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迪卡侬“尿素袋”穿搭火爆 巴黎世家输惨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常言道,时尚是一个轮回,今天爱答不理的土味风,可能明天就成为你高攀不起的弄潮儿。

这话一点不假,当初人人玩梗金坷垃段子的时候,估计也想不到十年后“尿素袋” 会席卷这届中产户外穿搭,把 “土到极致就是潮” 诠释得淋漓尽致。

迪卡侬惊现“尿素袋”

抽象穿搭火了

最近,有网友发现,自家附近的迪卡侬门店突然出现一股全新潮流。

模特身穿专业登山鞋、防风外套、遮阳帽全副武装,唯独手里的“包”格格不入——

图源:小红书网友

印着“尿素”字样的编织袋,还标注着“含氮量≥46.4%”的硬核参数。



图源:小红书网友

先给大家科普下“尿素袋”,某度官方对它的定义是:

“尿素袋的名称源于其最初用途——用于包装农用尿素肥料。这种编织袋因价格低廉、容量大、耐磨性强,被广泛用于装载化肥或粮食。”

想象一下,原本走中产户外运动风的迪卡侬突然闯进了农业频道,不禁让人惊呼有bug了。

这一奇特搭配瞬间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纷纷拍照打卡留念,“迪卡侬尿素袋” 成功成为互联网上又一道炸裂的新景观。





这届网友的嘴从不留情,评论区直接玩起了梗,丝滑代入那句最近经典的梗“全身基础,配饰就不基础”,笑不活了。



有人感慨,如果早 20 年流行这尿素袋,接新生的帅哥学长看到那沉重的行李箱,估计就不会打退堂鼓了,毕竟尿素袋轻便又能装。



青春电影里遗憾的是“那些年错过的大雨”,现实中该换成 “那些年错过的尿素袋”。

更有近视的网友,一眼瞥过去把“尿素袋” 看成了 “尸素袋”,瞬间脑补出一出 “裹尸风” 恐怖大片,这脑洞开得,简直没边际。



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认为,迪卡侬出这款尿素袋背后必有“巴黎世家” 指点,毕竟这炸裂的风格,怎么看都有巴黎世家这位潮流 “鼻祖” 的影子。



但其实,这款引发全民狂欢的“尿素时尚单品”,是迪卡侬在 “小红书外人节” 埋的整活彩蛋。

它出自迪卡侬和小红书户外主题活动“户外48小时” 的联名周边,消费者参与打卡分享即可领取,三色可选,零元下单。



图源:小红书

“到户外过两天再说”、“安全是第一,开心也第一”等文案直指活动主题。



图源:小红书

明明是低成本的营销物料,却因精准戳中当代户外爱好者的松弛感追求,引爆远超预期的传播效果。

不得不说,这又土又糙的“尿素袋” 抽象穿搭成功出圈,迪卡侬和小红书简直赢麻了。

平平无奇的尿素袋

从实用到潮流的逆袭

曾几何时,尿素袋在大家眼中,不过是搬家时的刚需。

它比行李箱轻便,不占空间,价格更是美丽到让人感动,弄坏了也丝毫不会心疼。



和那些纸箱、编织袋、打包袋相比,尿素袋更加接地气,而且用完还能当垃圾袋,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

也正是这种实用性,让户外爱好者们看在了眼里。

硬核户外中产们,早就开始对尿素袋进行爆改。

翻开网友的评论区,就像打开了一部大型的《走进科学之户外运动》纪录片,各种创意让人惊叹不已。

有人外出野餐时,从原来的大包小包,变成了只用两个尿素袋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一个改造成收纳包,缝上提手方便抓握;另一个则在外部缝上一层塑料布,瞬间变身防水野餐垫。”

图源:小红书@momo

这种 DIY 的创意,不仅实用,还充满了乐趣。

如果说户外最好的设计就是可以无痕使用,用完后可以尘归尘,土归土,那么中国宝宝也有自己的 Freitag—— 尿素袋。



甚至有人用尿素袋进行野外急救,“当越野车陷到泥地里,身边又没有尼龙绳时,尿素袋就成了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

