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打金’跑路了?我预存的金子怎么办?”近日,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文称,杭州一网红打金店“日落打金”爆雷,疑似导致上百名消费者损失惨重。
8月1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从多位消费者处了解到,店铺“日落打金”凭借社交媒体平台的出色运营吸引了全国各地客户,并在近几个月内多次用远低于市价的“福利金”吸引预存,却在积累大量资金后出现交货拖延、退款无门的情况,目前已有数十位消费者报警。同日,记者致电涉事店铺辖区派出所,接电人员回应记者称,警方已就该店相关问题立案调查,初步认定其行为涉嫌诈骗,其他具体案情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多位网友称店铺“日落打金”爆雷
低价“福利金”比市场价便宜数百元
排队四个月仍未交货,消费者无奈报警
据知情消费者介绍,涉事店铺“日落打金”起初以“居家打金”模式经营。凭借近两年在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的成功运营,店铺逐渐积累了大量流量,拥有了不小的客户群体。曾在店内消费的王女士(化名)告诉记者,该店手工费不算贵且透明,还支持自选、定制款式,因此吸引了众多顾客。店铺付款方式主要通过线上渠道完成,其客源广泛,顾客付款购买金饰,也有人将自己的金饰寄来进行加工。
“日落打金”账号
另一位消费者李女士(化名)介绍,在“日落打金”下单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消费者一旦付款,便完成了“存金”流程,即将黄金预存在该店铺,等待后期进行打金制作。预存黄金后,后续通常也需要在该店进行打金加工。李女士说,由于客人太多,消费者经常要长时间排队等待,“我已经排了4个月的队,至今没有轮到我。”
“几个月前我入坑的时候,店主会放出一些‘福利金’,价格比市场价便宜几十元,除此之外,店铺很少做活动。但是最近几个月,店主放出的‘福利金’价格低得吓人。”王女士解释,所谓“福利金”,是指店铺给顾客的亏本金价,而“日落打金”近几个月的“福利金”有时会比市场价低两三百元。
在李女士提供的图片中,记者看到,“日落打金”一位工作人员在其关于“福利金”的朋友圈内容中称:“520元1克,限时抢购200克,我跟你们保证实际出货时间真的会比这个快很多。这活动特别有争议,我其实超级不想做,但是大家就最喜欢这个活动,反正自己注意防骗吧。新人我们就不卖了,交易过3次以上的再来!”“多的话就不说了,450一克限时抢,仅此一次,抢开心,我自己亏钱没关系,对我说话太难听的就麻烦不要抢了,就当我给大家的补偿,我认了!”
“日落打金”工作人员朋友圈
李女士回忆,店铺初期的经营状况并未出现异常,“最开始我们购买的金子都能正常收到,拿去回收时纯度也没有任何问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铺的问题逐渐暴露:不仅发货开始拖延,“福利金”发放也越来越频繁,且“福利金”售价持续走低。
“眼看着福利金发放频次越来越密集,价格低得明显不合常理,我们不少消费者渐渐察觉到情况不对劲。可这时候再去找店主退钱,对方就开始百般拖延。前两天,线下店铺的门上已经贴上了关于报案的通知。”李女士说,目前有许多消费者正面临着金子拿不到、钱款退不回的两难困境,已经有数十人纷纷前往涉事店铺辖区派出所报警。
通过“日落打金”在社交媒体留下的联系方式,记者尝试添加其工作人员微信,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未能通过记者的好友申请。值得注意的是,在尝试添加其中一位工作人员的微信账号时,微信提示“建议确认对方身份后再添加”,并称:“近期收款不发货、冒充公检法等欺诈的行为较多,请先确认对方身份。”
“日落打金”工作人员账号添加提示
金价走高催生“打金热”
网红打金店客源遍布全国
近年来,黄金市场热度持续攀升,金价一路飙升,再叠加加工费,让不少消费者直呼“高攀不起”,甚至打趣道:“金价高得快把人逼成手工艺大师了。”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打金店”“打金铺”“打金戒指”“打金手镯”等相关词汇热度居高不下,搜索量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不少年轻人另辟蹊径,选择“逃离”品牌专柜转战居家打金,以节省一笔加工费,也有人顺势将居家打金做成一门生意,涉事店铺“日落打金”便是其中之一。
“打金”相关热门内容
天眼查信息显示,店铺“日落打金”全名为“杭州萧山日落珠宝店”,成立于2025年5月。记者注意到,该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蔡某某还曾于2024年3月在杭州富阳区成立一家“杭州富阳日落珠宝店”,目前该公司已被注销。
