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心血管“崩溃”的一件事,换季时要格外小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俗话说“一个秋冬一个坎”,对心血管来说,威胁最大的不一定是低温,而是“温度差”。

多位心血管专家提醒,较大的温差是潜伏在季节更替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心血管杀手”,而这一点恰恰被很多人忽视了。

尤其在秋冬换季时,一天内的温差可能相差10℃以上,更要加倍保护血管。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提醒你温差大的健康风险,并教你换季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

心血管最受不了“温差大”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刘龙涛表示,心血管最受不了温差大,秋冬季是发生心绞痛、心梗、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阶段”。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显示,昼夜温差每增加1°C,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风险就会显著上升。

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一项覆盖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发现,在2000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每年平均有超过100万例死亡与短期温度波动(如昼夜温差、今天和昨天之间的温差)有关。



“临床监测也发现,心梗发病率从秋冬换季开始会突然上升,高寒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公永太提醒。



心梗发病率年度变化图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科医师高巍,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案例。

一名中年男性晚上跟朋友吃火锅,中途想吸烟,他在没有穿外套的情况下就去了饭店门口,结果在抽烟过程中突然倒地不起。当救护人员赶到时,他的双侧瞳孔已经散大。

几个朋友晚饭后一起散步,看到路边的足疗店想泡个澡或蒸桑拿,结果其中一人在蒸桑拿的过程中突然剧烈呕吐、意识不清、昏睡,到医院后,确诊是大面积的自发性脑出血。

形象一点说,持续的低温像一场持久战,身体会逐渐适应寒冷环境,虽然整体负荷加重,但调节是相对平缓的。而温差大却像是一次突然袭击,容易引发严重的心梗、脑梗等急症。

温差大从3个维度攻击心血管


为什么温差大这么危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表示,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血管收缩,斑块脱落

从热环境到冷环境,或者从低温空间到热空间,血管容易突然痉挛或扩张,导致斑块脱落引发意外。

“到了冬季北方供暖的时候,室内温暖,室外寒冷,有的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四五十度,这种巨大的温度变化对老人来说十分危险。”张海澄提醒,秋冬季要做好保暖,尤其是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交感神经活跃,心率加快

寒冷刺激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同时也容易诱发心律失常。

血管热胀冷缩,血压波动

血管也会“热胀冷缩”,这容易进一步引起血压波动,发生中风的风险会随之升高。《欧洲高血压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气温每降1℃,血压平均升高0.48/0.45毫米汞柱。

换季护心血管的5个建议

当前,早晚温差较大,再加上冷空气频繁,对心血管来说很不友好。专家们提醒,做好以下几点有助帮心血管安全“换季”并顺利过冬。

1

警惕“过渡地带”


比如,从温暖的室内外出要穿戴好外套,必要时佩戴帽子、围巾,尤其北方供暖后更要多加小心。

清晨起床慢一点,不要一骨碌爬起床,不过度用力排便等。

洗澡前后也有留意,提前10分钟打开暖风,洗完澡立刻擦干身体,可以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再出来,并及时吹干头发。



2

试试“洋葱式穿衣法”


关注天气预报,不仅要看最高温和最低温,更要关注一天之内温度的升降幅度。

当温差达到7℃~10℃时,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衣来保温,外层穿防风外套来阻隔冷空气。



3

尽可能维持血压、心率稳定


血压和心率波动,是心血管意外直接的“扳机”或“导火索”。

有基础疾病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律服药;注意控制情绪,尤其不能过度生气或兴奋;少熬夜,以免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建议在23点之前入睡。

4

忌过度暴食进补


气温低,血流本就缓慢,如果再吃很多高热量食物,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意外风险。

秋冬切忌过度暴食进补,严格控制盐、油的摄入量,多吃些热量相对较低、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果蔬、瘦肉、鸡肉、鱼、乳类及豆制品。

5

适度推迟晨练时间


秋冬日出晚,早上气温低,且清晨交感神经兴奋性高,容易引起血压飙升,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建议将晨练时间推迟到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

运动建议以轻柔缓和的类型为主,如慢跑、散步、瑜伽、太极拳等,在运动前应充分热身。如果气温较低,不宜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26 11:15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