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华社罕见发文“劝统”,解决台湾问题迈关键一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直新闻:刘先生,对于新华社一连三天先后发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三篇文章,您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对于新华社发表的这三篇事关台湾问题的重磅文章,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细节——

第一,这绝对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大陆这几天在台湾问题上出台的一系列组合拳的一部分。大陆先在本月23日晚,由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了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建议,并且在公报中提到要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紧接着在10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的方式将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并发表了讲话;再接下来,就是新华社发表的这三篇重磅文章。也就是说,这些动作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并且环环相扣的,而且我判断,这绝对不是结束而仅仅是个开始。

第二,新华社是以“钟台文”为笔名发表这三篇文章的,有人认为“钟台文”是中共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的谐音,也有人认为它代表的是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而此前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在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上曾经公开表示,以立法形式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这也就意味着,这一系列对台动作,是由中共中央最高层亲自拍板定案的结果。

第三我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立法,全国政协高调隆重举行台湾光复纪念活动,国家通讯社重磅撰写有关台湾问题的文章,再加上外交部亲自出马反击美方的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这意味着什么?我认为这意味着大陆的整个对台决策与执行系统全部都被调动起来,全部参与到其中了。

我认为,所有这些信号都指向一个最终的结论,也就是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大陆已经有大动作了。



直新闻:在您看来,对于新华社一连三天先后发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祖国必然统一势不可挡》三篇文章,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们还是先回到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全会公报中,有一个引起外界高度关注的表述,那就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表述虽然不像外界猜测的那样,说什么“大陆已经为统一台湾制订了时间表,也就是要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解决台湾问题”,但是“推动”与“推进”这两个动词在这里出现,我认为这意味着大陆已经将解决台湾问题摆上了议事日程,并且要开始采取行动按部就班地往前“推动”与“推进”了。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知道,新华社发表的《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等三篇文章,其实就是四中全会公报所说的“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也就是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卧薪尝胆与谋篇布局后,大陆终于要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了。

纵览新华社的这三篇文章,尤其是《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这一篇,我个人认为,文章通篇谈到的是两岸和平统一之后的好处,包括可以分享国家发展红利,财政尽可用之于民,尽享国家整体资源,共享大国尊严等等,这实际上是在通过“晓之以理,晓之以利,动之以情”的方式,在向岛内喊话希望他们接受两岸的和平统一。也就是说,它的实质其实就是在“劝统”。

在我看来,大陆之所以在推进两岸统一上,会以如此温和的“劝统”方式迈开第一步,显然是为了做到仁至义尽,或者是基于对两岸民众的福祉,尤其是对台湾2300万老百姓尽到应尽的责任。假如在大陆好话说尽之后,有关方面仍然不听劝,尤其是“台独”势力仍然要一意孤行,我认为下一步就一定会有逐步收紧的动作。或者说,这就是所谓的“先礼后兵”。 



直新闻:新华社在《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这篇文章中还表示,两岸和平统一后,台湾地区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将得到充分尊重,同时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外国可以在台湾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对此,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从这一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统一之后的台湾,大陆会给予尊重,但是在政治上,双方不会是平等或是平行的关系。

给予尊重,主要是尊重台湾地区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以及保障台湾民众的私人财产、宗教信仰和合法权益。那么外国可以在台湾设立领事机构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机构,国际组织和机构也可以在台湾设立办事机构,但是必须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批准。这也就明确点明了,两岸之间不是平等的政治主体关系,而是中央与地方的从属关系。这一两岸关系的定性,无疑既否定了赖清德的“两岸关系互不隶属”的所谓“新两国论”,否定了“台独”,同时也否定了近年来蓝营人士提出的“两岸主权相互重叠,治权互不隶属”的说法。

根据新华社在《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一文中的说法,大陆之所以认为两岸是中央与地方的从属关系,是因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全中国的主权,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而在我看来,这种“可以给予尊重但不会有对等”的关系,说白了其实就是“一国两制”。或者说,虽然新华社的这三篇文章中,通篇都没有提到“一国两制”这四个字,但却通篇都是“一国两制”政策的具象化。这与大陆长期以来实践的,既通过“一国两制”解决香港与澳门问题,也通过“一国两制”最终解决台湾问题,甚至在港澳实行“一国两制”就是在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做示范,这一根本政策是一脉相承的。这在2022年公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中,也都有具体论述。



直新闻:新华社发表的《两岸关系发展和统一利好》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爱国者治台”、高度自治这一说法。对此,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在我的印象中,此前大陆中央政府在谈到港澳问题时,会反复提到“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而“爱国者治台”这一说法,还是这些年来大陆在表述对台政策中第一次提到。我注意到,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

而在我看来,有关方面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感到大惊小怪。因为无论是“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还是“爱国者治台”,其实都是基于对“一国两制”政策的全面与准确理解。因为在“一国两制”政策当中,“一国”显然是“两制”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既然是“一国”,那就意味着所有的港澳台同胞尤其是参与治理港澳台的政治人物,都必须要尽到爱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一国两制”政策才能得到全面准确地贯彻与执行。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岸统一之后,“台独”势力不仅不会被允许治理台湾,甚至不会被允许存在。或者说,在两岸统一之后,“台独”势力不仅不会有政治空间,甚至不会有生存空间。也就是说,在大陆以我为主推进两岸统一并且开始采取实质性动作的情况下,岛内的“台独”势力将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当大陆在推进两岸统一而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尤其是新华社发表了这三篇重磅文章之后,岛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还没有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这显然是一种后知后觉的表现。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1-1 07:4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