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生命的意义,从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其重量与光芒。
真的,看了以后还是挺感动的。这位年轻的韩国警长,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为了救一名70岁的中国老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34岁。
我看到,中国驻韩国大使馆第一时间表达了哀悼和致敬。
大使馆是这样说的:
9月11日,一位在韩中国公民在仁川海边遇困,仁川海警署第一时间出动警员前往救援。最终,中国公民成功获救,而仁川海警署李宰硕警长在营救过程中不幸牺牲。
他是怎么牺牲的呢?
看媒体报道,当时中国老人脚部受伤,水位已涨到腰部,李宰硕警长(韩国媒体翻译为李在锡)毅然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了老人,两人一起游向岸边。
但海况复杂,李宰硕后来失踪,六个小时后才被发现,但他已经溺水死亡。
关键时刻,他不是不知道凶险,但他仍义无反顾脱下了自己的救生衣,确实让人非常感动。
真正的勇气,就是在生死瞬间选择把希望留给他人。
所以,中方予以高度评价,说:
李宰硕警长舍己为人,用生命彰显了崇高的职业操守和人道主义精神。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对李宰硕警长殉职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致以诚挚慰问。戴兵大使已致信韩国海警厅厅长金勇进,表达哀思和慰问。
真的是舍己为人!
我看到,在李宰硕警长的灵堂,韩国总统李在明特意发来唁电,并追授他大韩民国玉条勤政勋章。
在唁电中,李在明说,李宰硕警长心怀守护生命的使命感,“在漆黑的夜色中毫不犹豫地跳入滩涂”,最终为救援别人献出宝贵生命。
唁电写道:“我对为救人而牺牲的李宰硕警长表示深切哀悼,永远铭记那些身穿制服英雄的献身精神。”
这是一个悲剧,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
但这也是一块丰碑,我相信,这也对中韩关系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有些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如烛,但却照亮了更远的路。
过去几年,中韩关系风风雨雨,跌宕起伏;李在明上台后,还是有一些让人欣慰的举动。
此前的9月9日,针对首尔一些地方的反华集会,李在明予以强烈谴责。
“如果我去到某个国家,被指指点点,那我想我不会再去(那个国家)了,还会到处宣传不要去那个国家。”李在明在一次会议上说,“(集会参加者)是故意那样做。侮辱特定国家游客,使双边关系恶化。”
李在明还质问,“这算什么言论自由?简直是在闹事。”
不得不说,有些韩国人,就是看不得中韩关系友好。
看相关报道,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尹昊重表态,已加强驻韩外交机构周边的安全措施,并警告相关集会主谋。
李在明当即回应:“我认为警告是不够的。”他要求有关部门深入研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惩处手段。
坦率地说,考虑到韩国的政治生态,李在明这种立场鲜明的表态,在之前的尹锡悦时期,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有些韩国政客,更喜欢做的,是向美日献媚,是抹黑中国,妖魔化中国。
去年在为自己紧急戒严令辩护时,垂死挣扎的尹锡悦总统,居然将矛头对准中国,说什么中国公民的活动威胁到了韩国安全,还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设施将会摧毁韩国各地的森林……
他还各种炒作所谓的中国间谍问题。
这都哪跟哪啊!
以至于中方明确表态:对韩方上述言论深感意外和不满。
尹锡悦最终下台了,等待他的,将是韩国漫长的监牢生涯;但一些反华分子,却还各种炒作,甚至将尹锡悦下台归咎于中国。
这种智商,让人哭笑不得。
李在明的表态,毫无疑问,是韩国政坛理性声音的回归,显现了李在明务实的外交作风,以及敢于面对问题的巨大政治勇气。
现在,又发生了李宰硕警长救人牺牲的事情,悲剧让人痛心,但其中的温情和人道主义光芒,又多少让人欣慰。
善意与勇气,从来都是跨越偏见与隔阂的最强语言。
这也是相互的。
我看到,中国大使馆也说:
长期以来,中韩两国海警部门保持密切合作,多次相互救助在海上遇险的两国船只和公民。中方愿继续同韩方一道,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海上安全。
这也是事实。
今年5月份,一艘韩国济州籍渔船遭遇海上恶劣天气沉没。韩国海警紧急派出飞机和巡逻艇赶赴现场,并请求中方协助搜救。
中国海警冒着七级风浪实施救援,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苦救援,成功把船上8名韩国人全部救出。
我看到,韩国济州道知事吴怜勋,后来专程访问中国驻济州总领事馆,表达衷心感谢。
吴怜勋还表态,要邀请中国海警部门有关人士访问济州,授予他们“荣誉道民”称号。
回顾过去2000多年,中国和朝鲜半岛,一直是最友好的邻居,没有之一。当然肯定也有个纷争,但纷争只占长期友好中很小的一部分。
可以说,这是国际交往典范中的典范。
类似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韩本应成为而且应该成为更友好的邻居,但一些韩国政客的操弄,让中韩关系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各种杂音,其中还不乏极大伤害感情的歧视和侮辱。
真是让人痛心。
李宰硕警长是为救人牺牲的,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英雄。
完全是我个人的建议,对这样的英雄,尤其是救助中国人的英雄,我们除了致敬和哀悼外,还可以做更多,比如,邀请他的家人访问中国或中国大使馆,向他们当面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人心都是肉长的。
善意与勇气,从来都是跨越偏见与隔阂的最强语言。
中国人是最讲究恩怨分明的,抹黑中国仇视中国,中国当然要强烈反对;但帮助和救助中国人的,中国人当永远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