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由「气血」决定的。气血旺盛,人看上去就年轻、有活力;气血不足,则会脸色萎黄,精力下降。
在中医看来,有一个补气血且能助眠的方法,睡前在床上就能做,这便是「两手拉足」。
一个简单的动作,助眠养气血
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世彪说,从古至今,传统医学都非常推崇「两手拉足」这个养生动作,认为它既能大补肝肾,又能疏通人体经脉,为身体蓄精养血,还能助眠。
该动作的做法是:
坐姿,双腿伸直分开,脚尖回勾,双手抓住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重点感受两腿内侧被拉伸的感觉。
从两分钟开始,循序渐进,直到坚持15分钟左右,每天做1~2次。
量力而行,练习时,不用刻意追求身体贴着腿的感觉,只要腿部有拉伸感就可以。
中国古代传统功法八段锦中的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就有一个类似的动作,只不过是站着完成的。
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
王世彪说,门诊中气血不足的人非常多,典型表现是脱发、身体疲倦、焦虑、失眠多梦、视力下降、头晕耳鸣、皮肤松弛暗淡还长斑。建议这类人多练习“两手拉足”,能起到不错的调理效果。
为什么一个小动作就能养气血?
“百病从脚生”“精从足底生”,在中医看来,人体的健康与腿脚关系密切。
中医理论中,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阴维脉、阴跷脉5条阴经,均经过下肢内侧。拉伸双下肢内侧,就能起到疏通这五条阴经经脉的作用。
与此同时,大腿的内侧是肝经、肾经重点循行之处,肝藏血、肾藏精,将两腿分开向下压,可以补益肝肾,为身体养血蓄精。
此外,经过一天活动,始终在负重的下肢容易出现血液循环受阻,甚至出现浮肿。这个动作还可以缓解下肢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
气血不足,多练几个动作
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多与不良饮食习惯、过度劳累、情绪压力、疾病等因素有关。
除了“双手拉足”这个动作,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国生表示,日常还可以多练习以下几个动作,同样有助于补养气血。
No.1
搓手法
四肢是容易率先出现气血不足的部位,搓手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却可以通过疏通经络达到充盈气血的目的,调和气血、抵御寒邪。
具体方法:
首先搓手掌,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然后搓手背,手心置于另一只手的手背,呈垂直放置,手心揉搓手背,双手交换进行。
No.2
单手举臂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全身气血运行都受影响。调养脾胃可以多做八段锦中的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这个动作可以引动体内气机升降,牵拉胸腹腔脏器,尤其会对脾胃进行“按摩”,提高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改善消化及气血不足。
No.3
金鸡独立
中医认为,脾主肉、肾主骨,金鸡独立这个动作能使肌肉强健,骨骼坚固,反过来增加脾肾功能,强化全身气血运行。
具体做法:
左脚单腿站立,将右脚心放到左大腿内侧的上端,脚趾朝下;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或双手合十上举。
尽量单腿站3~5分钟,但不勉强,之后换右腿。可以扶着周边物品,避免跌倒。
No.4
站桩
中医有种养生保健的方法叫“站桩”,时不时站一站可以让气血运行通畅,元气充足存内。
具体做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略微弯曲,两手在胸腹前弯曲;然后调整身形,摆正头部,下颌略微放松;用力部位集中在脚趾和前脚掌。从5分钟左右开始,逐渐延长至每次20~30分钟。
No.5
伸懒
腰肝主情志,以畅达为主。长时间工作或保持一个动作,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伸个懒腰,人会感到心情舒畅,也能达到宽胸理气的作用。
中医认为,肝经从两肋经过,所以“推搓两肋”也有助肝经的气血运行。可双手沿着胁肋(肋骨)向下“搓摩”,每天一次,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