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歼-35搭载12枚导弹火力全开 F-35路走歪铸大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当歼-10因为一系列喜讯如日中天之际,被视为更先进迭代型号的歼-35,也获得了别样的关注。近日,“Defence Security Asia”针对歼-35之前曝光的“野兽模式”,撰文称其不仅仅是战术层面,对F-35的直接挑战,更是中航工业另开炉灶,开辟美国隐身战术理念之外,特有技术路线的标志。



▲歼-35的地位确实不是歼-10能比拟的

美国在研发F-22A时,虽然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留下了作战半径不足的隐患,但整体设计是非常出色的。到了F-35身上,来自非军事领域的巨大压力,导致其严重偏离最初规划,隐身弹舱因此损失巨大。为了保证在隐身状态下,还能投掷美军最常用的2000磅制导炸弹,F-35不得不一再对弹舱进行扩容。而单发战斗机本身空间就有限,硬撑的结果,就是严重侵占属于其他设备的空间,在提前透支潜力的同时,变成了众所周知的“肥电”。



▲F-22A基础性能没问题,但航电和雷达落后限制了战斗力

就更不用说,弹舱尺寸强行扩大后,在机腹外表面形成的明显沟壑,对下表面隐身性能的破坏(考虑到中国发展了型号众多、规模庞大的陆/海基反隐身雷达,这一点在未来将是致命的)。说白了,F-35付出了巨大代价,只强行得到了在隐身状态下,使用2000磅炸弹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歼-35作为和歼-20搭档的中型机,虽然也有执行对地攻击这类杂活的任务,但并没有因此影响其他方面,整洁的外表面、轻捷的身躯,与F-35完全是天壤之别。



▲F-35为了现在的隐身弹舱损失巨大

至于隐身弹舱内容量有限的问题,国内的解决方式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在高风险区通过指挥隐身无人机,借助后者远大于有人战斗机的弹仓,来容纳大尺寸对地武器。当然,这种模式对技术要求很高,成本也不低,实际上主要由歼-20重型机来承担。另一方面,能得到歼-20A庇护,生存环境相对安全的歼-35,则通过低成本的外挂“野兽”模式,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比如说今年2月,中航工业意外公开的歼-35外挂六枚武器,加上内部六枚霹雳-15所形成的,满战力十二枚导弹“野兽模式”。



▲霹雳-15仍然是歼-35最犀利的武器

当然,随着机载隐身武器的发展,现在又衍生了更优解,那就是搭载更适合隐身弹舱的“方”型弹药。传统上截面接近圆形的机载导弹,主要是为了满足降低阻力、优化气动布局以延长射程的需求。但随着航空技术的进步,方形弹药通过折叠弹翼,也能拥有不错的射程,同时隐身性能更出色,也更不容易被对手拦截,非常适合双发五代机的“方”型隐身弹舱。至于成本问题,真到了歼-35挂载低价滑翔制导炸弹上阵的地步,隐身与否也就不关键了。



▲歼-35的隐身弹舱布局和歼-20相似

说到底,美国当年发展F-35时地位独步全球,根本看不到对手。遂认为付出一定代价,以强化对地攻击能力,更符合作战需求。而歼-35天生就面临美军F-22A、F-35的压力,自然不肯降低最关键的空战要求。站在双方当时的立场,谁都没有犯错,但放在2025年歼-35和F-35针锋相对的环境里,后者无疑是要吃大亏的。美国空军曾经以战术新颖、前瞻性强著称,F-15和F-16都是改变全球战斗机发展方向,让苏联狼狈不堪的经典机型。这次在F-35身上大意了一次,正好碰上中航工业崛起,现在的日子是相当难过。



▲歼-35身上的性能取舍非常理智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战斗机,但一定要分清主次。国内在歼-20和歼-35身上,始终秉承空战第一的设计理念,对地攻击作为次要领域,则通过其他手段弥补。相比之下,F-35是得陇望蜀,既希望空战性能出众,又有不俗的隐身对地攻击水平,出问题是必然的。只不过中航工业的强势崛起,无形中放大了这一点。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9 18:0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