巴拉特赢学倒也挺合适。不过,如果用惯常的表达(即“说人话”),也可以说成是,印度人对那一轮冲突有自成一套的认知,还在冲突的过程中分享了集体性的共同经历。他们所亲身体验的冲突过程,与外界观察到的冲突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模仿强权国家的朱砂行动


在国际上,对这轮印巴冲突的基本共识为:

印度发动“朱砂行动”,结果印巴双方展开了“五七空战”,印度空军输得颇为狼狈。引发国际震动的是那场空战中巴方展示出的新型军事形态,意味着现代化战争进化到全新的阶段,而军事形态的改变必然引发涟漪效应,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等都不得不重塑生态。

在印度,有一部分有识之士了解并认可上述共识,但更多的人则是在印度特定的氛围内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感受。下面我们就试图介绍一下印度民众一起集体经历的“战争过程”。

首先,印度宣布,朱砂行动是为本国恐袭事件受害者的女性家属复仇,是为弱者伸张正义,要进入巴基斯坦境内消灭恐怖分子。印度表达得清楚,这场行动是行使印度的自卫权和战略自主权,是在捍卫本国和本国人民的基本利益。并且,印度事先通告了巴基斯坦,要求巴方不得阻碍印度的那一场警察行动。

不难看出,这是在复刻西方列强的行动模式。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一再用这种方式施行霸权,达成帝国主义的种种目的,如八国联军以打击义和团的名义侵略中国、美国在越战期间轰炸老挝和柬埔寨、欧盟轰炸南斯拉夫。



在印度空袭中受损的学校

只有强权国家拥有不对等的优势,可以搞此类“警察行动”,不经宣战直接闯入别的国家为所欲为。所以,朱砂行动就让印度人非常激动:当前,不过仅仅美国、以色列两家有实力采用这种行动模式,忽然就出了第三家,是他们的印度!终于可以采取美国的行动模式,这说明印度已经成为“强权国家(grand power,大国强权)”了!

结果,对印度人来说,朱砂行动既是印度的历史转折点,也是当今世界的转折点——巴拉特终于回来了!输了几百年之后,终于轮到我们印度人赢了!

立足于这一点,印度人对五七空战的过程和结果也有了如下逻辑通畅的解释:

强权对弱国采用警察行动,按照“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弱国是不能也不敢还手的。印度事先说得非常明确,朱砂行动只针对巴国境内的恐怖分子,不会涉及巴国民众和民用设施,也不会涉及巴国的军事设施。空战当晚,印度派遣战机携带导弹进入巴基斯坦境内,确实目标精准,大发神威,摧毁了九座恐怖分子的基地,但并没有对巴国人民和军队动手。

印度人唯一的失误,是以为巴国会遵守强权制定的规则,会采取正确的立场——也就是支持反恐的立场。这让印度产生了误判,以为巴方会顺从地任由印度战机自由进出国境。结果巴方竟然袭击那些战机。根本原因在于,印度第一次当强权国家,经验不足,太善良了,高估了巴方的道德水准。——我印度只是到你巴基斯坦境内执行警察行动,铲除邪恶,你们怎么能妨碍我执行正义呢?所以,印度战机遭击落,并不是因为巴方具有战斗力,而只是由于印度的仁慈导致了战术上的疏忽大意。但是,古往今来,战争中的某一阶段有战损是很正常的,真正有意义的乃是总体成果。

印度人按照这样的逻辑,一步步推进他们的相关“叙事”:

世人应该看到,面对巴方的挑衅,印度可不手软,继续遵循美国的行为模式。911后,美国时任总统布什曾经有句名言:“你要么站在我一方,要么站在魔鬼一方。”照此推理,既然巴国不站在印度一方,那就是站在邪恶一方,也就从邻国变成了“敌国”。所以印度只能改变警察行动的目标,由仅仅针对巴国境内的恐怖分子基地,转而针对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对这个国家在总体上实行“惩戒”。

所以,印度举国上下,都认为由朱砂行动开启的整场“战争”有理有据有节。他们确实是西方白人老爷的好学生,学着当强权学得像模像样。印度根本不屑于对邻国正式宣战,在它学会的模式里,它只是对巴国入境进行惩戒,用不着尊重巴国的主权。

