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刚提到,孟加拉国空军的军备更新计划,得到了临时政府许可。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就在10月7日,援引孟加拉国多家媒体消息,称孟加拉国正在就采购20架歼-10CE,和中航工业进行谈判,目前预估总采购费用约为22亿美元。
▲这是孟加拉国空军发展的重大转型
按照文章里的说法,孟加拉国希望这笔交易能够走政府对政府框架,以确保合同细节能如约执行。正式合同将在2026年签订,孟加拉国空军为歼-10CE准备的硬件设施,以及相应飞行员、地勤的培训,也会在同年启动。首批歼-10CE将在2027年底交付,所有20架在2030年交到孟加拉国空军手中,部署在环孟加拉湾的巴扎尔、巴里沙尔空军基地。配合霹雳-15E超过180千米的有效交战距离,孟加拉国将获得梦寐以求的孟加拉湾制空能力,一改以往只能缩在岸边的颓势。
▲歼-10CE能彻底扭转孟加拉国空军的颓势
相比于巴基斯坦不到9000万美元的平均采购价格,现在孟加拉国1.1亿美元的单价,确实有点高,但也没有达到离谱的程度。一方面,这只是孟加拉国媒体曝出来的数字,并不一定是最终合同上的数字(从巴基斯坦采购歼-10CE的细节来看,中国更倾向于使用人民币,而不是美元结算);另一方面,分十年支付、通货膨胀以及歼-10CE现在大涨的口碑,都意味着更高的资金成本。而对于一个GDP超过4500亿美元的国家而言,22亿美元其实是个略有压力,却还在承受范围内的数字。
▲第一个吃螃蟹的肯定有优待
相比于之前考虑的欧洲“台风”、“阵风”,歼-10CE对孟加拉国而言,不仅意味着更值得信赖的性能、更低的采购成本,以及更熟悉的装备体系,还是在政局出现变化后,能快速稳定国内外环境的基石。事实上,孟加拉国乱局到今年3月,才算是勉强理出一个头绪,但前总理多年统治遗留的影响仍在。现在临时政府只花费约半年时间,就完成从“台风”到歼-10CE的急速转弯,谈妥了基础框架,只能说明这件事情的急迫性。
▲孟加拉国前政府一直想买“台风”,但价格太贵了
歼-10CE在南亚上空表现出来的卓越战斗力,是建立在巴基斯坦常年投入巨资钻研,中国也不吝资源悉心教导的基础上。孟加拉国并没有类似资源,想全面发挥歼-10CE的战斗力,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先进战术数据链、预警机的缺乏,意味着霹雳-15E非比寻常的射程,短时间内很难施展出来。但战略装备的国际贸易,从来都不只是看重性能,对孟加拉国而言,从前政府向欧洲、印度靠拢的政治环境转向,是必须要获得另一股大国力量支持的,而大额军事贸易天然就是一种政治表态。
▲预警机才是巴基斯坦空军的指挥核心
因此,哪怕印度能看到孟加拉国歼-10CE的战斗力,无法与北边歼-10CE相比,也无法先发制人消除威胁,只能被动防御作为应对。这就意味着原本被认为安全的边境,彻底转向三线交战的恶劣局面。人类历史上无数次经验证明,两线交战就已经是超级大国,在特殊时期才能做到的壮举,并且持续时间注定有限。以印度的国力,长期维持三线防御的结果,就是军费成为财政无法承受之痛,未必会达到崩溃的程度,但再想主动进攻是非常困难的。
▲从歼-7一步步走过来,孟加拉国也是很不容易
对国内而言,经济还有很大增长空间,又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孟加拉国,以重金采购歼-10CE作为政治表态,象征着双方军事交流登上新台阶,合作水平向巴基斯坦靠拢的理想结果。姑且不论相应经济收益,仅迫使印度不得不三线作战的政治、军事价值,就已经是西部战略的巨大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