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帝国坟场”轮回:拿回空军基地 川普重返阿富汗?

[复制链接]
当地时间9月18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在和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联合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希望重新控制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并且,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已为此事“筹备了有数月之久”。

这不禁让人纳闷:四年前狼狈撤离,留下满地垃圾和70亿美元军火的美军,怎么突然又想回去了?甚至被特朗普称为“被拜登愚蠢放弃”的军事基地,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要理解特朗普的执着,得先搞懂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前世今生。

这个坐落在兴都库什山脉环抱中的军事要塞,南距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仅43公里,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战略宝地。



特朗普甚至直言不讳地说过,“这里距离中国生产核武器的地方只有一个小时的行程”。

说起来可能不信,这座基地最早还是美国人在上世纪50年代帮忙建的。当时冷战正酣,苏联支持古巴,美国就把触角伸到了苏联旁边的阿富汗。

但风水轮流转,到了1979年,苏联以军事援助名义进驻巴格拉姆基地,这里就成了苏军的大本营。

十年后,苏军灰溜溜地撤走,留下了满目疮痍。没想到二十年后,美国人又来了。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美军从塔利班手中夺取了巴格拉姆,花费巨资将它改造成了五脏俱全的“战时城市”。



这里不仅有能防沙尘暴的加固机库,还有邮局、健身房、电影院这些生活设施,甚至能完成从侦察到轰炸的全套作战流程,在阿富汗上空编织起巨大的情报监视网。

最鼎盛的时候,这里两条3000多米长的跑道上,每天有数十架次战斗机、无人机和运输机起降,平均每年参与各类军事行动高达14万次。

说它是“中亚十字路口的军事瑞士军刀”一点不为过。

但这一切在2021年7月2日凌晨画上了句号。美军撤离时玩了把“午夜消失”——凌晨偷偷跑路,连钥匙都是两小时后才交给阿富汗政府军。

更丢人的是,他们带走或摧毁了所有重要军事装备,留下的只有成堆废品——武器被拆成金属碎片,制服靴子扔得满地都是,数百辆汽车没留钥匙,基地俨然成了垃圾场。



如今,塔利班正计划把它改成经济特区,却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特朗普气得跳脚:“这么好的基地居然给塔利班白占了!”

特朗普为什么会在四年后突然喊着要回去?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临近,特朗普正需要用这种强硬表态给自己加分。

毕竟,2021年拜登撤军时的混乱场面还历历在目——机场挤满逃难民众,美军扔下车队跑路,成了共和党攻击民主党“软弱”的绝佳素材。

但光有政治动机不够,他还真准备了几套说辞。



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想控制该基地是为了获得阿富汗的稀土及采矿权。

可不要小瞧阿富汗,它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锂、铜、稀土等战略矿产储量极为丰富,而这些正是美国在高科技和新能源领域急需的资源。

控制了巴格拉姆基地,就等于卡住了通往这些资源的咽喉要道,这笔账怎么算都会不亏。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那句“这里距离中国生产核武器的地方有一个小时的行程”。



虽然没实锤,但却真正挑明了特朗普的战略意图——遏制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

巴格拉姆基地距离中国西部边境只有700公里左右,从这里起飞的战机很快就能抵达中国西部空域。

这样看来,特朗普这是想把基地变成“中亚监控站”,既能盯着俄罗斯,又能牵制中国,一箭双雕啊!

当然了,反恐借口也不能少。



五角大楼一直警告“伊斯兰国分支6个月内可能袭击美国”。虽然,塔利班一直坚定自己能搞定恐怖分子,但美国总得找个理由留在中亚吧?

巴格拉姆基地在鼎盛时期,可是击毙本·拉登等行动的指挥中枢,重启这个“反恐前哨”,这个理由听起来,可就名正言顺多了。

但是,特朗普真能顺利重返阿富汗吗?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要重新控制巴格拉姆基地,不是那么容易的!

第一个难题:塔利班会同意吗?



当年美军撤离时,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曾欢呼“国家获得完全独立和自由”,现在要让他们把吃进去的肥肉吐出来,没点好处根本不可能。

虽然有分析说,塔利班可能“出租基地换国际承认”,但这种交易风险极大。

塔利班强硬派早就放话,“外国军队敢回来就打”。毕竟,他们的合法性就建立在“赶走外国侵略者”的基础上,允许美军重返等于政治自杀。

更何况,塔利班如今想把这里改成经济特区搞钱,美军却要把它变回军事要塞,这种“军民混搭”简直是天方夜谭。

总不能一边美军战机起降,一边塔利班商人在旁边谈生意吧?

第二个难题:天文数字的重建费美国国会会同意吗?



美军在2021年撤离时,带不走的装备全炸了,甚至连根电线都没留下完整的。现在基地里的设施要么老化生锈,要么被改得面目全非。

参考一下2005年美军花12亿美元升级亚洲基地的标准,要让巴格拉姆恢基地复战斗力,估计没个几十亿下不来。

可问题是,美国军费现在捉襟见肘,既要援乌又要搞亚太部署,国会还肯批下这笔钱吗?

