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普京和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会谈,和之前预期的一样什么都没谈成。在普京出发前,俄罗斯发言人佩特科夫曾说,预估的双方谈判时间是6-7小时,但实际上会谈只持续了2小时45分钟就结束了,普京和特朗普连原本预定的午餐会都取消了。
但这并不代表这次会谈没有用,对俄美来说属于破冰之旅,同时里面也有很多重要信息被外界通过这次会谈得知。
在这次的会谈里,普京的主要策略就是拍马屁,针对特朗普进行拍马屁。
在出发前,普京对外公开发声,表示特朗普真心诚意地努力帮助调解乌克兰局势。普京说:
“他在国内所做的一切,他在中东局势方面所做的事情,以及他为解决乌克兰危机所做的努力,我们当然都非常赞赏。我已经说过这一点,现在也想公开重申:我认为特朗普总统真心诚意地致力于解决乌克兰方向的问题。
在峰会开始前夕,普京在登机前还去了俄罗斯那边纪念美苏合作的英雄纪念碑,进行一个献花动作。
在阿拉斯加的峰会结束后,虽然会谈只持续了2个半小时,但普京在会谈后的记者发布会上称:
“我非常尊敬美国总统特朗普。他为了重返权力和白宫,走过了一条非常艰难且充满危险的道路。他曾多次在暗杀企图中幸存下来。他是一个勇敢的人。我相信特朗普总统真诚地在乌克兰问题上寻求解决方案。总体而言,多亏了特朗普总统,俄美关系有所改善,并且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普京还在特朗普身边对记者表示:“如果特朗普当年是总统,就不会有这场战争。”
对于普京的言论,特朗普非常高兴。
特朗普说:
“他(普京)今天发表了一些非常友好的言论。非常友好。弗拉基米尔·普京今天发表了一些非常友好的言论。”
特朗普说:
“他再度尊重我们的国家。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一年前(在美国前总统拜登任内)他根本不把我国放在眼里”,“但现在普京尊重我们的国家”。
特朗普说:
“就在一年前”,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并不受尊重。美国“曾有一位无能的总统”,他身边都是“坏人”,这些人有着“不良意图”。但现在,“世界再度尊重我们的国家了”。
特朗普在和普京会晤后,还单独接受媒体采访,称:
"弗拉基米尔(普京)刚才说,我从未见过有人能如此迅速高效地完成这么多事。他说你的国家像手枪一样火热。而一年前他认为这个国家已经完了。"
特朗普还说两人私下会谈时,普京亲口说:
要不是2020年本该属于你的总统宝座被偷走,根本就不会有战争,也根本不会死那么多人。都是因为那些虚假的邮寄选票,导致你输掉了选举。
普京用这种花式马屁来考验特朗普?
哪个特朗普经受得住这样的考验。
联合召开发布会时,普京还公开邀请特朗普下次去莫斯科见面,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去。
特朗普:我们很快会再次通话,相信不久之后还能再见。非常感谢,弗拉基米尔。
普京:下次在莫斯科。
特朗普:噢!这非常有趣。我会就此受到一些压力,但我认为这可能会发生。非常感谢,弗拉基米尔。谢谢,谢谢......
总的来说,普京针对特朗普制定的政策非常奏效,完美满足了特朗普的需求。
而特朗普对于普京的到来也给足了礼仪,非常惊人的那种礼仪。
普京的飞机落地时,美国的给铺了长长的红毯,而且接机的人是特朗普,亲自站在红毯上等普京下飞机。
整个西方世界和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已经血拼3年了,然后美国身为西方世界的领袖,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俄罗斯最大的对手。
结果美国总统,站在红毯上来给俄罗斯总统接机???
接机后,特朗普还让普京和他同乘美国总统专车前往会场。
整个欧洲都破防了,全体炸锅,道心破碎那种,愤怒的骂声席卷了欧洲网络。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
“西方媒体正处于一种堪称癫狂的状态,完全丧失理智:三年来,他们持续炒作俄罗斯被孤立,而今却看到俄罗斯总统在美国受到红地毯礼遇。”
不怪欧洲人这么愤怒,特朗普亲自给普京接机这种事,我作为中国人都觉得太离谱了。
总统亲自接机是至高礼仪,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要是和俄罗斯和谈成功了用这种礼仪还勉强说得过去,这才刚开始谈判就这样,简直显得欧美像战败国一样,有失国格,而且这么搞那后面怎么谈判?