印度媒体制造的虚假“战争”

我们看到,印度人拥有着清楚的意识形态,逻辑上自洽得很,就这一层面而言,他们并不可笑,也不糊涂。

但是到了实际操作的层面,玄幻的事情发生了。从战端一开启,接连几天,印度媒体集体制造了一场战争,而那场战争仅仅存在于那些媒体当中。要命的是,印度的媒体全体参与,没有一家落下。电视台、网络频道等等都连续直播“战事”,不断插播突发新闻,时时现场连线报道进展,还请各路专家分析点评。结果,在那三四天中,一个人如果身处印度,会被媒体的战争消息包围,“沉浸式”体验印度的强大军力。



冲突期间,印度一家媒体在第四天直播时发布伊斯兰堡和拉合尔遭到打击的突发新闻

那场印度媒体凭空捏造出来的“战争”里,印军所向无敌,高潮迭起,导弹和无人机深入巴国境内,用很短时间就快速打击了巴国的五座重要城市,包括拉合尔、阿瓦尔品第和首都伊斯兰堡,摧毁了这些城市的防空体系。媒体同时报道,当印军攻击巴国的时候,巴方也对印度境内进行攻击,但印度的防御体系非常强大,将其悉数抵御住,摧毁了大量来袭的导弹和无人机。总而言之,无论是攻的方面,还是守的方面,印军都让巴国彻底瘫痪。荧屏上是各种爆炸场面,火光冲天,配着煽动性的音乐、主持人和记者高昂的声音,让观众沉浸在肾上腺素加速分泌的快感里。

这场虚假的战争引发了巴基斯坦人的嘲笑,他们说,我们坐在伊斯兰堡或拉合尔的家里,窗外一切平静,同时看着印度电视台报道印军摧毁了这两座城市,觉得好笑极了。印度民众当中,有些人一度相信了媒体报道,随后通过网络上的国际消息醒悟到是受骗了,感到很气愤,但大多数人却始终不清楚真相。



巴基斯坦一位自媒体女主播创作了一则视频《虚假信息的闪电战:印度媒体发明一场入侵之夜》

印度眼中的战果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各国旁观者们想到的是,也许问题主要出在媒体。媒体为了博眼球、骗流量,不惜制造假新闻,是很常见的现象,而战争新闻最能吸引注意力,于是,无操守的媒体就弄虚作假欺骗了印度民众。

然而,接下来出现了巴拉特赢学展现精髓的时刻。印度媒体把相关报道做成视频作品放到网络平台上,异国网友便留言指出其中的错误,比如所谓伊斯兰堡遭到轰炸的现场影像,其实只是两三年前一辆油罐车爆炸的录像而已。各国专家和达人竞相对这轮冲突及五七空战做分析,权威媒体如半岛电视台都对阵风等战机做了英文专题报道,这些消息在网上都能看到。一些印度的理性之士接触到国际上的声音,形成了比较冷静的认识,但可惜他们是少数。更多的印度人坚持宣称,任何否认印度大胜的说法都是出于巴基斯坦的宣传(propaganda),是巴方制造的假新闻(fake news)。

在印度,媒体在那几天直播期间捏造的一部分“战绩”和“成果”竟保留下来,还不断得到扩充。印度人相信,从军事角度衡量,这场冲突的情况包括:

第一,印度方面除了在第一天有战机的损失之外,全场取得了碾压式的胜利。官方宣布袭击了巴基斯坦的八座主要机场,致使它们瘫痪。民间的说法则耸人听闻,坚称印军的空袭摧毁了巴基斯坦的十一座军事基地,让该国损失了25%的空军装备。甚至有传闻说巴国的核设施遭炸穿,在其废墟里已经测到了核泄漏的数据。



印度新闻频道“共和世界”(Republic TV)的主编兼主持人阿纳布在其专栏《与阿纳布辩论》中播出的一期节目《印度打击巴国的核基地——对朱砂行动内部人物坎达尔中将的重磅采访》


第二,印军在进攻和防空两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相比之下,巴基斯坦实力太弱,不足以支撑四天以上,因此只好寻求停火。