而且,阿富汗战争打了20年,2300名美军阵亡,2万人受伤,花了几万亿美元,换来的却是“仓皇撤军”。如果,特朗普再斥巨资把美军送回去,国会会同意吗?美国的民众真会同意吗?

第三个难题:周边国家真的会同意在自己门口放个定时炸弹吗?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早就放话,美军想在中亚建基地是不可接受的。

而且,中亚各国早就吃过美军的亏,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颜色革命就和美军驻军脱不了干系,现在谁都不想引狼入室。巴基斯坦、伊朗更不会同意美国在自家门口搞事,美军的补给线都可能被掐断。

那这个帝国坟场的新剧本又会怎么改写呢?



看着特朗普这波操作,让人想起阿富汗那句老话:“所有征服者最终都会变成阿富汗人”。

苏联人曾以为占了巴格拉姆就能控制中亚,结果陷入游击战不能自拔;美国人2001年进来时意气风发,20年后灰溜溜跑路;现在特朗普又想重蹈覆辙?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基地争夺战更像是场政治表演。



特朗普需要用强硬形象拉选票,需要制造话题转移国内矛盾,需要给“中国威胁论”找新论据。至于计划能不能成,他恐怕没那么在乎——就像他自己说的,“这大概是个小突发新闻”,刷够存在感就够了。

但对阿富汗人民来说,可不是新闻这么简单。20年战争已经让这个国家千疮百孔,现在好不容易有点稳定迹象,要是美军真回来了,只会是新一轮动荡的开始。

特朗普的重返计划,恐怕又会和历史上那些帝国的尝试一样——在兴都库什山脉的寒风中,在部落武装的枪声里,慢慢变成又一个被遗忘的注脚。

毕竟在这片“帝国坟场”上,从来没有胜利者,只有不断重复的悲剧。

特朗普“重返阿富汗”,距中国核基地仅一小时?

特朗普在英国大放厥词,扬言美军要重返阿富汗,重新掌控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理由竟还扯上“离中国核设施只要一小时”!

特朗普这招“虚空造牌”,中美交锋中屡见不鲜。但这次,他直接把“核”字搬上台面,制造危机感,想对中国施压。可问题是,美军若真重返阿富汗,是再次陷入“帝国坟场”,还是能实现特朗普所谓的“战略目的”?



巴格拉姆基地的历史,可追溯至冷战时期。苏联入侵阿富汗后,迅速将巴格拉姆打造成其军事扩张的重要桥头堡。这里不仅成为苏军在阿富汗的指挥中心,更是其战略物资储备与兵力投送的关键节点。

“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之名,迅速出兵阿富汗,巴格拉姆基地再次成为战略焦点。美军将其扩建为在中亚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不仅作为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前沿阵地,更是美军在整个中亚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与战略投送的关键支点。

20年间,这里部署大批美军部队和众多飞机,像个“军事堡垒”。里面有连锁快餐店、各种商店,还有大规模监狱,美军以此频繁对塔利班发动“治安战”,是美军入侵阿富汗的大本营,那架势,好似在阿富汗土地上建立了一个“美式小王国”。

直到2021年,拜登政府宣布从阿富汗撤军,美军仓皇撤离,基地被塔利班“照单全收”,缴获上千辆军车、装甲车和多架直升机、飞机,价值超70亿美元武器装备,而阿富汗人扒飞机那一幕,更是成为美军“帝国坟场”噩梦的缩影。



现如今,特朗普又说重回巴格拉姆?看似王者归来、威风凛凛,可现实角度看,这个想法落实的难度,重重阻碍如“高山峻岭”。

第一,塔利班的强硬态度,反美根基难动摇。塔利班政权可是打着反美旗号上台,和美国冲突几十年,仇恨深似海。

虽说现在想重返国际社会,愿和各国合作发展经济,但对美国可不会轻易“笑脸相迎”。美军想重回巴格拉姆基地,这就像让一个刚夺回家园的人,再把家门钥匙交给曾经的敌人,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美军的现实考量,高风险与巨大成本。美国官员都清楚,就算夺回基地,也得数万大军把守,还得在周边清理“安全区”,防火箭弹、无人机和伊朗导弹袭击。

修复基地成本高得吓人,补给更是难题,阿富汗是内陆国,美军进出通道得经过塔利班和其他国家控制区,这就像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重建一个军事堡垒,还得时刻防着外面的攻击,风险远超收益。



第三,美国重返阿富汗不是自己的事,还得看盟友和国际社会态度。尤其是中俄,更不会坐视美军在自家门口“安钉子”,这就像在一个复杂的“棋盘”上,每一步都得考虑其他棋手的反应,美军若真重返,可能又陷入“战争泥潭”。

历史已经证明,阿富汗那就是“帝国坟场”,任何试图征服这片土地的国家,都将付出沉重代价。对于美国而言,真正的智慧在于从历史的教训中汲取经验,而不是重蹈覆辙。

特朗普的“阿富汗大梦”,该醒醒了!

