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美国驻港澳总领事伊珠丽遭港媒质疑会见“反中乱港分子”,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提出交涉。美国国务院回应,外交官代表美国在全球促进美国利益,是標准做法;流亡海外的民主派人士罗冠聪则向DW表示,香港民主诉求一直都是来自市民,而非受任何国家影响。
伊珠丽遭《文汇报》等港媒质疑与“反中乱港分子”见面。图像来源: Cemal Yurttaş/Anadolu Agency/IMAGO
(德国之声中文网)週四(10月2日),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发声明指,驻香港特派员崔建春9月30日已约见美国驻港澳总领事伊珠丽(Julie Eadeh),向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她“同反中乱港分子划清界限”。
中方声明称,崔建春向伊珠丽提出“四不”要求,包含“不见不该见的人”、“不同反中乱港分子串联勾结”、“不得煽动、协助、教唆、资助反中乱港活动”、“不得干预涉港国安案件审理”。
伊珠丽今年8月上任,香港中联办关联媒体《文汇报》9月24日指她19日在一场招待会上见了政务司前司长陈方安生、民主党前主席刘慧卿。中共中央港澳办转发该报道,文中警告道,在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即《基本法》23条立法)通过后,“那些还想充当外部势力代理人的反中乱港棋子,更要好自为之”。
2019年反送中抗争期间,伊珠丽曾与时任“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前主席罗冠聪见面;当时伊珠丽是美国驻香港领事馆政治部主管,她跟香港民主派人士会晤,遭北京称作是“外国势力干预”香港的证据。
中国官媒央视及建制派港媒质疑美国“策动”港人示威、“煽动颜色革命”,甚至在报纸上公布伊珠丽家人的资讯。美国国务院当时曾严词批评中港媒体把美国外交官隐私外泄,形容中国是“流氓政权”。
对于这次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再对伊珠丽提出交涉,美国国务院发声明回应:“美国外交官代表我们国家,职责是在全球促进美国的利益,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包含香港,通常都是这么做。”
罗冠聪则向DW表示,他只与伊珠丽见过一次面,“性质与香港政治人物会面外国官员无异”。他还说:“所有国家都有权利关注香港事务,香港的民主诉求一直都是来自市民的,而非任何国家影响。”
罗冠聪自2020年流亡英国,目前遭港府通缉。他上週持英国难民身分的有效签证从美国飞往新加坡,却被新加坡以“不符国家利益”为由拒绝入境。此事引发广泛国际关注;香港《光传媒》引述独立记者Kris Cheng说法指罗冠聪曾寻求美国、英国政府协助,以免被移交香港。对此,罗冠聪向DW指出,他在新加坡遭扣留期间,并未接触任何英美官员。
自2020年香港《国安法》生效,香港的民主自由空间益发恶化。国际社会持续关注47人案、黎智英案等重大案件;伊珠丽之前的美国驻港澳总领事梅儒瑞(Gregory May)今年稍早也曾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非常关切”黎智英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