据公开资料,《深圳青年》杂志此前曾对“日落打金”的店主进行过采访。新闻中介绍:两位店主于2024年入局打金行业,在杭州富阳区附近开了一家“零损耗”黄金加工工作室,取名“日落打金”。
公众号“深圳青年杂志社”文章
5年前,其中一位店主曾在深圳专业培训学校学习打金技术,手艺精湛,“小到简单的古法工艺,大到复杂的錾刻点钻工艺,都驾轻就熟”。据两位店主介绍,他们看到这两年消费者对古法金的需求攀升,在品牌金店昂贵的工费面前,不少人会选择买黄金做加工,于是决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根据工艺复杂程度,像戒指、吊坠、耳环这类小克重的饰品,10克以下180元一件,10克以上的手镯手链,工费每克15元。他们紧跟潮流,满足年轻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随着“打金”热兴起,该店铺从线下火到线上,有近九成的客源来自外地。该店主还表示,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经常用心研究市场趋势,定期上新,还希望打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发现,该金店客源遍布全国,发帖维权的顾客除了临近省份外,不乏贵州、山东等地,最远的还有ip显示为辽宁的用户在询问如何拿回自己的金饰。如今不少消费者建立了微信群一同商讨对策,记者在其中一份聊天记录中看到,顾客们对无法兑现的本金进行接龙统计,其中最高的折合金额达数十万。
另据一份由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律师函显示,该所受杭州萧山日落珠宝店委托,对部分社交平台用户诋毁商誉一事致函,要求这些网友删除侵权内容,并提供真实消费记录等等。记者致电该律所,对方表示会对律师函内容进行查证,但截至发稿时并未得到进一步回复。
警方:已立案调查,初步认定其涉嫌诈骗
据网友提供的消息,前几日,“日落打金”线下店铺的玻璃门上被贴上了一则通知:“与本店存在经济纠纷的群众,可前往钱江世纪城派出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
线下店铺门上的一则通知
为核实相关情况,8月1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致电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钱江世纪城派出所。接电工作人员回应称,警方已就店铺“日落打金”相关问题立案调查。“经初步认定,该店铺行为涉嫌诈骗,其他具体案情仍在进一步侦办中。”该工作人员同时表示,针对外地消费者,可等待上级部门发送协查函后,在当地就近派出所制作笔录材料,再由当地派出所将材料移交至杭州警方。
张永辉律师表示,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罪的核心要件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财物。若涉事店主明知无履约能力却以“低价黄金”诱导消费者预存高额资金,且在资金链断裂后拖延或失联,可能被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符合诈骗罪特征。警方初步认定涉嫌诈骗,说明已发现一些异常,比如短期内频繁降价促销、虚构“亏本”噱头吸引大额预存资金,收取资金后长期拖延履约且拒绝退款,线下闭店、失联导致消费者资金损失等。
涉事门店
针对合同纠纷与刑事诈骗的区别,张永辉律师认为,合同纠纷属民事违约,如因经营困难导致延迟交货,但行为人无非法占有故意,且存在真实履约行为;而刑事诈骗指行为人从一开始即无履约意愿,或中途将资金挪作他用(如转移资产、挥霍等)且无补救行为,若涉事店主明知无履约能力仍收取预存金,则可能触犯诈骗罪或合同诈骗罪。
张永辉律师建议,由于警方已就此事立案调查,消费者应尽快携带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到派出所登记,积极配合警方侦查,争取最大限度挽回损失。若最终法院认定诈骗罪,受害消费者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退赃程序追偿。
他提醒,黄金价格透明,大幅低于市场价可能暗藏资金盘骗局,消费者应避免一次性预存大额资金,选择分批次交易,优先选择本地可实地核验的实体店,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消费者应强化黄金交易的风险意识,切勿因网红推荐或短期优惠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