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兵式后北约秘书长发出警告中国赶时间你们一起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据美国《NSJ》9月5日报道,在捷克布拉格举行的防务会议上,北约秘书长、前荷兰首相吕特发出警告。他在中国阅兵式落幕后表示:“我真的很担心,中国海军的造舰速度已经远远超过美国了。”

他援引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称,中国目前的造船工业规模是美国的200倍。

吕特强调,如果不加快生产速度,西方可能会彻底丧失海上优势。

而在吕特的呼吁中,希望北约集体追赶中国成为关键词,仿佛只要团结努力,西方就还有一搏的机会。

吕特的发言并不意外,但多少显得有些好笑。

首先,他本人就是积极削减欧洲军力的代表人物,在担任荷兰首相13年期间,国防预算长期低于北约平均水平,裁减了荷军多个单位,还撤编了本国唯一一支坦克营。

现在改换身份后,却在鼓动盟友加速造舰,格外讽刺。

其次,北约所谓的集体行动就是各干各的。

美国已将重心转向亚太,欧洲国家各打各的小算盘。

法德主张战略自主,波兰等东欧国家则更信赖华盛顿;英国已成日落帝国,土耳其在北约里掺沙子。

吕特想发动合力追赶,但在海军方面一直都是各自为战,又谈何工业协同?



吕特

美国当前造船业的现状,已经到了比笑话还可笑的程度了。

目前美国主力造舰厂屈指可数,全部是民营垄断巨头,依赖政府订单,效率低下、成本惊人。

以福特级航母为例,单艘造价超过130亿美元,故障不断,建造周期长达8年以上。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原本计划每年建造2艘,现实却是1艘都交不出来。

更别说FFGX轻护项目,至今还在PPT阶段。

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已经连续多年发布报告,痛批美军造船系统结构老化、管理混乱,而这种情况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也没有丝毫改善。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船厂普遍面临技术工人断代,年轻人不愿意学焊接、舾装、管路铺设等脏活累活,船厂平均工人年龄逼近55岁,许多岗位退休一个就少一个。

靠这种状态追赶中国的舰船下饺子,完全是开玩笑。



美国造船厂

欧洲的情况只会更令人摇头。

欧洲的军工造船从来不是为了备战,而是为了拿预算养企业。

法德英三国各自为政,舰船型号五花八门,系统互不兼容,维护体系分裂严重。

英国的26型护卫舰项目一拖十年,法国戴高乐航母出海后频频返厂,下一艘预计2038年才能服役,德国巴登-符腾堡级护卫舰首舰测试时居然无法倒车,直接返工一年半。

这些项目动辄延期、成本飙升、政党扯皮,根本不具备战争状态下的批量制造能力。

而且还有许多欧洲国家至今连一艘能打的舰都没有造过,几乎全靠美制舰艇维持海军存在,造舰产线早已被关停多年。

你让这些国家突然加速追赶中国?



中国造船厂

因此,如果美欧加起来齐心合力,非但不会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反而会互拖后腿。

美欧缺乏统一标准、供应链碎片化、军火企业相互竞争而非协同,根本无法像中国那样组成一条高效闭环的工业体系。

能美欧商量好怎么合作之后,恐怕中国这边早就又下水了两艘055、一艘075和一艘新型094A核潜艇。

这种合力只存在于发言稿上,在现实中根本不现实。

而中国的优势从来不是单一设备,而是整个体系的整合能力,以及对战争可能性的长期准备意识。

中国从未把北约当做目标,中国也不是为了压倒谁才发展。

中国要做的,是构建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是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备,是护卫千万人命的国家航道,是保障世界最大工业体的能源与海上生命线。

但是,如果你们真的想一起上,那就一起上吧。我们不怕,也没空等。

中国还要赶时间做更重要的事情。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5 06:5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