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餐习惯改变恐非怪癖 专家示警:失智初期征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中老年人用餐行为与饮食偏好若出现奇怪的转变并且影响社交、体重与健康,说不定与特定失智症有关,切莫轻忽。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好莱坞男星布鲁斯威利(Bruce Willis)确诊「额颞叶失智症」3年,日前妻子透露近期病况称其语言能力持续衰退,家人必须学习新的方式与他相处。额颞叶失智症好发年龄层较轻,介于40岁至60岁,初期主要表现在于行为改变或语言障碍。专家提醒,还有一种相对鲜为人知的初期症状可能发生在饮食层面,高风险族群可别当成怪癖忽略了。

失智症最大宗的阿兹海默症初期症状以记忆衰退为主;额颞叶失智症(Frontotemporal dementia)早期病征以行为改变、语言沟通障碍为多,警讯包括性格、行为转变,例如冲动、缺乏同理心、言谈过程说不到合适字眼,原因在于脑部与性格、语言能力有关的区域逐渐衰退。英国《每日邮报》29日报导,额颞叶失智症还有个较少人注意的症状是「强迫且重复的行为」,恐影响患者饮食与用餐习惯。

美国2016年有研究显示,额颞叶失智症患者可能对某种食物产生强烈执念,因而拒绝吃其他食物;也可能把不是食物的东西当成食物吃进嘴里,或从别人碗盘里取食偷吃。



额颞叶失智症好发年龄层为40至60岁,初期症状之一是强迫且重复性质的行为,可能表现在用餐动作与饮食习惯改变。 (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研究额颞叶失智症的义大利神经科学家阿耶洛(Marilena Aiello)说:「这些行为不仅造成社交层面的麻烦,也影响患者健康。有人发胖,有人体重减轻,因为饮食方面有强迫行为,只吃特定种类食物。」

目前学界还不确定额颞叶失智症引起这种食癖行为的原因,研究人员认为可能与身体饥饿、饱足讯号改变有关。

阿兹海默症是失智症最大宗,全美患者约670万人,初期症状通常是失忆、时间地点混淆;额颞叶失智症全美仅约6万人,布鲁斯威利是其中之一,目前不确定他除了语言沟通、个性改变之外是否也有饮食行为改变。额叶聂失智症患者脑部退化区域若愈来愈多,最终症状往往与阿兹海默症晚期患者类似,例如进食或吞咽困难、不良于行、容易感染。

额颞叶失智症病因未明,此前有研究倾向于认为与脑内蛋白质团块积聚有关,也有研究认为可能起因于脑血管损伤,脑细胞营养与氧气供应受影响导致特定区域衰退。这种病不致命,但身体机能会逐渐衰退,吞咽、饮食困难引起的感染与其他并发症风险增加。现阶段无法以药物治愈,部分药物与疗法可能有助减缓病程。
Yòngcā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6 07:17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