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战力只要私利,印度空军正式采购97架“光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军武次位面 发表于 2025-9-29 09: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五月印巴空战结束后,印度空军的战斗机采购就备受关注,先后出现了114架“阵风”和140架苏-57E两种说法。而印度最终选择,则证明了它确实不是一般国家——日前印度国防部和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正式签订了,以6237 亿卢比(约70亿美元)采购97架“光辉”MK-1A的订单,2027年开始交付。



▲这个单子是比较离谱的


单价7200万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确实买不到特别出色的战斗机,但在“光辉”MK-1A订单里,这肯定也不是最终数字。一方面,按照印度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公布的消息,6237亿卢比的数字不含税,后续还需要补上;另一方面,在之前的“光辉”采购案中,均出现了成本上涨导致费用增加、交付延误的情况,这次自然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光辉”作为印度花费40多年时间研发的轻型机,设计目的是用来取代米格-21,以保证印度战斗机装备规模,维持编制。而现在的情况是,“光辉”性能、规模还没上来,米格-21却已经全部退役了。



▲“光辉”根本没有战斗力

怎么说呢,之前不管是“阵风”还是苏-57E,都有相当不菲的价值,最起码是战斗力基本成熟、真能打仗的装备。再加上大规模采购对印度航空工业的增益,大家原本觉得印度确实在印巴空战中有所触动,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但从这次高价采购“光辉”MK-1A的做法来看,印度仍然是那个印度,战败或许刺激其做出了一定改变,但骨子里根本就没变。



▲“阵风”只是在歼-10CE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光辉”的发展历程已经说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就说“五.七”空战当晚,印度空军从全境抽调机动兵力,甚至连幻影-2000、米格-29这些性能极其有限的装备也调往前线,就是打着“以力压人”的主意。而刚服役没几年,理论上正当新锐的“光辉”,不仅没有出场的机会,甚至都没有往中部调动,连作为战略预备队的价值都没有。因此,印度空军其实非常清楚手里“光辉”的性能,这次之所以同意花大价钱采购97架“光辉”MK-1A,无非是被威逼利诱。



▲印度米格-21终于全部退役了


所谓威逼,就是以HAL手里订单消耗殆尽,需要新订单维持运转,保证印度国产战斗机生产架构、和印度政府结构里,文官主导的国防部对军队有绝对控制权(人事和财权),强压印度空军低头认购(其实之前“光辉”的订单就是这么来的,时间节点差不多就在苏-30MKI组装订单结束之后)。而利诱则是同意为印度空军真正心仪的战斗机,提供足够数量的资金。毕竟114架“阵风”价值超过220亿美元,140架苏-57E也不会低多少,正常情况下哪怕是印度政府,也很难拿出这么大一笔钱。



▲“阵风”是真的不便宜

到这里,看似离谱的“光辉”MK-1A军购,就显得正常一些了:虽然“光辉”MK-1A的技术升级,特别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升级仍有缺陷,但好歹能飞,能稍微填补米格-21全部退役后留下的空缺;6000多亿卢比不是个小数字,将大量消耗印度空军的采购资源,但要是能铺平采购“阵风”/苏-57E的采购通道,也还是能承受的代价,毕竟这个钱是印度政府掏的。基于这个推断,“阵风”和苏-57E竞争印度空军创纪录大单,应该很快就要见分晓了。究竟是高卢骄傲在南亚彻底打开市场,还是苏霍伊继续掌握印度市场,就是几个月的功夫了。



▲苏-57还有拿下印度订单的机会

理论上印度的军事发展资源、地理环境比巴基斯坦优渥数倍,但却始终无法真正战胜后者。而这次的“光辉”采购案,则是对内幕的典型揭示——恰恰就是因为环境优渥,“高枕无忧”的印度才会放松戒备,肆意挥霍资源以满足私利。相比之下,长期面临巨大外部压力的中国,就不得不挖掘自己最后一分潜力,最终双方军事发展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2 07:5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