第三,这场战争当中,巴国手中拥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多种武器,可是一旦同印度武器对阵,那些武器便瞬间变成了废物。因此,此战一举确立了印度在武器制造领域的优势地位。该国的网络媒体“CNN—News18”邀请印度的“布拉莫斯奠基人”皮莱博士大谈现代战争武器的未来,主持人和嘉宾都洋溢着松弛的自信。



印度一家自媒体制作的节目《超级导弹布拉莫斯:印度如何用终极武器震撼世界》

印度人相信本国成了地区霸权和超级大国

巴拉特赢学可不会局限在军事的狭隘范围,在印度人看来,朱砂行动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领域:

第一,印度仅仅用88小时就给巴基斯坦结实地上了一课,让巴国处于“屈膝”的边缘。由此,印度在南亚的主导地位确立无疑,这是印度带给南亚的“新常态”(new normal)。

第二,印度给巴基斯坦身后的俄罗斯等大国发去了信息,让它们知道:印度一旦划出红线,那就是红线;印度敢于坚决出手,也有能力让敌人受伤;所以那些大国最好管好自家的事情,不要与印度的对手结盟。而国际上的智库、观察家等等毫无疑问也会注意到这一点,并进行评估。

第三,印度经此一战,一举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在亚洲,则几乎能够取代东方邻国,成为该大陆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印度一家媒体制作的节目《阿卡什的故事——印度如何建立了全世界最优秀的防空系统》

第四,印度人认为,他们的国家仅仅用三天时间(即印巴交火的三天)就彻底重塑了世界秩序。在印度人的观念里,“多极世界”是指若干大国强权各为一极,形成霸权之间的平衡,而他们坚信,朱砂行动之后,印度成功地上升为大国强权,构成了“一极”,这就打破了单极或者双极的世界秩序,把世界变成了多极结构。

第五,也许是对很多印度人最重要的一点,他们终于实现了一直牵挂的念想,印度就此成为超级大国。在他们看来,印度的GDP已然在全世界排名第四,马上就会上升到第三位,如今又展示了大国强权的实力,那绝对是超级大国了。



5月13日,阿纳布在另一档专栏《阿纳布观点》中宣称,印度在攻击了一个拥核国家(即巴基斯坦)的十一处军事基地之后,已跃升为军事超级大国。他在邀请高志凯作为嘉宾的一期节目里持有类似的论调。

所以,据印度人的结论,他们的国家还真是合上了赢学的那句俏皮话,这次是秦始皇踩电门——赢麻了。

印度政治精英开始展示超级大国的肌肉


我们要认识到,上述想法并非仅是民间观念,而是官方也秉持的“政治话语”,是印度上下一致的共识。

6月22日,印度外长苏杰生接受印度国家电视台(DD India)采访,整场发言就精准地表达了上述观念。该采访的题目为《印度人加深了全球性参与,并从印度的崛起中获益》,那位外长的话句句都带着强权国家的声势,诸如:

“归根结底,每个邻国都必须明白,与印度合作将带来益处,而不与印度合作是有代价的”,“但有些国家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意识到,有些则理解得更透彻”,“抛开巴基斯坦,这套逻辑在哪里都是适用的”。



该期采访截图

这位外长和他的很多同胞一样,觉得印度现如今支棱起来了,因此对世界说话都换了一副强硬声调。

我们不了解印度人此刻的心境,就没搞懂印度向全世界派宣讲团的用意。中国网民误以为,印度宣讲团的任务,是推销印度人在冲突中是赢家的说法。

然而,印度人的目的其实是要让世界知道一个关键性的事实:印度已经是个超级大国。他们要帮助各国懂得,印度刚刚建构了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印度是其中一极,即其中的一家超级大国。宣讲团的目标还包括向各国展示,印度是如何在短短几天内完成这一奇迹的,他们的任务是把印度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掰开了揉碎了喂给各国人民,让他们赶紧消化下去。结果,这么重大的一项事件,国际社会这么一次关键性重组,各国竟然都不感兴趣,让印度人不免意外。

中国网民对印度宣讲团“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因此将巴拉特赢学定性为“大乘赢学”,倒是很精彩的形容。

