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媒体:川普主政下美军事介入台海风险已基本消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直新闻:刘先生,美参议院在刚刚通过的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强烈建议”美国国防部长在适当情况下,邀请台湾海军参与“环太平洋”军演。对此,您作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确实,跟过往仅仅是轻描淡写地“建议”不同,美国会参议院在刚刚通过的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不仅“强烈建议”美国国防部长在适当情况下,邀请台湾海军参与“环太平洋”军演,甚至还明确要求,“如果国防部长决定不邀请,需要通知国会和说明理由”。

由于这是一份由参众两院共同通过的法律,再加上本次《国防授权法案》中的措辞出现了明显的升级,由“建议”升级为了“强烈建议”,因此赖清德当局普遍预计,明年台军参加“环太军演”,将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然而我的看法是,特朗普政府绝对不敢邀请台军参与“环太军演”,赖清德当局注定又会空欢喜一场,大家不要被美国国会的措辞给吓到了。

我们先来看事实,美国国会在《国防授权法案》建议邀请台军参加“环太军演”,这件事情始于2017年,然而过去八年多以来,无论是特朗普执政还是拜登执政,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公然违法”,不仅没有邀请台湾方面参与“环太军演”,甚至连一个观察员的身份都没有给。

这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美方若邀请台军参与“环太军演”,就等于公然并且正式突破了中美建交三个联合公报,不仅越过了中美关系与台海局势的红线,而且极有可能会被中国大陆定性为“台海局势的突变”,甚至因此而启动《反分裂国家法》。所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不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而这种现象,也就再度印证了我近来所做的一个判断,那就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只会玩阴的不会来明的,只会有私底下的实质层面的军事合作,不会有公开的制度与法律层面的突破。也就是私底下什么苟且的事情都可以做,但公开的事情则绝对不会做。

直新闻:美参议院在刚刚通过的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还要求特朗普政府拨款10亿美元用于所谓的“台湾安全合作倡议”。对此,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表面上看来,美国国会通过的2026年度《国防授权法案》,不仅将所谓“台湾安全合作倡议”的援助金额上调到了10亿美元,比起2025年援助的3亿美元,增加了三倍还多,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援助经费的使用范围,但是我认为,即使这10亿美元真的给到位了,它对于提升台湾军力的作用,也只是杯水车薪毫无意义,根本扭转不了两岸军力正日益失衡的现状。

更何况我认为,即使是区区10亿美元的援助,还极有可能是口惠而实不至,是在给台湾画大饼。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美国国会在年度《国防授权法案》中提出要对台湾进行无偿军事援助,是从拜登政府执政的2021年开始的。2022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更是明确要求美国政府必须要在2023年至2027年的5年间,对台湾提供100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然而最终的结果是,2021年美国无偿援助了台湾0.75亿美元,2022年是2.14亿美元,2023年是1.86亿美元,2024年为0.96亿美元。说得不好听一点,这点钱连打发叫花子都不够。

那么曾经扬言要不惜代价军事介入台海局势的拜登尚且如此,特朗普又会如何呢?我们知道,出身于商人的特朗普,是只能他占别人便宜绝对不会让别人占他便宜的铁公鸡。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只能是特朗普对台湾敲骨吸髓,相反赖清德当局要想从特朗普身上掏出钱来,势必会比登天还要困难。我的这一判断,有几组数据可以佐证,一是截至目前为止,在美对台军售中,尚有高达215亿美元的军售订单没有完成,也就是台湾已经付了钱,而美国却没有依据合约交付武器的钱。不排除,这笔钱最终会打了水漂;二是在刚刚落幕的美台关税战当中,特朗普已经从台湾身上敲诈了1000亿美元的所谓投资款;三是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要求赖清德当局,必须要将台湾的防务开支提升到占GDP10%的水平。假如按照这一标准,台湾将成为全世界军费开支水平最高的地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国国会在《国防授权法案》中通过的对台援助金额,只不过是用来哄骗台湾的一颗糖。

直新闻:那您认为,在特朗普的主政期间,接下来台湾在安全上面临的形势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毫无疑问,过去近八十年来,台湾问题之所以会存在,尤其是两岸之所以迟迟无法走向统一,根本原因就在于外部因素的干预,尤其是来自于美国及其盟友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然而我认为,这次特朗普的“二进宫”,已经使得中国大陆在解决台湾问题时,面临的外围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或者说已经使得中国大陆面临的来自美国及其盟友的政治和军事压力,得到了缓解。我们甚至可以说,在是否军事介入台湾问题上,美国原本持有的模糊战略,正在逐渐走向清晰,也就是美国军事介入台海局势的可能性,已经基本上接近于零了。

我的这一判断,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理据——

第一个是,跟过去历任美国总统尤其是拜登所具有的浓厚意识形态冷战思维不同,秉持功利主义与机会主义价值观的特朗普,对于维护西方传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毫无兴趣。这就不仅使得中国大陆长期以来面临的来自美国的意识形态压力,得到了缓解,同时也使得赖清德当局用来拉拢美国与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牌”,从此就变成了废牌,再也打不响了。也就是说,赖清德从此已经失去了博取西方国家同情的工具了。

第二,过去四年,拜登老谋深算的地方在于,他清楚地知道中美之间的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已经出现了“东升西降”的现象,因此为了弥补这一劣势,他围绕着台海局势构筑了大中小三个圈层的军事同盟。小圈层的军事同盟包括已经构建的美英澳奥库斯同盟,以及准备构建的美日韩与美日菲军事同盟等等,中层的军事同盟则是“印太战略”,大圈层的军事同盟,则是要将北约或者说是欧洲拉入到印太战略中来。然而,特朗普上台后,通过三板斧,把拜登四年的外交成果全部给毁掉了,一是在俄乌问题上的所作所为,使得美欧军事同盟关系已经名存实亡,北约重新处于了脑死亡状态,二是对印度加征50%的关税,使得“印太战略”已经事实上解体,三是对全球尤其是盟友开打关税大战,则几乎是把所有的盟友都得罪光了。

第三,过去四年来,在军事上,为了应对中国大陆通过定期巡航而在台湾外围构建的一个动态包围圈,拜登政府则从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与新加坡等四个方向,围绕着台海构筑了一个固定的包围圈。然而奉行孤立主义、“美国优先”与新版“门罗主义”的特朗普,已经出现非常明显地从亚太地区收缩甚至是撤回美国本土的倾向。特朗普政府让赖清德当局将防务开支提到占GDP的10%,这背后发出的其实就是“美国要撂挑子,台湾要靠自己”的信号。

我认为,这三大变化,是过去近八十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而美国的战略性撤退以及盟友体系的瓦解,则意味着接下来的“台独”势力,将会成为孤立无援的瓮中之鳖。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20 00:0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