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标准报》评论称,迄今为止,只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在科研领域,中国却正在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新苏黎世报》评论称,朝鲜当权者金正恩已经成了中俄两国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长期无缘诺贝尔科学奖项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 Andersson(德国之声中文网)奥地利《标准报》评论写道,十年前,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而这位现年 94 岁的药理学家,也是迄今唯一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创新性研究领域仍然落后?是否仍只会“复制与改良”西方科研成果?这篇题为《中国科学不可阻挡的崛起之路》的评论写道:
“根据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最新发布的《G20国家科研与创新报告》,2024年,中国大陆发表了近90万篇科学论文,在G20各国中名列第一。美国则以约50万篇排名第二。这也是1945年之后长期垄断科研领域霸主地位的美国首次被超越。相比之下,屠呦呦获诺奖的2015年,中国论文数还仅为30万篇,而美国则和现在一样,还是50万篇。
“诺贝尔奖更多地是在映射过去的科研状态,而非当下”
数量超越了美国,那质量又怎么样呢?所谓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就是衡量高质量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该指数仅统计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50种自然科学和医学期刊。而中国的这一指数也已超越美国。
悉数诺贝尔奖史上的华人获奖者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 Andersson
1957年:杨振宁
杨振宁是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与同是华裔物理学家的李政道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最早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之一。杨振宁很小的时候就在自然科学方面展示出过人的天赋。他曾讲述过自己几岁大的时候,身为数学教授的父亲就教给他鸡兔同笼、韩信点兵这类的数学题,他不但学得快,而且隔了很久都不会忘。1945年,杨振宁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国,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后来获得物理博士学位。杨振宁在物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有3项,分别是1954年与学生罗伯特·米尔斯合作的杨-米尔斯定律、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和1967年的杨-巴克斯特方程。
1957年:李政道
李政道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同是华裔物理学家的杨振宁一起因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出生于上海。抗战时期,他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后来经导师吴大猷的推荐下,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李政道与杨振宁于1940年代末开始亲密而富有成果的合作,两人共合作发表32篇论文,但这个合作在1960年代初终止。两人从此分道扬镳,成为华人学术界的憾事。
1976年:丁肇中
丁肇中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物理学家。他在台湾完成小学和中学的课业,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并于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1974年,丁肇中与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教授伯顿·里克特几乎同时各自发现新的复合粒子-J/ψ介子。1976年,两位教授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
李远哲是第一位出生及成长于台湾的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先读的化学工程系,后来转入化学系。60年代,他去美国哈佛大学在化学家达德利·赫施巴赫(Dudley Herschbach)的指导下进行博士后研究。赫施巴赫多次夸称李远哲是“物理化学界的莫札特”。因为研究化学基元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1986年,李远哲和达德利·赫施巴赫、约翰·波拉尼(John Charles Polanyi)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曾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
1997年:朱棣文
朱棣文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后,第四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时年49岁。2004年8月,朱棣文出任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主任。实验室隶属于美国能源部,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研究室。2008年12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朱棣文出任能源部部长。2009年1月21日,朱棣文宣誓就任能源部部长,他是继前劳工部部长赵小兰后,第二位出任美国内阁首长的华人,更是首位担任美国内阁首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1998年:崔琦
由于发现二维电子系统中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华人物理学家崔琦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据中国媒体的报导,1939年,崔琦出生于河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上面还有三个姐姐,父母都已经年过40,属于老来得子。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对崔琦的教育却十分重视。1951年,崔琦的母亲为了儿子长远前途计,毅然决定让12岁的崔琦远赴异乡,投靠于前两年去香港的姐姐。1958年,中学毕业的崔琦获得美国伊利诺伊斯州奥古斯塔纳学院的全额奖学金,赴美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2000年:高行健
高行健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自1987年起,高行健定居巴黎,并于1998年加入了法国国籍。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绝对信号》、《车站》等话剧和长篇小说《灵山》。《灵山》讲述的是穿越迷失的家乡这样一种旅程。高行健曾说过,我一出生就是一个流亡者:“自从1989年天安门大屠杀之后,我就不再有理由回到家乡。中国已成为过去。”在语言上,高行健也与自己的家乡渐行渐远。如今,他写作的第一语言是法语。他说:“我没有中文的受众,那么为什么要用中文写作剧本呢?那是非常可笑的。对我来说,用另一种语言写作,如同一种历险。”
2008年:钱永健
