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个动作能坚持10秒以上,是一种长寿优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双臂平举,单脚站立,这个考验平衡的动作,你能坚持多久?

平衡力看似寻常,却需要视觉、肌肉、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精密协作,是衡量健康和长寿的关键指标。



近日,美国《科学报告》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平衡力差的人,跌倒、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将显著增加。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采访专家,教你稳住平衡,助力长寿。

受访专家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张一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征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施婕本文编辑 | 张冕

平衡力下降,死亡风险增加44%


在此次研究中,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4378名平均年龄61.2岁的参与者进行了三项测试:步速测试、椅子起坐试验、平衡测试。

3项测试总分相加,小于10分即为平衡力下降。



随访2年期间,933名平衡力较差的参与者发生了至少1次跌倒,穿衣、洗澡、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出现下降,且更容易变得孤立。

此前,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开展的一项大型研究也得出过类似结论:

● 40~49岁成年人中有18.2%的人出现了平衡障碍,65岁以上者这一比例高达61.9%;

● 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4%,心血管死亡风险升高65%,癌症死亡风险增加37%。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老年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征表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神经反应速度、肌肉力量及本体感觉逐渐减退,会直接影响平衡力。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22年发布的《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居民平衡力下降的拐点,出现在40岁左右。

闭眼单脚站,坚持不了10秒要警惕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张一民介绍,平衡力指人体在静止或运动时,通过调节重心维持稳定的综合能力。

想了解平衡力是否下降,可通过「闭眼单足站立试验」来测试。

动作要领:两臂侧平举,两腿并拢,脚尖向前,闭眼时用习惯支撑脚站立,另一条腿屈膝。

衡量标准:保持10秒身体不摇晃,为正常;女性最好能超过12秒,男性超过13秒。



5个因素会加速平衡力下滑

平衡力依赖内耳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皮肤、肌肉等躯体感觉系统的精密协作,任何干扰因素都可能引发平衡障碍,比如以下几种。

1

血压血糖不稳


随着年龄增长,血管机能下降,久蹲后起身会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血压骤降,伴有头晕、失衡,导致跌倒风险大增。糖尿病可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触觉减退,对地面接触不敏感,从而影响平衡力。

2

脑部病变


小脑病变、脑干血栓、脑外伤等,可引发脑功能障碍,造成平衡失调。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降低大脑对空间定位和身体状态的判断能力。

3

视听功能异常

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内耳疾病,会影响人的空间定向能力。视听功能降低,会直接影响感觉输入和敏感度,减弱空间感知力。

4

肌肉储备不足


长期不运动会导致腿部、腹部等核心肌群力量不足,身体对重心变化的感知变迟钝,关节也易发生慢性损伤,难以维持机体平衡。

5

药物引发失衡


服用某些治疗高血压、抑郁症、疼痛的药物,可能引起血压下降,导致平衡失调。

平衡力下降,带来六重风险

专家提醒,平衡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一旦持续减弱会让身体承受多重健康风险。

1

跌倒风险加剧

全球每年有30余万人死于跌倒,平衡力下降是重要诱因。



2

关节损伤早发


平衡力下降可导致运动受限,肌肉锻炼减少,对骨骼的良性刺激减弱。长此以往,可能引发韧带和半月板损伤、软骨加速磨损及关节疾病早发。

3

反应能力下降


反应力与平衡力之间具有相关性,锻炼平衡力可提高反应力,反之,平衡力下降会影响全身反应速度。

4

认知衰退加速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平衡力是预测认知功能下降的重要指标,平衡力较差的人认知功能得分较低,且下降速度比平衡力较好的人快1.7倍。

5

血管负担加重


平衡力差的人下肢血流通常不畅,迫使心脏更费力泵血,长此以往会增加心脏负担。此外,调节平衡的自主神经失调,可引发血压波动,损伤血管内皮,危害心血管健康。

6

衰老进程加速


平衡力弱可导致活动范围受限、缺乏锻炼,更易陷入“失衡-活动减少-加速衰老-平衡力更差”的恶性循环。

“稳定体质”能练出来


张一民表示,若平衡力变差是由身体机能衰退引起的,可通过运动练出“稳定体质”,并推荐了4个锻炼法。

No.1

原地高抬腿


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抬高一侧膝盖,保持1秒,换边练习。锻炼时不要屏气,可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抬腿停留时长。



No.2

双脚一字走


双脚并拢站立,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一脚向前迈出,脚跟与另一脚脚尖呈一条直线,双脚交替向前沿直线行走。如不能保持平衡,可抓住家人的手练习。



No.3

单腿站立

双脚打开,站立在平整地面上,双臂自然向两侧平展,前期可不闭眼,后期慢慢改为闭眼;一只脚离地10厘米左右,保持10~15秒,换另一只脚。

左右脚做完为1组,每天练习5~10组。若难以保持平衡,可手扶墙壁或椅子,每天练习2~3组。



No.4

靠墙静蹲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背靠墙,缓慢下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尽可能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静止不动,感受膝盖周围肌肉用力,保持静蹲20秒后,缓慢站起。5~10次为1组,每天练习1~2组。

老年人练习时可在身前放一把椅子,下蹲时双手轻轻扶住椅背。



日常还应加强练脑,比如通过拼图、背诗、学习新技能,提高大脑反应速度,减缓神经功能衰退,防止平衡力下降。

此外,在保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适量补充全谷物、鱼类、蛋类、坚果等,有助保护平衡力。▲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8-20 21:46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