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上集《哎呀妈呀!日本大米之乱的锅,终于甩到中国人头上了》,今天讲下集——令和米骚动,为了钱和权,为了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
上集轻松有趣。下集要梳理的线索有点多,考验胖友们吃瓜耐心的时候到了,上车!
日本到底缺不缺米?
米荒发生后,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日本缺米吗?
超市货架的大米又回来了,可价格飙近两倍。而且,还要继续涨。
5公斤一袋的大米,卖4000日元,折合人民币192元。
米价贵了,但大米的供应量是够的。那日本到底缺不缺米呢?
1月18日,一名旅美日本人发文称,在日本闹米荒的那个时候,美国进来了很多日本大米,正在便宜销售。
1月19日,一名身份认证为“米店”的业内人士发文:从小开始,看着大米业界过来的。从事大米生意很久了,这种状态还是第一次。
这两条推文的浏览量均超千万。在日网,属于爆火级别。
无论先前,媒体如何热炒“大米歉收”,全都立不住脚了。后来,农林水产省也承认“不仅不歉收,还比前一年度多收了18万吨”。
结论,至少在眼下这个时间点上,日本并不缺大米。
农林水产省:人为减产
虽然现在的大米产量是够吃的,但农林水产省一直在实行“人为减产”政策。
日本曾有过一项政策,叫做“减反”。早年,通过减少稻米田的种植面积,来解决“大米产量过剩”问题。减少的种植面积,由政府按面积给农户们发补贴。
2018年,该政策被正式废止。
绝大多数日本人也都以为,肥料、种子品质等种植技术提高了亩产量,减反后的面积所产出的大米数量足够吃的了,所以“减反政策”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实际上,农林水产省新设了一个补贴项目,重新起了个名字,继续实行“实质性减反”。
(是否为了方便田中专员、佐藤专员们继续伸手拿?初级考题,不在本文详述)
鼓励米农们,将种植大米的田改种"大豆、饲料用米"等其它作物。当然,改不是白改,给发补贴,和从前一样。
所以,即使减反政策2018年就废止了,但经过农林水产省的不懈努力,日本的水稻种植面积,顺利地持续下降。
.
2023年,已显露危机
![]()
据《日经新闻》2023年4月14日报道:2022年时,饲料用米的种植面积达到史上最高峰。扩充出来的面积,主要来自原先的食用大米田。
该报道有一段值得玩味。
“2022年产的大米,因肥料等成本上涨,米价上涨。由此预测,2023年产的大米将涨价。转回种植大米的农户,很可能也将变多。”
但是!农林水产省以“日本对玉米等饲料作物的海外依赖程度高”为由,继续促进农户们改种饲料用米。
并定下目标,饲料自给率要从2021年的25%,到2030年时提高到34%。
简单说就是,大米涨价在2023年时,就已经显露苗头。米农们也想重新改种大米。但被农林水产省给按住了,要继续减少大米种植面积。
农林水产省官网显示:2024~2026年度,从食用大米改种玉米、大豆等饲料用米的补贴金额。
2024年度:每1000平米补贴5.5~9.5万日元
2025年度:每1000平米补贴5.5~8.5万日元
2026年度:每1000平米补贴5.5~7.5万日元
三个年度,很明显2024年的补贴金额最大。如果改种,当然越早改,到手的补贴越多。
所以,有道理怀疑2024年夏天爆发的米荒,是真的因为缺米了。
为什么要逆风而行?
![]()
百思不得其解,农林水产省为什么要逆风而行。
●一年给米农3000亿日元的“改种其他作物”补贴,这笔钱来自国库,老百姓缴的税。
●米价上涨,老百姓买单。不买单,总不能自己把自己给饿死吧。
结果就成了老百姓两头掏钱:先缴税补贴米农不种大米,回头又在超市购买高价米。农林水产省有过重的权力,却没有财政压力,官僚环境天花板。
调整种植面积,改善日本的饲料依赖海外问题,错是不错。但农林水产省的肆无忌惮,属实过头了。
大米市场给老百姓造成适度的恐慌,老百姓不得不逐渐走出一直以来的“大米便宜管够”舒适区。
大米,从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
卖方市场不是日本米农说了算,而是农协,农协的上头是农林水产省。
从此,大米价格谁说了算,此身明了了。
老百姓呢,缴了明面上的税,还得再缴这些账面之外的苛捐杂税。好一个搜刮民脂民膏的隐秘法子。
爆发“米荒”后,农林水产省透露了多种理由。从外国游客吃多大米了,到物流不赶趟,全日本都在寻找流通链上消失了的21万吨大米。
但这是农林水产省说的,假如没有所谓的“消失了的21万吨大米”,是人为地“控制着不让进入市场流通”呢?
这不是瞎猜。不止一个人爆料,米多到需要不断建造新的低温仓库来入库保存。
我们镇,接连建成巨大的低温仓库来储藏大米。在那儿上班的人说,怎么都不会认为大米紧缺。
把好吃的大米弄成高价,政府无情啊。
本来的话,开始爆发日本传统的“一揆”,都不奇怪。
※传统技能,指受压迫的民众团结起来反抗压迫者
所以,除了控制米价,搜刮民脂民膏,是不是还有别的谋算呢?比如,备战。
农林金库的亏空
先前发过一篇文章《日本人民也对账了!果然,发现有谁在捣鬼》。应该是中文网上第一个解读此话题的,文章在各个平台算小火、中火、大火吧。让不少胖友了解了农林金库亏空的大瓜,还经常有新胖友过来分享:你知道吗,是因为日本农协炒美债亏大钱了
▲2025年2月18日,该金库的老大正式引咎辞职
农林中央金库,日本各地的农协至少有60兆日元交由它保管,并投资运营。正常情况下,农协每年可获得3000亿日元的收益回报。
但2024年6月爆出,农林中央金库预估有1兆5000亿日元的赤字。因其在美债等方面的投资失败,导致这个结果。
要立竿见影地弥补亏空,不说把窟窿填满,至少也得给农协一些回报吧。那么大米涨价,立刻可以办到,因为再穷的人也得吃米。
人在日本的胖友们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儿,突然地说涨价就涨价了。
然后百般刁难,找各种理由不愿投放储备粮,来压低高涨的米价,又是谁?都是农林水产省。
苦一苦老百姓,肥了农林水产省的钱和权。连带着还债啦,备战啦,吸髓敲骨也不过如此吧。
最后彩蛋!
农林水产省掌控的,可不止大米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