图源:小红书

当“精致露营”风潮退烧,中产们终于领悟:再贵的装备也征服不了旷野。

背起十块钱的尿素袋,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它不标榜阶层,不攀比品牌,只解决实际问题。

图源:小红书@向风

随着尿素袋的爆火,它的用途也不再局限于搬家和户外运动。

网友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有人将它爆改帆布袋、爱豆痛包,轻松实现“包治百病”。

图源:小红书

还有人直接把尿素袋穿在身上,甘愿成为它行走的代言人,毕竟没有什么比独一无二的“含氮量≥46.4%” 的黄色,更能彰显自己独特的时尚品味了。

图源:小红书

甚至有商家闻风而动,推出了尿素袋潮流包包,不过这定价,真的让人忍不住怀疑,这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便宜又实用的尿素袋吗?

图源:淘宝

在小红书、抖音上,“尿素袋改造” 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浏览量轻松破百万。

大家热衷于改造尿素袋,不为别的,就想找个包 “背着乐呵”。

被注入了“抽象” 的爆改灵魂后,尿素袋成功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国民级时尚符号。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迪卡侬和小红书会对“尿素袋” 下手了,这股对潮流的触觉,真的是yyds。

土味大对决

巴黎世家怎么输了?

迪卡侬“尿素袋” 刷屏全网,要说谁最 “受伤”,那非巴黎世家莫属。

毕竟在狂野路线上,巴黎世家可是早就走在了前沿。

早在 2017 年,巴黎世家就推出了一款和宜家同款的编织袋,售价高达 2000+。

这价格,让网友们纷纷调侃 “明明可以抢,还给你一个破袋子”。



图源:小红书

2021 年秋冬系列,巴黎世家又推出了万元牛皮编织袋。

即便有超模戴着墨镜酷拽演绎,可在大家眼里,这袋子怎么看都像 “提着猪饲料袋”。这等时尚,普通人实在难以领悟。



图源:巴黎世家

后来,巴黎世家还出过一款棉被袋,那款式,简直就是奶奶们的最爱,让人看了彻底绷不住。



图源:@杜海涛

但巴黎世家对包包的执着从未放弃,接地气路线走不通,那就进军美食圈。

于是,乐事薯片袋、北京烤鸭袋纷纷登场。吃货们和弄潮儿看到这些设计,都陷入了沉默。



图源:小红书

巴黎世家这般将奢侈品解构日常用品的操作,目的是渗透大众日常生活,打造独特的品牌心智和品牌符号,顺便制造话题热度,提高品牌曝光率。

虽然巴黎世家的设计和迪卡侬的尿素袋风格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迪卡侬更多地扎根于户外叙事,官方下场盖章户外爱好者喜闻乐见的野生穿搭,玩的是圈层同频共振,更能收获目标受众群体的喜爱。



图源:小红书网友

巴黎世家的设计虽然能引发广泛讨论,但其高高在上的价格和过于前卫的设计,让很多人只能望而却步,更多地停留在话题层面,难以真正走进大众的生活。

说到底,这场土味对决的背后,是消费逻辑的根本变革。

巴黎世家们仍迷信“争议即流量”,其设计团队依赖刻板印象,把文化符号当作收割市场的捷径。

本质是对“稀缺性符号”的精准把控——买它,只为证明你能为荒诞买单。

而新一代消费者已进入“理性审视”阶段。迪卡侬没有发明尿素袋,但读懂了户外圈层真正的骄傲。

不是装备的价格标签,而是用智慧战胜环境的自信。

这场营销之所以穿透圈层,正因为那份对用户自发文化的真诚致敬。

就像某位户外博主扛着尿素袋登顶后写的:“46.4%的氮滋养土地,100%的松弛感滋养灵魂”。

毕竟山不在乎你背什么包,它只在乎你敢出发。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8-20 13:4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