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病中惊坐起,军盲竟是我自己!
阅兵彩排完了,新装备的科幻程度不仅让无数军事博主集体沉默,也让郭帆导演无语泪千行。
同时,太平洋对面,五角大楼“披萨指数”疯狂飙升,也不知道这些一边吹着中国威胁论又一边写着中国崩溃论的“研究人员”们大半夜被叫回去加班,又要掉多少头发。
而作为一个从大伙儿讨论八爷大战F22时代一路走过来的骨灰级军迷,当我看到朋友在现场发回来的图以后,也沉默了。
上边这些也就算了,起码能看出来干啥的,可这大黑鱼又是啥?鳖塞冬核鱼雷吗?
只能说之前做分析,本以为空军搞个大的,无人装备独步全球就已经很惊喜了,万万没想到海军和陆军也给我等军迷用龙肝凤髓包饺子吃。
那既然有这么盘饺子,今儿个我们就得倒蝶醋,好好说道说道这些新装备到底是什么。
由于上个月咱们刚聊过空军和无人装备,那这篇咱们就主要聊聊老陆和海军。
01 新主战
先来看老陆的重装备,坦克装甲车。
最前边的还是99主战,而且比老99多了个遥控武器站,智能化程度无疑是做过升级的。
这是99,和后边的新主战坦克不一样,大家别弄混
不过最大的亮点还是后边的新主战坦克和新步战车。
这里边,新一代主战坦克战斗全重应该是45吨左右,毕竟比99小一圈。
从传出来的照片来看,新主战坦克乘员就两个,和俄罗斯的T-14阿玛塔一样,也是无人炮塔。
从布局来看,明显能看出来发动机是后置的。当然还有人说这是用的混动发动机,理论上讲,这个也确实完全能做到,不过具体是不是,还得看阅兵当天现场的情况。
而且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发现,新主战的炮塔和车身的比例比99还要大,这也就是说,这款新主战坦克的无人炮塔很大概率部署了尾舱装弹机,而且弹药仓也应该是放在尾仓了,和乘员组的安全隔离应该做的比较好,会极大提高乘员的战场生存率。
新主战
接下来,我们看设备。
上边的长图,能看出来,新主战装了主动防御系统,型号显而易见是央视年初才公布的GL-6,属于激光+毫米波雷达的配置,其中毫米波雷达是四面阵的,基本做到了水平全向主动防御,而在垂直范围上,也能达到-15°到60°的范围覆盖。
如图,GL-6
而且GL-6的激光照射和导弹逼近告警装置也是4个方向的。
根据央视的报道,正常情况下,拦截弹发射器能在0.3秒内完成目标的探测与拦截弹的发射,在15毫秒内完成拦截弹发射器的俯仰角自动调整,而且能在0.5秒的时间间隔内,两次拦截同一侧面袭来的反坦克火箭弹,拦截率100%。
识别距离上,GL-6可以识别4公里外的反坦克导弹和2公里外的小型FPV无人机。
而无论是哪种距离,都足够在0.3秒的反应窗口内完成主动防御了。
而且,其主动防御系统的弹药,则是由2部4联装发射装置组成的,也就是8发待发弹,容错率极高,比起西方同类产品,比如以色列的“战利品”只有一发待发,0.5秒识别+0.35秒装填+0.5秒再识别,没事就被亚辛105开罐头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新主战的主炮造型非常别致,只是口径不太好确定。
副武器方面,同轴机枪在左前方,而炮根上边的那个,应该是毫米波校射系统。
有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我兔不光快,还又快又准。
不过比起武器系统,更令人惊喜的是车长观瞄、激光压制系统跟遥控武器站居然三位一体实现了共架,这个是绝对会减少战场响应时间提高生存率和先敌开火几率的。
图:装甲兵工程学院的武器系统特刊内容
而除了坦克本身,最出挑的还得是乘员的头戴设备,从原理来讲,这东西确实能做到把开炮搞到比开挂打战雷还简单——车身四周全是摄像头,坦克乘员直接用头戴式目镜做视野切换,拥抱信火一体,乘员看哪,AI就对着哪自动瞄准计算弹道。
算完了,直接点开火键,送对面坐火箭——真·瞪谁谁怀孕。
而且高度信息化还能做到数据链共享,碰见不方便暴露的目标或者打不过的敌方集群直接上传,把蜂群无人机摇过去送对面坐“宰人航天”也是小case。
02 新步战
新主战说完了,咱们聊聊新步战。
据现场拍到的照片判断,这个新步战是履带式的,长度没和新主战差多少,吨位应该在30吨上下,属于重型步战,而且显而易见还用了和新主战同款的主动防御系统,不过好像不是四联装待发,而是双联装,跟主战坦克相比还是做了点简配的,不然的话,我都以为这东西要去打对面主战坦克了。
至于炮管部分的装备,由于照片拍摄距离太远,看不太清,但是炮塔尾部明显是有一个天线的,根据我多年军迷的经验,这大概率是北斗卫星的定位天线。
更有意思的是,车尾还加了小型察打无人机,看来我们不仅有了无人机母舰,还把无人机彻底下放到班组和个人了。
怎么评价?