200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钱永健是一位美国华人生物化学家。他获奖的理由是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钱永健是著名科学家的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公布后,中国很多记者给钱学森打电话询问钱永健是怎样的一个人。事实上,钱学森离开美国回到中国的时候,在美国出生的钱永健才不过3、4岁。钱永健几乎囊括了所有生命科学领域大奖,也是唯一一位华人沃尔夫奖和诺贝尔奖“双得主” 。2016年,钱永健不幸意外去世。
2009年:高锟
出生于上海的高锟被誉为“光纤之父”。1966年他在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做出划时代的光纤实验。作为对于他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就的表彰,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他。事实上,2004年初,高锟就被证实罹患早期阿兹海默病。2009年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他来说,可算是“迟来的奖项”。他的获奖演说稿《古沙递捷音》是他的太太和香港中文大学4名教授根据高锟的自传《潮平岸阔》代笔,最后由他的太太代为演讲。
2010年:刘晓波
2009年12月,因起草《零八宪章》而被捕入狱的刘晓波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11年有期徒刑。2010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狱中的刘晓波。刘晓波成为第一位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他也是继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Carl von Ossietzky)(1935年)和缅甸的昂山素季(1991年)之后,第三位在服刑或拘禁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未能恢复完全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2017年6月,正在服刑中的刘晓波因为肝癌办理保外就医,7月13日在沈阳病逝,享年61岁。
2012年:莫言
莫言本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1985年起,莫言受到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创作出了一批带有先锋色彩的独特作品,以大胆新奇的写作风格著称。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为其“以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刘晓波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奖,并且是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德国汉学家顾彬认为莫言的小说是“老掉牙的方式,重复地写刺激感官的男人和女人、性、犯罪等等”。莫言曾说自己的写作是“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2015年:屠呦呦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卓越贡献,与威廉·坎贝尔(William Cecil Campbell)、大村智共同被诺奖委员会授予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三人发展出针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具有革命性作用的疗法”,屠呦呦独享其中一半奖金。屠呦呦是历史上第三位因疟疾研究获奖的人、首位华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亚洲第二位及首位华人女性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得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在2015年12月25日出版的第96939-97570号公报中宣布,第31230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屠呦呦星”,以表彰其做出的贡献。
囊括全球大约两万个科研机构的排行榜显示,中国科学院已领先于哈佛大学,高居榜首。而欧洲最富盛名的马普协会则只排名第十位,其他跻身前12名的机构均来自中国。相比之下,奥地利最好的科研机构维也纳大学也只排名第42位。
由此看来,中国当前为何同诺贝尔奖无缘的原因也就很好解释了:某项科研获得突破几十年之后,往往才能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更多地是在映射过去的科研状态,而非当下。而就今天的科研水准而言,中国正在逐渐取代美国的地位。
特朗普政府实施的减缩和打压政策,令美国科研陷入被动境地,这一局面有可能会间接加快中国科研的赶超速度。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美国仍保持着领先优势,而这同美国极力捍卫硬件领域的领先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标准报:DeepSeek显示中国以创新手法突破技术限制的潜力。
图像来源: China DeepSeek AIThe smartphone apps DeepSeek page is seen on a smartphone screen in Beijing, Tuesday, Jan. 28, 2025. (AP Photo/Andy Wong)Mediennummer504473561BeschreibungThe smartphone apps DeepSeek page is seen on a smartphone screen in Beijing, Tuesday, Jan. 28, 2025. (AP Photo/Andy Wong)Aufnahmedatum28.01.2025Bildnachweispicture alliance / ASSOCIATED PRESS | Andy Wong
但今年年初,随着一个中国企业推出语言模型DeepSeek,显示中国已经具备以创新手法突破技术限制的能力,从而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已对美国构成了压力。”
《标准报》评论作者Reinhard Kleindl和Klaus Taschwer指出,在中国快速追赶美国,争夺全球科研领域霸主地位的同时,欧洲仍处于纠结“合作与防范”的矛盾心理。不过,越来越多的欧洲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中国不仅是竞争者,同时也正在成为值得学习的创新中心:
“本周一开始,诺贝尔医学奖、物理学奖以及化学奖将相继揭晓,中国科学奖摘取奖项的可能性依然微乎其微。但是现在就可以断言,今后几年、几十年内,屠呦呦绝不会一直是中国唯一一位诺贝尔科学奖项的得主。”
金正恩 - 俄乌战争的大赢家
《新苏黎世报》评论指出,通过向俄罗斯出兵以及提供军火,金正恩已经成为俄乌战争的赢家。在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平壤的地缘政治地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苏黎世报:平壤的地缘政治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图像来源: Sergei Bobylev/TASS/picture alliance
”这一点在今年九月初的中国大型阅兵式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金正恩给予了与普京同等规格的贵宾待遇。
令北京不快的是,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朝鲜明显倒向了莫斯科,中朝传统关系却受到了冷落。但北京的不悦,也正在被金正恩所充分利用:他愿意重新靠近中国,但前提条件是,北京必须为这份友谊付出相应的代价。
中国的工厂雇佣了数以千计的朝鲜工人,这一做法显然违反了联合国对朝鲜金家政权的制裁令,但却得到了北京的默许。这类外汇收入对平壤至关重要。金正恩需要以此安抚精英阶层以及维系核武计划的运行。
金正恩提出的所有要求,北京可能都会满足。毕竟他深知北京最担心的就是朝鲜陷入乱局。独裁专制、一贫如洗的朝鲜政权一旦崩溃,必将引发大规模难民潮。中国也绝不愿意看到一个统一后,驻有美军的朝鲜半岛。
在地缘政治棋局上,朝鲜巧妙地打出了自己的王牌。大胆出兵俄乌战场,让朝鲜在中俄双方都获得了新的谈判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