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宁的追悼会确定了,就在本周五早晨9点,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随着杨振宁生前友人的发声,杨振宁那些不愿意说的事,都被披露了出来。 
 
杨老离世的细节也能窥探一二,对如今这个结果,翁帆或早有察觉…… 
 
 
 
杨振宁于18日离世后,外界一直觉得非常突然。 
 
因为就在半个月以前的10月1日,杨振宁还低调地在家,跟亲友们一起度过了103岁的寿诞。 
 
没想到,当时还行走自如,当众题字的杨振宁。 
 
在短短18天后,就猝然离世。 
 
 
 
尽管外界觉得突然,但对于翁帆来说或许并不意外。 
 
而杨振宁离世的原因,疑似与摔倒有关…… 
 
俗话说:小孩怕噎,老人怕跌。 
 
家里有高龄老人的都知道,老人只要一摔跤,哪怕没病,身体素质也会大不如从前。 
 
 
 
杨振宁在百岁生日宴之后,就曾不慎摔倒,导致脊椎骨裂! 
 
这一摔,杨振宁住了一个半月的医院,回家后也一直在修养。 
 
杨振宁摔倒后,翁帆一直在旁悉心照顾。 
 
为了能让杨振宁得到充足的休息,她连会客时间都严格把控。 
 
只要会客谈话超过一小时,不论来访者是谁,翁帆都会客气地把人请走。 
 
 
 
许多子女因为老人年纪太大,担心恢复不好,一般都会抗拒手术,选择保守治疗。 
 
杨振宁也曾经历过两次危险的生死时刻。 
 
每次在紧急关头,都是翁帆迅速签字,决定手术,稳住了大局。 
 
 
 
连杨振宁的多年好友都曾说过,杨振宁身体如此硬朗,翁帆的功劳最不容忽视。 
 
她的悉心照顾,早就融入了每一天的日常琐事中。 
 
 
 
有翁帆在身旁,杨振宁不仅延长了寿命,还提高了生存和生活质量。 
 
自从杨振宁摔倒后,他就鲜少再出现在人前,一直与翁帆过着低调安静的生活。 
 
作为杨振宁的枕边人,翁帆对他的健康状况,再熟悉不过了。 
 
或许从那次摔倒开始,翁帆就早有预料了。 
 
 
 
杨振宁离世后,最令人心寒的,莫过于世人对他的诋毁。 
 
而说那些恶言恶语的人,大多数连杨振宁的生平都没有了解过。 
 
要知道,自建国以来,能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的。 
 
都不是一般人。 
 
杨振宁的告别式在八宝山举行,单是这一点,就打了这群人的脸,证明杨振宁的贡献是得到国家认可的! 
 
 
 
“杨先生为祖国做了很多事,只是他自己不愿意说,很多人并不知道,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了解他的爱国精神。” 
 
这句话出自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葛墨林的嘴里。 
 
许多人不知道,如今赫赫有名的科大少年班。 
 
是杨振宁,给国家提出的建议和促成的! 
 
 
 
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 
 
为了帮祖国发展科学教育,杨振宁在美国四处奔走,演讲筹钱。 
 
后来,杨振宁更是卖掉自己在美国的房产,并捐出自己的多年积蓄,协助清华大学成立了高等研究院! 
 
在美国时,他不断促成并帮助中国学者赴美进修,并架起了中美两国科学家交流的桥梁。 
 
 
 
葛墨林本人就曾在微末时,受到杨振宁无私的帮助。 
 
随着跟杨振宁相识相知的时间越来越长,葛墨林发现杨振宁是一个“只做不说”的人。 
 
杨振宁不论身在美国,还是回国之后,一直在默默为祖国奉献。 
 
祖国知道,那些受到帮助的学者知道,但普罗大众却不知道! 
 
 
 
大众对杨振宁的误解,除了忽视他对祖国的奉献外。 
 
还有一点,那就是对他在国际地位的轻视! 
 
在人类历史上,杨振宁可是排进前五的物理学家! 
 
 
 
 
 
自从杨振宁二婚后,围绕在他身上的,全是娶嫩妻的争议。 
 
记者采访清华的同事时,对方黯然地表示,前妻离世后,杨振宁很孤单。 
 
 
 
杨振宁坦言,自己势必是要二婚的。 
 
因为见过一位老友,在妻子离世后,过着孤单又漫长的生活。 
 
他深有感触,当时心里就起了二婚的想法。 
 
只不过,在妻子离世后,出现的恰好是翁帆。 
 
一个模样与原配妻子像极了的年轻女性。 
 
 
 
 
 
因为杨振宁自己是坚持二婚,余生不要孤独的想法。 
 
所以,杨振宁也跟翁帆提过,在自己离世后,让她再婚。 
 
当时的翁帆还很不开心,跟杨振宁闹起了脾气。 
 
因为她认为杨振宁说出这种话,是源于不够爱自己。 
 
 
 
虽然外界颇多争议,但杨振宁和翁帆 
 
他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一个礼物。” 
 
她说:“杨振宁是我人生的带路人,他给了我一个很纯净的世界,一个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关于杨振宁和翁帆之间,有没有爱情。 
 
早在这场由杨澜主导的犀利采访中,翁帆就给出了答案。 
 
对一个男人,从极致崇拜转化为爱,是很容易的。 
 
 
 
当初传出婚讯时,记者跑去采访翁帆的父亲,想拍下他愤怒和不能理解的一面。 
 
谁知,翁帆的父母早就接受,并且十分理解女儿对杨振宁的感情。 
 
因为早在很久以前,翁帆就满心满眼,全都是杨振宁的身影了。 
 
 
 
这是一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爱情。 
 
许多人觉得年龄差距,无法理解。 
 
那是因为杨老离我们的年代,太遥远了。 
 
用网友的话说,如果换做是雷军、刘德华要娶你,就很容易理解了。 
 
 
 
杨振宁曾在《致翁帆的信》中写道:若我先走,望你擦净眼泪去爱值得的人。 
 
而在杨振宁离世后,翁帆在讣告中写道:“有你多年的陪伴,我何其有幸。” 
 
他们之间,不只是精神层面的高度契合,还有双向奔赴的爱情。 
 
 
 
当年,杨振宁在采访中说,现在大家对他们的婚姻,或许有诸多看法。 
 
但他相信,到三、四十年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大家一定会改观,发觉他和翁帆之间是再纯粹不过的罗曼史。 
 
 
 
回顾杨振宁的一生,不论是感情方面,还是事业成就,都能用他最爱的那首小诗概括。 
 
“从一粒细沙中窥探世界,在一朵野花里寻觅天堂。掌中握无限,霎那成永恒。” 
 
杨振宁的一生,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一个传奇,希望杨老一路走好。 
 
他所期盼祖国未来的“天光大亮”,翁帆和我们都会替他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