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媒:阵风吊打歼-35A中国网友:精神胜利法又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军武次位面 发表于 2025-9-24 15:0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印度媒体最近又一次上演了“精神胜利”,这次的对象是中国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35A。印度媒体《WION》在节目中一本正经地宣称:“印度阵风F4全面领先歼-35A,因为阵风经历过实战,而歼-35A缺乏实战检验”。这一结论不但荒唐,也再次暴露了印度一贯的“赢学”逻辑。



▲印度媒体可笑的结论


歼-35A是中国继歼-20之后的第二款五代机,采用双发设计,机体布局与美制F-35颇为相似。它以隐身与“先敌发现”为核心,装备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电探测系统以及先进的航电体系。虽然目前仍处在小批量列装阶段,但已经明确是未来中国空军与海军的重要装备,作战半径超过1100公里,未来换装国产涡扇-19发动机后还将进一步提升性能。

相比之下,印度的“阵风”F4属于四代半战斗机。其优势在于技术成熟、综合作战体系完善,能执行空优、对地打击、对海攻击等多种任务,作战半径约1850公里,速度可达1.8马赫。但它不具备隐身设计,在对抗中面对五代机天生吃亏。从代差上看,歼-35A的隐身性、航电系统和未来的无人僚机协同构想,都不是阵风能够比肩的。阵风的长处在于可靠性和现成的作战体系,而这正是印度反复强调的“优势”。

印媒宣传的最大亮点,就是阵风有“实战背书”,而歼-35A没有。但问题在于:所谓的“实战”——指的是2025年5月的印巴空战。巴基斯坦公布的战报与证据显示,阵风非但没有“立功”,反而在空战中损失惨重,至少4架阵风被歼-10CE击落,另有4架被击伤,连歼-10C这种四代机都没能打赢,更遑论对抗五代机歼-35A。讽刺的是,歼-10C正是中国空军中“中坚而非顶尖”的型号。如此战绩,恰恰证明阵风的“实战经验”是失败的经验。



▲印巴空战被击落的阵风

如果按印度的逻辑,武器只要上过战场就比没上过的强,那么也门胡塞武装的快艇岂不是比美军“福特”级航母还要厉害?这种论调,显然经不起推敲。既然阵风在空战中并无神迹,为何印度媒体还要拼命吹捧?原因有三:

第一,采购政治化。印度国防部正在推进史上最大的一笔军购——114架阵风,总额超过两万亿卢比。舆论场上提前造势,把阵风塑造成“印太王牌”,能为这一巨额订单寻找合理性。背后不仅是空军的需求,更是莫迪政府与印度财团的利益捆绑。

第二,战略焦虑。印度的国产五代机计划久拖不决,俄制苏-57和美制F-35都有政治和技术障碍。相比之下,法国愿意提供阵风,成为“唯一选项”。为了掩盖在先进战机研发上的落后,印媒只能用“实战经验”这种虚幻的标签来安慰公众。

第三,对巴基斯坦的担忧。巴方已确认采购歼-35,并得到沙特的资金支持。一旦巴空军形成歼-35+空警-500+导弹体系,印度的阵风优势将荡然无存。印媒的喧嚣,恰恰暴露了这种不安。



▲印度媒体的报道画面

如果印度阵风真要面对歼-35,胜算几何?可以从几个角度分析:第一,隐身对非隐身。在现代空战中,“先敌发现、先敌发射”是核心。歼-35的隐身性能可使阵风雷达探测距离锐减,等阵风发现目标时,往往已经被锁定。第二,导弹与航电体系。歼-35配备PL-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可达200公里以上,而阵风主力“流星”导弹虽有150公里级别射程,但在隐身劣势下实战发挥受限。第三,体系化作战。歼-35未来可与预警机、无人僚机协同,形成集群优势;印度则仍依赖单机作战和有限的预警支撑。因此,阵风对歼-35根本不是一个代级的较量,差距甚至比歼-10C对阵风更明显。印度越是渲染阵风的“优势”,越显得底气不足。

印度媒体的逻辑是典型的“赢学”:打不过,就说“我们经验多”;输了,就说“这是战略性撤退”;买阵风,就说“阵风吊打五代机”;被击落,就说“没有证据”。现实却很残酷:阵风连歼-10C都扛不住,更不可能压制歼-35。未来若巴基斯坦批量列装歼-35,印度所谓的176架阵风,恐怕真的只能沦为最昂贵的“靶机群”。



▲印度媒体的报道画面

因此,这场宣传战并非为了展示真实实力,而是为了掩盖印度空军的短板与高层的政治账。对中国而言,只需继续推进五代机的研发、量产与体系化建设,印度的“赢学”最终只会变成一则自我安慰的笑话。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2 12:44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