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在首尔市中心举行的一场抗议活动,反对对中国旅游团实行免签入境政策。 David G McIntyre/ZUMA Press Wire, via Shutterstock
不久前一个工作日的晚上,林永彬(音)带着一群台湾游客在首尔明洞观光。多年来,这个繁华的旅游热门地段一直有反中抗议活动。林永彬说,为了避免可能遭到的骚扰,一些团员戴着徽章或携带标识,表明自己来自台湾,而不是中国。
在韩国,反中情绪并不新鲜,但最近几周,首尔极右翼团体的示威活动激增,抗议政府放宽对中国旅游团的签证规定。据当地媒体报道,数百名示威者举着写有“韩国是韩国人的韩国”和“阻止中国船只”的标语,一些人还高呼种族歧视口号。
韩国政府及执法部门正努力遏制这些抗议活动。随着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临近,韩国下周将同时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些抗议成了李在明总统面临的棘手难题。
林永彬估计,他的旅游团中,大约每2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带着表明自己来自台湾的徽章或标识。他说:“如果他们被误认为是中国人并受到骚扰,他们出示标识就会被放过。”
来自台湾的林永彬说,他还建议台湾游客如果发现附近有反中示威,应该避免说普通话。
韩国将在下周主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习近平与特朗普预计将在峰会前举行会晤。抗议活动可能会使李在明需要处理的微妙外交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据当地媒体报道,李在明谴责了反中抗议活动,称其为“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的自我毁灭行为”。他领导的进步党派韩国民主党在国民大会提出了一项法案,禁止煽动仇恨或歧视的集会,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后者表示该法案可能会压制异见。
对于李在明来说,这是一条微妙的界线,他既要努力平息可能引发尴尬的抗议活动,又不能让外界觉得他在严厉镇压。
“韩国有一种非常活跃的抗议文化,”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驻首尔的高级研究员鲁乐汉(John Delury)说。严厉的回应可能会“激发对抗议活动的更大支持——并非源于反中共情绪,而是源于对抗议文化的认同”。
2016年,美国决定在韩国部署先进的反导系统,引发了中国的经济和外交报复,此后首尔和北京的关系降至低点。在那之后的几年里,尽管两国关系趋于稳定,但调查显示,韩国人对中国的不信任日益加深,尤其是年轻一代。
近期的抗议活动似乎源于今年为支持前总统尹锡悦而发起的示威,这位保守派政治人物因短暂实施戒严令,于4月遭罢免。许多围绕尹锡悦的极右翼活动人士和网红宣扬反中论,包括北京秘密操纵韩国选举的说法。尹锡悦为自己的戒严令辩护时,也曾暗示存在中国间谍活动。
自尹锡悦被弹劾以来,持续的抗议活动逐渐成为右翼群体诉求的汇集点,其中许多言论借鉴了其他国家的右翼运动,比如特朗普在2020年大选失利后发起的“阻止窃选”运动。
抗议活动的影像资料显示,除了抗议中国的标语和口号外,示威者还呼吁尹锡悦复职,谴责李在明的领导,并纪念上个月在犹他州遇害的右翼活动人士、特朗普的盟友查理·柯克。
首尔和北京均试图将抗议者淡化为边缘群体。中国驻韩使馆本月警告中国游客,因“某些极右翼团体”组织抗议活动,赴韩旅行需保持警惕,但同时强调大多数韩国民众欢迎中国游客。
对许多游客来说,抗议活动并没有影响他们的首尔之行。台湾导游林永彬说,除了基本防范措施外,他和团员都未对抗议活动过度担忧。
23岁的布莱恩·陆(音)是来自中国贵州省的一名直播主播,他在附近城市参加完一场演唱会后来首尔旅游,他说,与媒体上有关反中歧视的报道相反,他在韩国的经历非常愉快。
“现实和网上描述的完全不一样,”他说,“这里的人常挂着微笑,很多人会主动打招呼,而且非常有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