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媒:美军半个月内发生4起坠机事件 更新失衡成隐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美军近期连续发生多起军机坠毁事件,引发外界高度关注。1 月 28 日,美国空军一架 F-35A 战机坠毁,本以为只是一起常见事故,但随后短短半个月内,美军陆、海军相继发生坠机事件。美国陆军在境内损失了一架“黑鹰”直升机,并在菲律宾坠毁了一架 RC-12X 侦察机。2 月 12 日,美国海军也“跟上节奏”,在加州发生 EA-18G 电子战机坠毁事件,使得美军在短期内共损失四架飞机。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几起事故中,美国海军的损失最为惨重。EA-18G 作为高价值电子战机,本身造价远高于一般战机,且其坠毁于海上,打捞费用不菲,远超 F-35A 坠毁于陆地的后续处理成本。此外,美军这半个月内的“战绩”,甚至超过了以往摔机率惊人的印度空军——后者同期仅损失了一架“北极星”直升机与一架幻影-2000 战机。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处于激烈战争中的俄罗斯空天军,同期也仅损失一架苏-25 攻击机,相比之下,美军的坠机频率显得尤为异常。



F-35这几年事故不少。 图:翻摄自腾讯网视频

对于事故频发的原因,一种常见解释是美军执行高强度训练,导致机体承受过度压力。然而,从科技发展与维护成本角度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站得住脚。以 F-35A 为例,其设计寿命约为 8,000 小时,而美军飞行员每年平均训练时数仅 200 小时左右。若要达到“因过度训练导致坠机”的程度,飞行时数至少要增加两到三倍,这不仅会让飞行员无法承受,更会对地勤维护造成极大负担,使相关支出飙升数倍,这种情况通常只会发生在战争状态下。

事实上,影响坠机事故率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两点:飞机品质与“浴缸曲线”。

所谓“浴缸曲线”,是指战机事故率在服役早期较高,因设计缺陷与操作规范尚未成熟而易发生事故;中期则随着技术成熟而趋于稳定;但在服役后期,由于机体老化,事故率又会开始攀升。美国海军的 F-14 战机即是经典桉例,其服役前 10 年因搭载 TF-30 发动机,事故频发,直到换装 F401-PW-400 后才得以改善。然而,进入 21 世纪后,F-14 机队又因结构老化导致事故率上升,最终于 2006 年全面退役。

从目前美军的坠机机种来看,RC-12X 侦察机已服役 40 年,即将退役,属于“浴缸曲线”末端;F-35A 则仍处于服役初期,设计与操作仍在摸索阶段;而 EA-18G 虽理论上处于中期,但由于舰载机比陆基机型老化更快,实际上已接近服役末期。综合来看,美军近期的坠机事故,很大程度上与其装备更新节奏溷乱有关——新机大量服役的同时,旧机型仍未能及时汰换,导致整体机队的维护与运作压力增大,最终造成事故频率异常上升。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2-21 22:13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