印度民众需要故事


出人意料的是,最近,印度人突然给“朱砂行动叙事”添加了新情节。

7月4日,印度陆军副参谋长拉胡尔·R·辛格中将(Lieutenant General Rahul R Singh)在一场军事工业的研讨会上发表演讲,过程中就朱砂行动给出了奇妙的独家观点。他先是“曝光”中国给予巴基斯坦的支援如何关键,然后说土耳其在提供武器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接着依照“印度式逻辑”抛出了新编的故事:朱砂行动中,印度面对的是“一条边界,三家敌手”。言下之意,那场“战争”的实质是印度在军事上战胜了中国。这一下,印度的历史性胜利又升华到了新的空间。

相关报道上网后,立刻引来国际网友群嘲:印度也使用了法国的阵风战斗机、俄制防空系统等等,那算不算法国和俄罗斯也成了巴基斯坦的敌手?可是印度人对外国人的嘲笑根本不在乎,顿时沸腾起来,各家媒体先是把辛格中将那几句话单摘出来,作为“突发新闻”发表,然后快速推出专题谈话节目。不知哪位机灵人马上想出了“中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矩阵”这么个词组,立刻风行开来,于是各家节目的标题为《印度对中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矩阵予以强硬回击》《印度遭遇的三重威胁》之类。

这是个有趣的例子,显示朱砂行动已经成为印度的一则“国族神话”,印度人发挥善于讲故事的天赋,从一开始就在为这则神话编造情节。今后,这则神话必然体现出民间演义的特点,印度人会不断为其添加新的章节,让一部神话日益丰富,无限延长。

也就是说,不管外界舆论如何,朱砂行动注定是印度“国族叙事”的关键一环,印度势必靠它来塑造国族认同、铸造精神上的凝聚力、建立集体的自豪感和自尊心、完成印度的国家定义。在印度特定的国情里,围绕着该事件不断敷衍出新的故事,则是发挥影响的最好手段,民众通过听曲折的故事来感染到“印度国民”的魅力。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BSF)士兵在印巴联合检查站(JCP)参加降旗仪式

必须关注印度的新常态

中国网友多半会认为,文中介绍的这一番印度风“叙事”,其实就是“吹牛”。

“吹牛”的意思是,说话人清楚自己说得与事实不符,在夸大其词,甚至无中生有。但是,从印度人最近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们并不是在吹牛,他们真的认为,全世界都该老老实实地接受他们那一套新编的“叙事”,否则就是忤逆印度人,是在对印度人造反,必将受到印度的惩戒。

因为我们普遍对印度当代文化缺乏了解,所以目前对巴拉特赢学的观察只能到达这个层面。我们观察和思考时依赖新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事实”,但如果利用事实这个概念去分析当代印度人的思想可能无效。假如我们去和印度当红电视主持那类人讨论,指出“印度是超级大国”这一定性与事实不符,肯定会陷入混乱的“辩经”,那种无视现代逻辑学规则的印度式逻辑会轻松把我们拖入被动。因此,有待专家学者深入到印度文化中去,帮助我们理解印度人的真实思维结构。

在当前这个层次,我们能说的只是,印度社会的主流,包括莫迪、苏杰生为代表的精英群体,真的认为印度经过一场“短平快的战争”成功跻身大国强权,世界必须把印度当作超级大国对待。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分析过,近几年,印度精英集团曾经创造了一个独家的世界秩序,那是一种欧洲封建制式的等级结构,在该结构中,中美构成了顶层的两极,在这一顶层之下就是印度,在印度之下,才是其余的万国。于是,当时印度气愤的是,中国竟然把印度当作与巴西、南非同级别的国家,那等于把一位公爵同些个低级爵士放在同一个层级了。

可是,今天,印度造的世界秩序已经一夕改变。在印度人眼中的新世界秩序里,他们的国家跃升到了顶层,成为多极中的一极,因此,印度理所当然要收获作为强权的尊敬和相应的地位,并且施展超级大国的雷霆威力。于是,最近,莫迪政府的要员们在各种国际政治场合特别强硬,动不动就做脸色、发狠话,给世人留下了很新鲜的印象。

印度政府及部分民众抱有如此的心态,那么,接下来这个南亚大国会出现什么动向?自我定位与实力悬殊,会造成怎样意外的后果?或许,这是世界政治中出现的新事态,也是邻国不可掉以轻心的课题。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9 06:55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