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沈逸:俄乌冲突3年,隔空互呛与三方乱斗阶段徐徐展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风闻社区 发表于 2025-2-24 13:3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冲突持续超过1000天之后,停止点仍然可见不可及。开打前的判断是,莫斯科可以在战场上取得胜利,但是难以让乌克兰在不利条件下同意和平,愿意支持乌克兰的有非常经典的理由可及;乌克兰难以通过战场态势让莫斯科开打之后同意停手,除非能够撑到莫斯科消耗得难以为继。因此总体判断是,根据克劳塞维茨的理论,如果开打,这是一场看不到停止点的战争;理性的决策者,做出的选项应该是避免下场。后续发展显示,持续的不信任,以及双方共同持有的误判,导致了冲突的爆发:一方相信自身的实力优势,可以速战速决;一方相信自身的外部援助优势,可以在短期内后发制人。结果双方共同的判断,打开了冲突的盒子,经历了1000天的冲突,大量的人员伤亡,莫斯科取得了战场的有利态势,但即使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下场之后,冲突的停止按钮,仍然很难简单的按下去。

2、冲突展示了新技术革命赋能下的半新型消耗战的总体特征。俄乌冲突展示了新技术革命在军事领域赋能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无人机,星链,海马斯为代表的“咩俄神器”,各领风骚,并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不过最终,冲突也显示了新技术革命赋能的边界和限度,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冲突与战争的规律,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第一,新技术可以带来一些改变,但0.5的优势最终还是要拼消耗。0和1的对比是致命的,也就是说一方如果用无人机系列,一方坚持用有人的装备去硬冲,代价是可以大到具有某种颠覆性的;但是0.5的优势,也就是两边都用无人机系列,但技术上只是具有有限的区别,那么战争的整体性,系统性,复杂性特征就会全面的体现出来,单一要素,单一兵器的简单赋能,对系统的增幅,比较有限,显著的系统性短板,比如持续生产能力和战略性资产的绝对差距等,就会在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发挥出比有限的技术赋能,更加重要的因素。

--第二,筑垒地域的阵地战,与依托信息差的狂飙突进,各有特长,但在乌克兰,呆阵硬仗的笨办法,发挥出了比较明显的优势。莫斯科最初的战术运用,有明显的失误和偏差,多少有点华而不实的营级战斗群,学美军学了个东施效颦,后果在2022年9月的哈尔科夫大飙车中有了清晰的展示;在那之后,被战争唤醒的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4-20 10:37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