而在会谈过程中,普京和特朗普商谈的内容,西方记者也大概搞清楚了。
根据路透社8月16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所谓的两国领土互换,是俄罗斯目前所实际占据的地方基本都归俄罗斯,然后乌克兰从占据的顿涅茨克地区撤军,送给俄罗斯,然后俄罗斯在乌克兰北部占领的零星小块地方还给乌克兰。
下图中红色区域是原属乌克兰,如今被俄军实际占领的地方。
蓝色虚线,是乌克兰东部四州的分界线,其中俄方索要顿涅茨克地区如今俄军未占领区域。
北方边境俄军所占的零星红色区域,俄罗斯愿意归还。
简单的说,就是俄军在战场上得到的,99%都归俄罗斯。
俄军在战场上得不到的,特朗普送给俄罗斯。
顿涅茨克地区是乌克兰的重要军事据点,在这里修建了大量要塞群,如果被俄军拿去,那俄军将直接得到战略大优势。
更离谱的是,以上这些“领土交换”完成后,换来的不是停战,而是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地区的“战线冻结”,也就是其他地区俄罗斯不要了,可以和平,而这两个州俄军只给一个临时性停火的承诺。
关于把顿涅茨克送给俄罗斯,普京和特朗普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但送了这个地区能换来什么,两个人争议很大。
特朗普要的是全部停火,直接划定分界线,双方签和约,以后俄乌战争全部结束,而普京只愿意给一个“战线冻结”。
如果特朗普同意这个条件,那普京就愿意签字,因为这样对国内国外都有个交代了。
但特朗普很明显不同意啊,这条件一看就很扯淡啊,显著的不平等,美国怎么可能签这种不平等条约。
这个条件从纸面上看非常的不平等,但普京提出这样的条件确实是有原因的。
乌东四州以俄罗斯人为主,俄语使用者过半,其中顿涅茨克州的俄语使用比例更是接近80%,历史和文化上都更亲近俄罗斯,也长期受到乌克兰纳粹极端分子的迫害,证据一箩筐。
2022年9月的时候,乌东四州举行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四地选民入俄赞成率分别为:顿涅茨克99.23%,卢甘斯克98.42%,扎波罗热93.11%,赫尔松87.05%;
2022年10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举行全会,全票批准了顿涅茨克等四地区各自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的四项条约,全票通过了接纳四地区各自作为联邦主体加入俄罗斯的四项宪法法律草案。
所以说收乌东四州入俄,这是普京的政治承诺,要是无法实现那是需要给一个交代的。
乌克兰战争打了3年,你可以看到战斗基本全在乌东四州进行,俄军只在这里推进,乌克兰北边大片和俄罗斯交界的领土都保持了诡异的和平,好像乌克兰和俄罗斯没开战一样。
正常情况下的两国开战,那所有能接触到的地方全部都应该是战场,两边的军队会在所有空隙寻找对手的弱点进行击破,两军的分界线会随着形势的变动而不断变化。
但俄罗斯对乌克兰北方漫长的边境线视而不见,宁可在乌东四州拼战壕也不在乌克兰北方平原突进打大规模包围战。
这和俄罗斯的出兵理由有关,俄罗斯的出兵理由就是保护乌东四州的居民免遭迫害,一直坚定否认自己是在入侵乌克兰,所以乌克兰的北部边境俄罗斯不能碰也不能要,只在几个小地区对进攻的乌军打了反击就收手,否则那就是实打实的入侵乌克兰了。
这个理由看起来很扯,两国都开战了还说这个干嘛。
但这次俄罗斯和乌克兰打的这仗,确实像春秋时代的两国交战,打的就是一个理字,交战理由很重要。
这让战争看起来“迂腐”,但也限制了战争规模的扩大,欧洲和美国在俄乌战争开打3年之久的时间里,都不愿意扩充自己的军火生产线,和俄罗斯不碰乌克兰北方边境这种反军事常识的战争决定有很大关系。
但与此同时,这个开战理由也让俄罗斯要定乌东四州了,否则没法给支持俄罗斯的人交代,要是放弃了乌东四州的一部分,那上面支持俄罗斯的居民在战后可就惨了,必被乌克兰清算。
所以普京开的条件是2州之地全部归俄罗斯所有,另外2州俄罗斯目前拿到的全归俄罗斯,然后战线冻结,其他的以后再说。
若要全部和平,我估计普京开的条件是乌东四州全归俄罗斯。
很显然,特朗普无法接受,或者说无法替乌克兰做这个主。
但普京也不急,条件开出来了,同意最好,不同意就慢慢打呗,反正着急签约的又不是俄罗斯。
但对泽连斯基来说,如果要同意这种条件,那这三年来就是打了个寂寞,乌克兰惨烈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泽连斯基得负全责。
欧盟也不同意,欧盟坚决不允许俄罗斯通过战争拿到一丁点好处,必须要让俄罗斯损失惨重才行,否则未来就对俄罗斯失去了恐吓力,以后再惹俄罗斯不快,那俄罗斯还直接开打怎么办,欧洲以后就再没有办法去威胁恐吓俄罗斯了。
18日,大量欧洲领导人出现在了华盛顿,其中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茨、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芬兰总统斯图布,以及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
这个全明星代表队足以代表整个欧洲的意志,集体参加了18日的“美乌峰会”,亲自坐在泽连斯基旁边代表乌克兰参加谈判,因为15日普京和特朗普会谈的内容被爆出后,整个欧洲已经恐慌了,绝不允许这样的条件被谈成。
但这么多总统、总理、主席和秘书长来美国,没有一个人得到了特朗普接机的待遇。
对普京,特朗普和颜悦色,对泽连斯基,特朗普当小孩训斥。
之所以差别这么大,那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主权国家,中美俄,法国勉强算半个。
普京作为主权国家的总统来访,和非主权国家的待遇当然不可能一样。
而同样是针对购买俄罗斯石油所发动的制裁,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对印度毫不重视,约定好的会谈想取消就取消,想拖延就拖延。
但作为购买俄罗斯石油更多的中国,条件那就完全不一样。
但这显然不是因为美国尊重中国,而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发动的关税战没有效果而已。
知道主权国家的定义是怎么来的么?
在军事上,美国联合欧洲,从2022年开始足足3年时间拿俄罗斯没办法,所以才愿意在军事领域的谈判中把俄罗斯当主权国家来看。
在经济上,美国联合欧洲,从2018年开始足足打了7年都拿中国没办法,所以才愿意在经济领域的谈判中把中国当主权国家来看。
谁能抗住进攻,谁才能让美国总统铺红毯迎接,谁才有资格在谈判桌上开离谱条件。
美国虽然道德底线很低,但在这方面一直都很遵守规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