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比苏-35卖得好?苏-34经历实战 拿下2份出口订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随着最新一批苏-34M交付俄罗斯空天军前线部队,美国“Military Watch”等网站开始饶有兴趣地讨论,这款战斗轰炸机在自用、出口市场上的优秀表现——在很多人眼中,这款笨拙的“侧卫”衍生型号,甚至比名气惊人的苏-35获得更好的成绩。



▲苏-34战前战后的评价真是截然不同

苏-34是苏联在80年代基于苏-27研发的并列双座型号,属于继承苏-24作战理念,对西欧平原进行大纵深突击、低空精确打击的高效空地装备。但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时无力组织生产线,更缺乏相应装备需求,只能将其冻结。到本世纪初俄罗斯空军在车臣战争中,意识到苏-24的落伍后,准备重启苏-34项目时,这款战斗轰炸机才重见天日。而一件罕为人知的事情是,中国才是苏-34第一个预定出口市场,一度和歼轰-7A竞争大尺寸空中打击平台的生存空间。



▲歼轰-7A虽然性能略逊,但毕竟是国产型号成本低很多

中国空军当时并不缺乏采购苏-34的资源,但并不成熟的设计、继承自苏联的落后精确打击体系,显然不够有吸引力。后续俄罗斯又极力向印度推销,但毫不意外的再次失败。这一方面是因为印度已经采购了足够数量的苏-30MKI,本身就足以作为空地攻击单位使用;另一方面也有印度空军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国空军,缺乏对专用平台需求的因素。眼见两个“侧卫”采购大户都拒绝,俄罗斯自己的需求又愈发迫切,不得已之下,只能自己出钱完成技术开发并适当升级,最终促成了苏-34的量产。



▲早期苏-34性能并不算出色

因为研发资源有限,早期苏-34的技术状态非常尴尬,火控和航电水平不足以支持高精度打击,在开战之初吃了不少亏。等到更进一步的苏-34M开始列装,原有机队也进行相应改造,再加上滑翔制导炸弹的产能问题解决,前线空地攻势才凶猛起来。不过,由于空天军战前对苏-34缺乏重视,机队、飞行员和配套设备储备不足,导致现有苏-34机队一直处于高强度运转状态。按照俄罗斯军事频道对几个苏-34飞行员、地勤的采访,这种强度已经达到非常危险,且战后必然会影响到服役寿命的程度。



▲苏-34M才是真正的前线主力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34M再次传出了出口消息,并且是短期内拿下阿尔及利亚、朝鲜两家用户。前者作为经典的俄制战机买家,本身有装备空地打击平台的传统,现有还保有一定规模的苏-24机队,确实有装备苏-34的可能,之前疑似出口的苏-34M机队,就搭载了沙漠涂装。但朝鲜采购苏-34M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作为一个长期处于军事对抗,且处于明显劣势的国家,朝鲜空军的装备水平很差,基本可以说仍然维持在冷战末期。



▲苏-34出口阿尔及利亚没什么问题

通过与俄罗斯合作,其军事装备水平有明显提升,涌现了大型无人侦察机、大型预警机等验证性装备。从技术上来说,这是发展空基侦察监视力量,避免被对手一网打尽,尽量获得反应时间的有效策略。但在这种模式下,专注于空地打击的苏-34,显然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朝鲜也不觉得,自己能有抗住美韩F-35A、F-15等机队空袭,甚至是B-2A和B-52H轰炸,反手出动大型战斗轰炸机反击的环境。因此,哪怕是采购对俄罗斯已经稍显落后,但仍然搭载大尺寸雷达、远程空空导弹的苏-30系列,都比苏-34有价值得多。



▲落后的苏-30M2都比苏-34更适合朝鲜

事实上,阿尔及利亚已经正式采购苏-35SE(目前能确认接手了15架),再加上一款苏-34,也没有多大问题。尚未成熟的苏-57E还不好说,但这个北非小富国显然还要在装备俄制战斗机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8 17:10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