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3”阅兵式上,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首次亮相便惊艳全场,可谁也没想到,短短一天以后,央视新闻就放出了空警-600的生产型画面。对比此前的技术验证机,生产型空警-600的机身中部下方多了一个椭圆形整流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宝贝”,瞬间成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不少军迷一眼就猜到,这个机身下方的天线罩里,很可能是一款协同交战能力(CEC)系统,而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舰载预警机关键技术上,真正实现了对标美军E-2D预警机的超越,“摸着鹰酱过河”,“把鹰酱薅秃噜毛”,绝非空谈。
要弄明白这个机腹下方的整流罩的巨大价值,得先说说CEC系统到底是什么。CEC系统本质上是一套高速数字化数据传输网络,能把战场上分散的舰艇、飞机等作战节点的传感器数据全部打通、融合,让整个网络里的每个节点都能清晰掌握完整战场态势,相当于给作战体系装上了“超级大脑”。从技术层面看,CEC不仅能高速运算、大带宽传输数据,还具备复合跟踪、情报共享融合、抗干扰反隐身,甚至支持超视距交战的能力,是现代海战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
这套系统的诞生,源于美军的实战需求。在冷战中后期,各类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快速发展,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面临的空中威胁越来越大,急需升级防空作战能力和响应速度。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提出了CEC系统构想,在1987年正式启动研制,但完全成熟要到新世纪了,近些年陆续列装到核航母、舰载机和“宙斯盾”舰上。
就拿美军E-2D预警机来说,机身下方装的是圆形整流罩,里面是AN/USG-3B型CEC系统,靠着这套系统,E-2D能和航母、舰载机(包括无人机)、“宙斯盾”舰无缝协同,还能借助美军一体化防空火控系统的空对空、海对空、陆对空三类杀伤链路,拦截敌方舰载机和来袭导弹,甚至能引导舰载机的AIM-120D空空导弹来进行超视距防空作战。
正因为美军E-2D预警机的CEC系统如此关键,中国空警-600预警机何时能装上同类装备,一直是外界热议的话题。在央视官宣前,公开的空警-600全是技术验证机,机身下方除了几组刀状天线,再无其他特殊部件,当时不少分析认为,空警-600可能要晚几年后才会装备CEC系统。可央视放出的生产型画面,直接打破了这个猜测。
空警-600机腹下方的CEC系统整流罩是椭圆形,和美军E-2D的圆形形成鲜明对比。这背后既有国产CEC系统与美制装备在体积上的差异,也可能是为了适配机身做的针对性设计,但不管怎样,这都说明国产CEC系统已经成熟,并且成功装到了现役型号的空警-600上。
有了协同交战CEC系统,空警-600的战术定位和作战模式也跟E-2D站到了同一梯队。空警-600登上“福建”舰以后,会成为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和“超级大脑”。通过复合跟踪能力,能把多个作战平台传来的不完整跟踪轨迹整合处理,拼成完整的目标轨迹,形成精准的战术态势图,为防空反导作战提供关键支撑。
空警-600的CEC系统的超视距交战能力更实用,我方舰载机发射导弹后,中段火力引导可交给空警-600进行,进入导弹雷达视距内再由舰载机发射平台接手,这样一来,航母编队的作战范围和打击半径都会大幅提升。这个看似突兀的椭圆形整流罩,在海空交锋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绝对不能小瞧。
空警-600生产型的官宣,标志着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协同交战CEC系统这一关键技术,并且开始批量列装运用。更重要的是,当空警-600正式登上“福建”舰,会加速我军超级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生成。
解决了CEC系统后,空警-600的下一步优化重点,估计会围绕增设固定式受油装置而展开,借助上述部件,将使得空警-600具备空中加油能力,进而能显著提升该机的航程、作战半径、任务时间等核心技战术指标。
“福建”舰尽早形成完整作战能力,我国就能更早拥有全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这对中国海军走向远海、守护国家海洋权益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中国海军的发展步伐,从来都是稳扎稳打,每一个新装备的突破,都是在为守护家园筑起更坚固的屏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