就一句话,我军的每个单位,都能成为信息化集成作战平台。
对于这辆车,我唯一的疑问在于,主炮是采用的是30毫米机关炮还是40毫米机关炮。
如果是30炮,那倒是没什么特别要讲的,不过如果上的是40炮的话,那就有说道了。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新40炮是能打埋头弹的。
什么叫埋头弹?
顾名思义,埋头嘛,核心设计就是把弹丸完全包裹在发射药筒内,和药筒融为一体,不光缩短了弹药的整体长度,还通过扩大药筒直径把发射药的装填量做上去了。
装药大了,那自然初速就大,对于穿甲弹来讲,初速大必然提高穿甲威力。
我们说的40毫米埋头弹,它的穿甲威力就是传统30毫米的3倍。
也就是说,弹药做小了,单发毁伤效能反而更强了,只能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嘛。
而现有的步战车,正面装甲的要求,都是能够防御25毫米或30毫米机关炮发射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就可以,所以40mm埋头弹打它们和捅豆腐没什么区别。
而我们早在16年的珠海航展就展示过CS/AA5 多功能40毫米埋头弹火炮系统。
威力如何呢?看下图。
这是珠海航展上,国产埋头弹火炮系统发射的长杆尾翼脱壳穿甲弹打穿的金属靶块横截面。
可能不懂的朋友看着没啥,不就打穿一块钢么。
但你要知道,同等级北约制造的CT2000 40mm炮发射APFSDS-T钨芯穿甲弹的最大穿深不过150mm,而这个穿深至少有200mm+。
而且看弹道,还不是垂穿。
所以这就意味着,所有新一代主战坦克的侧面在它面前都是纸——所有。
也就是说,给我们新步战一个侧面埋伏的机会,别管对面是M1A2还是豹2,干爆对面轻轻松松,耶稣来了都不好使。
而且如果是非三代四代主战坦克,比如海峡对面的所谓“勇虎”,炮塔正面最厚110mm,还是均质钢装甲,在40炮面前也一样是纸。
说到这,还真不得不提一位重量级(指物理重量)选手——美帝的新“轻坦”布克了,我本以为它再拉也就是打不过我们的15轻。
但万万没想到,同一个年代的新玩意,正面碰见可能都打不过我们的步战车。
可以说,在如此高的信息化程度下,我们的小车只要上了40炮和埋头弹,都能当小主战坦克用。
山猫全地形车:已读,勿cue
除了这些,老陆的装备还有11轮突、08步战、09自榴这些,老家伙了,不赘述。
而新的空降装备里,新空降步战的装备和前面聊的新步战上的武器系统也是大同小异,主动防御系统也是全面列装。
由此可见,GL-6这类的主动防御系统已经是我军主战装备的标配了。
除此之外,后边出现的无人作战方队里的装备也比较有意思,山猫底盘的无人机搭载平台、机器狼、履带式底盘小型无人作战机器人,正八轮的中型无人作战机器人都出来了,这也证明我军是在按无人装备作战体系在列装各类装备。
03 AJX002“鳖塞冬”核鱼雷
说完陆军,要说海军了。
海军这块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这个全长超过20米的AJX002。
据我判断,这东西最有可能是核鱼雷,因为这个尺寸,和俄罗斯的波塞冬实在是太像了。
这里我们不妨拿波塞冬的数据做个参考。
根据俄罗斯方面的数据,波塞冬核鱼雷全长约24米,直径1.8米,重量近100吨,内置小型核反应堆,理论航程超过一万公里,也就是说,它能够在海洋深处长时间潜伏、机动,寻找最佳攻击时机。
而且波塞冬的航速高到离谱,最高可达70节以上,远超传统鱼雷。正常水面舰艇和反潜鱼雷就算侥幸发现了,也追不上它。
更强的是,波塞冬不光快,还智能化。它对全球海洋的水下地形掌握精度达到200米以内,借助大量传感器和导航设备,波塞冬可以在1000米深的海域自主规划航程,规避敌方的探测和防御系统。
至于威力,200万吨当量以上。
可以说,一旦在目标区域引爆,无论是航母战斗群还是港口设施,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如果在沿海城市附近海域爆炸,海啸是必然事件,不仅会摧毁敌军海军基地,还能对沿海城市造成沉重打击,破坏敌国经济,造成上百万人员伤亡。
而如果AJX002真的是类似俄罗斯“波塞冬”核鱼雷的武器,那么根据对照俄罗斯波塞冬核潜艇方面的性能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合理推测。
在航程方面,它很可能也具备长距离航行能力,可航行1万公里左右,这意味着它能够横跨太平洋,从中国海域出发,对远在彼岸的目标发动攻击,极大地拓展了我国的战略威慑范围。
在威力上,其前面搭载的核战斗部同样不容小觑。
用它打航母只能说是大材小用了。
只要一枚核鱼雷在范围内正常引爆,那废了的不只是航母,整个舰队都得见龙王。
可以说,以后除了天上飞的,我们水下游的也能给太平洋对面造成巨大威慑,而且这东西,卫星监控都做不到,只能靠对海探测,想要防住根本不可能。
毕竟,无论哪个国家都不可能沿着本国专属经济区线每2公里放一个声呐。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海基核反击能力上了又一个台阶。
04 结语
哦对了,文章的最后我再讲个鬼故事,就八个字——
过于落后,可以展示。
也不知道海峡对面以及太平洋对面,今晚会有多少人冷汗涔涔睡不着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