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女网红穿内衣逛游乐园,被网友骂“不要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这些年,日本大型场馆或乐园里频频“被擦边”。一些女网红穿着暴露,出入大型游乐设施里。例如2022年,就有几名女性网红在网络上发“穿内衣玩环球影城”的照片,当时就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东京迪士尼也“惨遭不幸”。



她穿什么?


8月23日到24日两天,一个名叫うた(uta)的女网红,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晒出了她在东京迪士尼游玩的照片。而大家让在意的,并不是她游玩的心情,而是她的穿着。

照片里,她头戴米妮发箍,穿着鹅黄色的比基尼上衣,套着白色防晒衣,下身则是穿着稍短的牛仔裤,身材几乎一览无遗。而她毫不在意他人的眼光,自信地在镜头比“耶”,松弛地在喷泉旁舒展动作。





当然,这不是她第一次这么打扮。早在7月,她就穿着蓝色的内衣套装,套着白色防晒衣和牛仔短裤去迪士尼海上乐园玩。



这位女网红也并非游手好闲之辈。她平日里在不动产公司上班,上班的时候照常穿衬衫长裤;而一到周末或假期,她就穿着吊带或内衣,下身配着牛仔短裤,外套罩衫去各个场所:便利店、娃娃机、游乐园……



她的衣服要说暴露吧,但也好好穿着牛仔短裤,上身的比基尼和吊带,其实也说不上有什么区别。作为夏季街头的休闲装,可能也不算真正的暴露,只能说是露肤度比较高罢了。



被触动的神经


然而,网络迅速形成一股“讨伐”浪潮,呈现出明显的一边倒的态度。一些人认为这种着装不适合公共场所。甚至直言伤风败俗,在家庭游客众多的主题公园里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几年前,有一些愚蠢的女人穿着内衣去环球影城,现在变成去迪士尼......到处都露胸啊!!难道不露胸会死吗?真的很想让她别出门了她不露胸就没人关注真是可悲啊(´・-・`)



真恶心

要是穿泳衣就去泳池或者海边啊

想获得别人的肯定是她的自由,但是被老头夸也会高兴吗?哈哈哈哈太乐了哈哈哈哈

总之这辈子都别去迪士尼了你这个恶心臭老太婆

而面对网友的提醒,uta也霸气回怼——



某网友:

这不符合乐园的着装要求

所以请你穿上外套吧。

这不是夏日水上乐园。

希望你知道这些规矩。

uta:关你P事!!

媒体在报道中也选取了“暴露女是欲求不满”的评论,将清凉着装与性暗示挂钩。这种言论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形成了一股舆论压力。



而迪士尼运营方此前也提出了入园的着装要求。如果游客着装可能会“给其他游客造成困扰,违反公序良俗”,乐园则有权要求调整服装,甚至禁止入园或请出乐园。



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声音为女网红辩护。支持者认为这并没有什么,更何况今年夏天都这么热了,穿得清凉又能怎样。



穿内衣去迪士尼有什么不好的,不懂大家那么可爱,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快,又没什么关系吧?



我不在乎穿不穿内衣去迪士尼。想做就去做吧。这种感觉才符合她那个账号的风格。

而网上对于内衣穿着的攻击,甚至也让其他普通衣服莫名躺枪。



我看了一下被喷的女生的着装,怎么看都是比基尼,被说是穿着内衣也没办法……不过连普通的抹胸衣和吊带衫都要被黑,我好难过…难道大家也觉得我有暴露癖吗?

社交媒体时代,一张照片就能引发病毒式传播,把个人选择放大成社会问题。选择清凉着装,本是为了舒适或表达个性,却常常被道德审判所包围。这不禁让人思考:穿衣自由的边界在哪里?



自由被什么定义?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位女网红并没有违反法律。日本的《刑法》规定了“公然猥亵罪”,主要针对“在公园或路上暴露性器、在路上进行性交或自慰、在互联网发布性行为视频等”。然而,去东京迪士尼的这位女生并未暴露关键部位,上衣虽短,也覆盖了必要部位,这与公然猥亵相去甚远。



那么,在道德层面呢?迪士尼的公告以“公序良俗”和“给他人造成困扰”等道德因素为由,干预这位女网红的穿着。然而,运营方的回应更多起到安抚作用,平息部分游客和网友的投诉,但是并未明确界定穿衣要求和道德概念,缺乏具体标准。比如说,什么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什么是“困扰”?是视觉不适,还是道德焦虑呢?内衣看着不舒服,那么穿抹胸或吊带会不会也被请出乐园呢?无袖背心呢?



这也就暴露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问题。法律是底线,禁止明显违法行为;道德则是上层建筑,依赖社会共识。但是,当道德标准因人而异时,那些“自由”的标语也产生出不同的解读,“自由”的边界也难以划定。

这一事件的争议,也是新旧思想相互碰撞的证明。在全球范围内,类似争议屡见不鲜。在美国,仍有女性为争取胸部解放的“上空权”而不断努力;在一些中东国家,女性在21世纪仍被强制戴头巾,引发了国际讨论。



而日本作为亚洲国家,文化中融合了传统保守与现代开放,这种冲突更加明显。在此次事件中,日本媒体和网民指责女性穿清凉服装是“欲求不满”,本质上是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物,甚至强化了“荡妇羞辱”逻辑。以及前不久,日本一公园还要求撤出象征“和平”的裸体女性雕像,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为什么女性因着装与造型受到的批判,要远多于男性呢?或许这正应了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德·波伏瓦的那句话:女性身体并非天生“物化”,而是被社会目光所塑造。



在怕什么?


类似事件并非限于东京迪士尼。在数字时代,道德争议已渗透到网络直播和媒体内容中,个体道德观不断被放大,可表达空间却遭到不断压缩。

以中国健身博主为例,刘畊宏和其妻子王婉霏在网络平台直播健身时,常因穿着紧身衣或运动短裤被指“暴露”。为避免被举报或限流,他们不得不在炎热的夏天穿上厚厚的羽绒服。这听起来荒谬,却真实发生。



鲁迅先生在一篇杂文中曾讽刺道:“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这句名言精确捕捉了道德卫士的心理:他们表面上谴责“有违公序良俗”,实则是那些将自身欲望和焦虑投射到他人身上。

那些骂女网红“暴露”、会玷污迪士尼乐园“梦之国度”的人,心里想到了什么?或许是连双方“孩子”的名字都想了好几个。他们又在怕什么?或许怕看一眼就玷污了童贞的“纯洁”,怕一个穿得少的女子会让孩子马上走歪路。而这些设想出来的“后果”,本就不该去束缚其他人。

东京迪士尼女网红的事件再次引发轰动,也把更大的问题摆上了台面。或许,真正的“公序良俗”应该是先用道德和规范约束自己,包容多样;而非压制个体,把那些无端的臆想煞有介事地安在别人身上,硬让别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2 01:57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