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德韦杰夫飞抵平壤,刚下专机就喊话:敌人正在颤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俄罗斯仅次于普京的“二号人物”梅德韦杰夫飞抵朝鲜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就让西方世界十分紧张。



(梅德韦杰夫飞抵朝鲜)

据俄塔斯社10月9日报道,当地时间9日凌晨5时许,俄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领导人、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乘坐伊尔-96专机飞抵平壤机场,刚走下舷梯的他就迫不及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视频,并配文:“时代在前进,朋友依然相伴,敌人却在颤抖。”

梅德韦杰夫的短短十几个字,语气看似轻描淡写,却像一枚重磅炸弹,让整个西方世界都神经紧绷。要知道,梅德韦杰夫此行是代表普京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典,还会出席盛大阅兵式,他的表态显然是对西方国家隔空喊话,不要以为靠制裁和孤立就能搞垮俄罗斯,俄罗斯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有诸多久经考验的亲密朋友。



(金正恩和普京)


据报道,梅德韦杰夫此次率领的代表团可谓阵容豪华:包括库尔斯克代理州长亚历山大·辛施泰因、滨海边疆区州长奥列格·科热米亚科、俄生态与自然资源部长亚历山大·科兹洛夫,以及多名议员、地方首长和文化代表团。

库尔斯克州州长辛施泰因在出发前就直言,朝鲜军队在击退乌克兰入侵库尔斯克的战斗中发挥了“兄弟般的作用”,目前朝鲜的工兵部队还在当地清理战场、恢复设施。这充分说明俄朝两国的军事合作还在持续中,俄罗斯方面显然希望通过梅德韦杰夫的访问,进一步强化这种“战时同盟”的象征意义。



(金正恩)


西方媒体对此反应迅速,认为这是冷战结束以来,俄朝关系最密切的一刻。事实上,俄罗斯与朝鲜近一年来频繁互动,从武器交易到出兵参战,从能源合作到地方结对,几乎每一次都直指美国主导的制裁体系。

梅德韦杰夫此行意义,不仅仅在于庆典出席,更重要的是对未来合作的“政治加持”。作为统一俄罗斯党的领导人、前总统兼现任安全会议副主席,他的话往往代表着普京的授意。他在平壤的那句“敌人正在颤抖”,无疑是对西方的又一次公开警告。



(梅德韦杰夫)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梅德韦杰夫的言辞越来越激进,甚至成为俄方“对外放话”的主要声音。他在社交媒体上多次炮轰美国与北约,如今飞到平壤又高调宣称“朋友依然相伴”,这已经不只是象征性访问,而是在用行动宣告:俄朝正在并肩构筑新的战略共同体。

外界普遍推测,俄朝接下来可能在三个方向加强合作:其一,军事领域。朝鲜已经向俄罗斯提供了大批炮弹、火箭弹及技术人员,未来不排除以联合军演、情报和尖端技术共享等形式加深协作;其二,能源与矿产合作。朝鲜拥有丰富的稀土、煤炭与矿石,而俄罗斯拥有输送和加工能力,两者结合可有效提升双方的经济自主性;其三,工业产能互补。俄罗斯在战时经济中面临零部件与劳动力短缺,朝鲜的轻工业和人力资源正好能填补这一缺口。



(普京和金正恩)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梅德韦杰夫抵达平壤的同时,中国代表团也抵达朝鲜,出席同一场庆典。中俄几乎同步派出高层访问,这在外交上是极罕见的安排,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中俄朝正在形成一个稳定的战略三角。金正恩近两年密集接触中俄两国领导层,从“出兵援俄”到“93阅兵”,一步步将朝鲜重新拉回国际舞台。

如今的朝鲜,已经不再是那个孤立的小国。它找到了新的战略依托,也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俄罗斯需要军需与人力,中国需要朝鲜作为东北亚缓冲屏障,而朝鲜则通过两大国的支持,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金正恩在这场博弈中成功地打出了“等价交换”的筹码——用有限的军事支持换来了战略地位的跃升。



对美国、日本和韩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最糟糕的局面。无论他们多么不愿承认,东亚地区的地缘格局正在迅速变化,美日韩可以继续表达“关切”,可以继续追加制裁,但他们改变不了现实——在俄罗斯、朝鲜甚至中国的共同推动下,一个多极的亚洲秩序正在加速形成。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1 05:41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