特朗普想要拿回阿富汗空军基地

特朗普瞄上了被拜登放弃的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他公开说,那个基地离中国很近,甚至胡诌“它距离中国核武器制造地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美国前中央情报局中国军事问题高级专家丹尼斯·怀尔德表示,特朗普几乎肯定指的是位于新疆的罗布泊核试验场。

他说:“从罗布泊到巴格拉姆的飞行距离为2000公里,现代中国喷气式战斗机可以在一小时内飞越这个距离。”特朗普的这个主张在美国孤立主义迅速抬头的浪潮中显得很突兀,这很可能是他支离破碎世界观和对华策略中一个不时冒出来的恶念。

18日正在英国访问的特朗普又一次在记者会上猛烈抨击拜登政府2021年从阿富汗出逃是“彻头彻尾的灾难”,认为美国本可以“有力且有尊严地”撤军,同时保留对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控制权。这倒是特朗普的一个长期主张。

然而,阿富汗战争是小布什的共和党政权打起来的,它旷日持久,花费超2万亿美元,并有数千美国人死亡,拜登是帮着收拾烂摊子。当时,美国支持的喀布尔政权兵败如山倒,美军也仓皇出逃,放弃了包括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在内的全部军事设施。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不仅反复强调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战略价值”,声称恢复它是“必要的”,甚至又扯上中国,炒作 “该基地靠近中国的核武器设施”。



▲特朗普与英国首相斯塔默

周四举行新闻发布会,结束了此次国事访问。(图源:CNN)

特朗普暗示,美国可以在获得阿富汗塔利班某种形式的同意后收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但他没有提供任何正进行谈判的具体细节,目前也尚不清楚有关协议将以何种形式达成。

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以北44公里处,它曾是美国在阿富汗最大的军事基地,也是美国主导的长达20年阿富汗战争的中心枢纽。直到2021年8月,美国和北约部队从阿富汗撤军,该基地被一同放弃。

美军从阿富汗出逃被称为“西贡时刻”,它是美国国力不支,没有钱在阿富汗继续空耗的标志。其实,特朗普上任后,美国战略收缩的力度要大得多。特朗普放弃了对乌克兰的全面支持,要求全世界的盟友更多自助。在西方看来,特朗普制造了美国自二战以来孤立主义最为猛烈的一次抬头,相对比起来,拜登是具体战场的放弃,而特朗普则是全线后撤。



▲2021 年 7 月 5 日,美军撤离阿富汗帕尔旺省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后,基地跑道清晰可见。(图源:路透社)

特朗普唯独想在阿富汗卷土重来,拿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但这有可能是他的痴心妄想。

路透社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称,美方目前没有对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进行军事接管的详细计划。这名官员表示,任何夺回该基地的努力都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他说,占领和守住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需要数万名士兵,还得投入巨额资金修复基地,同时还将面临补给困难,因为这将成为一个孤立在内陆国家的“美国飞地”。即便美军重新控制该基地,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清理并守住其庞大的外围,以避免该地区针对美军火箭弹的袭击。“我看不出这在现实中有任何实现的可能。”这名官员说道。

还有专家表示,即便阿富汗塔利班在谈判后接受美国重新占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该基地仍需防御来自“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等恐怖分子的威胁。此外,该基地同样可能面临来自伊朗的先进导弹威胁。今年6月,在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后,伊朗曾袭击卡塔尔境内的一处美军主要空军基地。一名前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表示,“我认为在那里(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没有什么特别的军事优势……(收回基地的)风险可以说是超过了收益。”

美国目前几乎断绝了与喀布尔的联系。最近几年,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中国和俄罗斯发展关系非常迅速,阿富汗的国家路线已经脱离了美国的轨道,正在探索新的国家道路。中国虽然尚未正式承认阿富汗新政权,但中国大使馆一直在喀布尔运行,两国保持着实际交往。塔利班代表团曾于2021年7月底访华;2023年10月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邀请了塔利班官员参加;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于今年8月在喀布尔举行。



▲2025年8月20日,第六次中阿巴三方外长对话在喀布尔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阿富汗外长穆塔基、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出席。(图源:外交部官网)

除了西方分析的上述技术原因,让塔利班政权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重新交给美国,而且将它作为威慑中国西部的基地,老胡相信中国方面不会接受,塔利班政权也因此得不到现实好处。美国对遥远地区国家的政策说变就变,塔利班走回头路,搭上美国,我不认为塔利班会有那么蠢。

阿富汗的当务之急是安定内部,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除了中国,它的另外几个邻国巴基斯坦、伊朗、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上合组织成员,也是中国的友好国家。美国在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战略真空,一旦塔利班政权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还给美国,帮美国通过这里威慑整个周边,会在整个地区不得人心,这对塔利班政权显然得不偿失。

美国从西贡逃跑,就回不去了。从阿富汗逃跑,回头路也已经堵死。特朗普不时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仍当成美国的遗产挂在嘴边,这是他的一厢情愿。老胡个人认为,美军重新回到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会比把格陵兰划入美国版图,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第51个州,还要难得多。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2 08:47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