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钻头滑进喉咙消失了?男子吓懵:医生没敢告诉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红星新闻 发表于 2025-2-6 07:0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牙齿出了毛病及时去家附近的口腔小诊所看牙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谁能想到

牙病没治好 横祸从天来

治疗过程中

一枚3cm长、补牙的种植钻头

竟然掉进了自己张大的嘴巴里

并且顺着喉咙

一路向下

最后卡在了小肠里

杭州人沈大爷(化名)

就遇到了这样的糟心事

他被紧急送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余杭院区)

急诊科与消化内科专家联手

捉出这根“大杀器”

糟糕!补牙时钻头滑进喉咙,

一发不可收拾

近来,71岁的沈大爷右侧两颗磨牙神经发炎,疼得他茶饭不思,多次到家附近的口腔小诊所去就诊。

小诊所给沈大爷做的是根管治疗。医生需要用一根3厘米长的“钻头”把坏死、感染的牙髓清理干净,控制住感染,进行彻底完好的根管预备。在操作中,沈大爷不自觉吞口水,觉得有异物掉进口腔,顺着喉咙就被吞了进去。



给沈大爷治牙的医生立刻脸色大变,一再催促他赶紧吐出来,但试了几次,除了呕出一滩滩清水,异物却一直没吐出来。

“那个诊所里的牙医,开始还没敢告诉我是什么东西掉进去了!”沈大爷一再追问,才得知是一枚约3cm长的种植钻头,掉进了他的喉咙里。虽然暂时没有任何不舒服,但吓坏了的家人还是第一时间将沈大爷送到了浙大一院余杭院区急诊科。

急诊科专家团队接诊沈大爷后,立即安排胸部、全腹部CT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在沈大爷的小肠里卡着一根一端尖锐一端扁平的针形尖锐异物。原来,这枚钻头顺着食管、胃一路向下,已经“游”到小肠的空肠部位。钻头的针尖紧贴肠壁,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造成肠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



“医生,我这个情况怎么办?一定要开刀吗?”被吓得瑟瑟发抖的沈大爷问前来会诊的专家。消化内科(一)主任沈哲主任医师和熊洋洋主治医师当机立断,决定尝试利用小肠镜经自然腔道(即消化道)取出异物,让沈大爷免受外科手术创伤。

给力!专家组团巧取3cm钻头,

小肠镜立大功

大家听说过胃镜、肠镜(即“大肠镜”),可能对小肠镜了解不多。长约2米的小肠镜,通过前端气囊和外套管气囊的交替作用,可以深入九曲十八弯、5~7米的小肠内检查病灶,还能取异物、切息肉并进行其他治疗。它能深入普通胃肠镜不能抵达的小肠深部,解决小肠遇到的一部分“麻烦”。



在沈哲主任的指导下,熊洋洋主治医师凭借娴熟的技术精确操作,将小肠镜经口插入,顺利进入小肠,发现“元凶”。专家使用圈套器“轻挑慢剔”,才夹出了这枚3厘米长、一端尖锐异常的钻头,并有效避免了对患者的消化道黏膜造成二次损伤。术后第二天,沈大爷就平安出院。

熊洋洋主治医师介绍,浙大一院每年都会收治多例消化道异物的患者,有孩子也有大人,取出的异物也是形形色色,不仅有钻头,还有鱼刺、枣核、磁力珠、螺丝钉,甚至还有玉佩、打火机、牙刷和硬币等。

运气好的患者或许能自行排出,或是消化内镜下取出,但若是异物的形状、性质、大小以及卡住的位置不太“友好”,就有可能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感染,甚至带来致命风险。



异物“闯进”消化道怎么办?

其实,预防大于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吞咽功能退化的老年人和什么都想“尝尝鲜”的小朋友是“中招”消化道异物的主要人群。

专家强调,一旦出现消化道异物,要牢记“三个不”——不要盲目地吃东西或喝水;不要盲目催吐或导泻;更不要想着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这方法是用来急性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的!

此外,预防的作用远大于治疗——

0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食用带骨食物时,勿狼吞虎咽,减少误吞的风险。

02

不慎吞下异物,不要试图自己弄出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马上送医,由医生检查评估后进行规范处置。

03

误吞的异物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不一样。医生会根据异物的形状、大小以及位置综合判断。因此,患者表达清楚什么时候、吞了什么东西进肚子非常关键。

04

再次强调:误吞异物后,绝对禁食、禁饮,做好万一要全麻手术的准备。

来源:浙大一院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2-25 11:1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