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刀郎乌鲁木齐站放飞自我,四朵金花无一缺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有人自己掏钱,租了个棚子,在乌鲁木齐体育馆外面,给一帮完全不认识的人做免费的饭吃。

这事就发生在刀郎演唱会开场前几个小时。棚子不大,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里面忙活的几个人,是从广西跑来的,提前好几天就到了,自己去市场买菜,自己切,自己炒。



锅里是热气腾腾的饭菜,谁路过,只要说是来看刀郎的,就能坐下来吃一碗。不要钱。

为什么?他们图什么?

棚子边上挂着个横幅,写着“刀迷一家亲”。来吃饭的人,口音天南海北,放下碗筷,都说自己是“家人”。



一个大哥,自己开大卡车,从四川一个人开了三天三夜过来的。几千公里路,就为了到现场听几首歌。他说,那些跑长途的夜里,又困又累,就靠吼几嗓子刀郎的歌顶着。车里那张旧磁带,都快听烂了。

所以他必须来,不开车来,心里不踏实。



人群里还有个老太太,八十多了,满头白发,被她女儿搀着。她俩是从广东飞来的。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在新疆待过,她说刀郎那歌声一出来,她就好像回到了几十年前,浑身都是劲儿。



这些人,有开车的,有退休的,有刚毕业的学生,平时可能一辈子都说不上一句话。但在这里,他们能坐在一张桌子上,吃着陌生人做的饭,聊着同一个人的歌。

这种事,还不止一件。

前阵子,伊犁那拉提一个开民宿的老板,直接在网上喊话,说只要你拿着刀郎演唱会的票,来我这住,不要钱。



在海口开演唱会的时候,当地官方甚至专门搞了个“宠粉音乐会”,请别的歌手来唱刀郎的歌,还搞抽奖,送酒店房券。就为了让来看演唱会的人高兴。

这股劲儿,早就不是一个歌手开演唱会那么简单了。它像一个暗号,把散落在全国各地,平时看起来最普通的一群人,给叫到了一起。



为了这个暗号,他们能干出很多“傻事”。

9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站的票一开卖,几万张票,一秒钟就没了。抢到的人,高兴得像个孩子。没抢到的,也不骂人,他们早就想好了,买个小马扎,坐在体育馆外面听。听个声响,也算来了。



晚上九点,馆里的灯全黑了。

几万人的场子,一瞬间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身边人的呼吸声。然后,一束光打在舞台中央。

刀郎出来了。



那一刻,整个体育馆像要炸开一样,喊声能把屋顶掀了。所有坐了几十个小时火车、开了几天几夜车的疲惫,所有没抢到票的遗憾,所有生活里的不顺心,好像都在这一嗓子里喊出去了。

他一开口,整个场子就自动变成了万人合唱。那些歌词,大家比谁都熟。



跟他一起站在台上的,还有他的伴唱,人称“四朵金花”。

这里面有他的亲戚徐子尧,有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周煜琦。还有两个,一个是新疆本地的赵天蔚,从2007年就跟着他,是元老。另一个是云南来的刀小娟,在他最难的时候加入的。



这几个人,不只是伴唱那么简单。她们是刀郎这十几年起起伏伏的见证人,是那种不管你顺不顺,都站在你身边的人。

当她们的声音和刀郎的歌声混在一起时,你听到的不只是音乐,还有一种叫“情义”的东西。



场馆外面,那个免费的饭棚,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广西来的那几位,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脸上全是笑。他们说,能让“家人”们吃口热乎的,心里舒坦。

这就是刀郎的歌迷。他们不追星,他们像是在赴一场老朋友的约。

这场约会,无关流量,无关热搜。它只跟每个普通人自己的故事有关。跟那个开卡车的大哥,在深夜里吼出的歌声有关。跟那个八十岁老太太,对青春的回忆有关。

歌声再次响起,唱的是山歌,听的人,心里却都装着自己的那片江湖。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1 09:24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