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迪视察印度国产航母,居然只有3架战机能起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莫迪与米格-29K合影


当地时间10月19日,印度总理莫迪按照惯例在排灯节这天视察前线部队,这次他选择了印度海军的"维克兰特"号航母。莫迪在甲板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称赞这艘4万吨的航母"让巴基斯坦整晚睡不着觉",还说它是"21世纪印度的能力象征"。

但从莫迪自己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现场视频来看,这艘号称能搭载30架舰载机的航母,甲板上参与展示的米格-29K战斗机只有寥寥3架,这场面多少有点尴尬。



▲给空荡荡的甲板点赞

莫迪这次在维克兰特号上待了整整一天一夜。他参观了飞行甲板,观看了米格-29K的起降演示,还跟海军官兵一起唱爱国歌曲、做瑜伽、吃晚饭。印度媒体把这次访问渲染得热火朝天,各种"空中力量展示""米格-29战机腾飞"的标题满天飞。但你仔细看莫迪发布的照片和视频就会发现,飞行甲板上真正出现的米格-29K战斗机,从头到尾就那么3架。机库里似乎也只有一架,留着给大家合照用。



▲飞行表演也是这三架

这就离谱了。维克兰特号设计标准是能搭载30架各型舰载机,包括战斗机、预警直升机、反潜直升机等等。就算不是所有飞机都需要同时上甲板,但总理亲自来视察,这可是印度海军最好的"秀肌肉"机会啊。美国航母搞类似活动时,甲板上密密麻麻能摆几十架飞机,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公开展示时也是战机列队整整齐齐。维克兰特号这3架飞机的阵仗,怎么看都像是"家里实在凑不出更多了"。

维克兰特号的建造历程堪称"拖延症教科书"。2003年开始设计,2009年正式开工,原计划2010年下水、2014年服役。结果一拖再拖,2013年才下水,2022年才正式服役——前前后后折腾了19年。期间经历了设计反复、技术难题、资金短缺、外国设备拖延等一系列问题,项目成本从最初的33亿卢比暴涨到200亿卢比,整整翻了6倍。



▲海试磕头名场面

2022年9月维克兰特号终于服役,莫迪亲自主持仪式,印度媒体各种"国产航母""印度骄傲"的标题刷屏。但服役三年来,这艘航母的实际表现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光鲜。印度海军原计划2023年中期让它形成"完全作战能力",但直到现在,连基本的舰载机配置都凑不齐。按设计它应该配备至少20-24架米格-29K战斗机,但实际上印度海军总共就45架米格-29K,还得分给两艘航母用——另一艘是从俄罗斯买来的"维克拉玛蒂亚"号。

更要命的是,这45架米格-29K的可用率低得可怕。有资料显示,这批飞机的可用率长期徘徊在30-35%,最低时甚至跌到18%。也就是说,45架飞机里真正能飞的可能只有十几架,还得两艘航母分着用。这次莫迪视察时甲板上只有3架,可能还真不是海军故意藏拙,而是实在拿不出更多能用的了。

印度海军的米格-29K从一开始就是个"半成品"。这批飞机是2004年从俄罗斯订购的,总共45架,花了23亿美元。米格-29K本质上是苏联时代的产物,俄罗斯自己都没大规模装备,结果却卖给印度当舰载机主力。



▲米格-29K状况

更糟糕的是,这批飞机可靠性极差,堪称"摔机王"。自2018年以来,印度海军的米格-29K已经摔了至少5-6架,几乎每年都有事故。2020年11月,一架米格-29K在果阿海域坠毁,暴露出发动机设计缺陷。2021年2月,又一架在训练中坠海,飞行员殉职。2025年9月,最新一架米格-29K在果阿附近坠毁,飞行员弹射逃生。这种坠毁频率,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接受的安全记录。

就在前几天,黑客组织"黑镜"曝光的俄罗斯内部文件更是揭开了米格-29K的"遮羞布"。文件显示,这批飞机装备的"甲虫-ME"雷达存在严重可靠性问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只有20小时。也就是说,飞机每飞20个小时,雷达就会出一次故障。对于需要在海上执行任务的舰载机来说,雷达频繁失灵基本等于"瞎子上战场"。



▲技术落后20年,可靠性还烂

泄露文件还显示,俄罗斯制造商曾篡改性能数据,把实际故障率掩盖了。印度海军为此跟俄方扯皮多年,但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米格-29K的可用率这么低——不是飞机摔了,就是雷达坏了,要么就是发动机出问题了。45架飞机里能正常使用的本来就不多,再加上两艘航母分着用,维克兰特号能凑出3架飞机上甲板已经算"尽力了"。

从这次莫迪视察的场面就能看出来,维克兰特号的实际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连摆拍都凑不齐像样的舰载机阵容,实战能力可想而知。印度海军对外宣称维克兰特号已经具备"完全作战能力",但实际上它连基本的舰载机编队都配不齐,更别提形成有效的海上作战力量了。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27 23:24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