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开始“同居不领证”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我想让这段关系纯粹一点,保持我理想中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变成大众习惯所认可的一段关系。”

记者|艾江涛

“那个证对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半年前,陈杰律师在抖音发了一条“同居不领证的法律后果”的短视频。作为一名从业17年的律师,陈杰两年前开始在抖音直播,之所以发起这个话题,缘于他在直播间,常碰到一些同居不领证的年轻人,向他咨询相关法律问题。没想到视频发布后,下面的留言很快激增到2.8万条,这也让他意识到,“同居不领证”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曾几何时,上学、工作、结婚、生子,是多数人既定的人生轨道,为何许多人不再选择进入婚姻,他们眼中的亲密关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翻看着一条条留言,也让我想起朋友阿杜的选择。那时,我和阿杜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工作,几个人还一起合租房子,几乎同一时间,我们都谈了恋爱。只是,不像我很快结婚生子,十多年过去了,阿杜和女友小云却一直过着同居不领证的生活。在外人眼里,他们俨然就是甜蜜恩爱的两口子。阿杜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小云则在经历一系列或长或短的创业之后,选择回归家庭。最让我和身边朋友们羡慕的是,阿杜在微信群里发的美食照片,每天下班回家,他都能吃到小云亲手做的饭菜。

“我们交往两年左右的时候,当时我问过他一句话:你怎么还不向我求婚?他说他还没想好。那时候,我其实有一点点想结婚。我想可能两个人还不够了解,然后就到现在了。”小云告诉我。



《黄昏时分,牵着手》剧照

小云对温暖的家庭氛围十分渴望。她的爸爸妈妈在她小时候经常吵架,这让她很无助,只知道哭。整个小学,她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对她也很“专制”,她本来可以读高中考大学,可爸爸希望女儿做会计,执意让她读了中专。毕业后,她在老家工作过一段时间,然后离家出走了,自此再没有回到父母的掌控之中。“我把工作辞掉,去找海南的同学。我觉得跟父母无法沟通,从小就没有被肯定鼓励过,我从小就觉得特别自卑,那些在爱中长大的孩子、被尊重被信任的孩子,他们一定会很有自信,你知道吗?”小云说。

可是,这个愿望似乎并不容易实现。在海南工作几年后,小云又到北京完成自考本科,和朋友合开了一家酒吧。碰到阿杜前,她曾经差点结婚。对方是一个有钱的台湾人,对她也很好,两人已准备订婚。可她的内心仍觉得对方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人,更要命的是,那种熟悉的控制欲又回来了——对方不允许她穿吊带裙出门。

一直以来,小云渴望的那种充满默契感的灵魂伴侣,似乎就是阿杜这样的人。她还记得,两人网聊了一周,第一次见面时的印象:他眼神中的忧郁,让她有种心疼的感觉。在一起后,阿杜身上那些细小而温暖的举动,也常常让她感动。下班回家从口袋里拿出一小束花,开车时停在路边为她摘几朵盛开的野花,甚至出差回来给她带条酒店中扎头发的皮筋,都会触动她:“这种很随意的动作,让我觉得他很有生活的乐趣,不管贫穷也好,富有也有,都会带给你生活中的一点点光。”

只是,两人为何没有进入婚姻?小云虽然小有积蓄,可她一直觉得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闯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她希望能够主导自己的人生,“之所以没有实现相夫教子的愿望,其实是对自我能力的否定。如果我能独自养得起孩子,支撑起这个家,可能我会选择结婚”。



《大都市爱情法》剧照

另一方面,小云比阿杜整整大了7岁,两人遇到的时候,小云已经36岁了。我能想象,当他们交往一段时间,小云闪过结婚的念头时,或许是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年龄的时刻——如果不在那时结婚,她就过了适合生育的年龄。当她没有听到想要的答案时,或许就在那一刻听到少年时愿望的破碎之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她的选择更多包含着一种为对方的考虑:“我觉得自己给不了他正常男人应当享有的家庭生活,如果有一天他找到了,可以从我身边离开。”

那么阿杜呢?其实,我们在一起喝酒的时候没少谈论这些事情,在我只是简单地归结为他温吞吞的性格,却不曾想到,他们最开始相处的那段时间,正是阿杜的哥哥和嫂嫂闹得厉害的时候,恶语相向,大打出手,最后走向离婚。当时的他,确实没有结婚的冲动。在我的逼问下,阿杜才谈到现实的隐忧:“还有就是觉得她年龄大,怕要不了孩子,她那时候也不想要孩子。等到我想结婚,她又不想结了。”

阿杜后来想结婚的念头,更多出于为父母的考虑。“我哥离婚,我没有结婚。子女没有结婚,父母总是心里放不下来。有一次,邻居和我妈吵架,非常恶毒,专捡人最疼的地方骂,骂她断子绝孙。”

对小云和阿杜来说,他们都曾有过结婚生子的念头,但既然时机错过了,剩下的依然是平淡而温暖的相互守望。小云越来越觉得,那个证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她的每个决定,都经过了自己的慎重考虑,没有任何遗憾。没有刻骨铭心,没有波涛汹涌,反过来,那种像小溪流一样的日子却让她感觉踏实:“我有时想,我们可能不是爱得那么深,占有欲不是那么强,两人之间还保持着边界感,所以在一起才会这么久,这么绵长。”



插图:stano

更纯粹的亲密关系

领证还是不领证,如果说对小云来说曾经还是个问题,对26岁的小六来说,在一开始似乎就不再是个问题。

小六是广东姑娘,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师。她告诉我,自己不喜欢烦琐的结婚仪式。小时候,父母带她一起参加一些他们朋友的婚礼,在她这种毫不相干的人眼里,婚礼上的人们都像在表演,而且来来回回要搞好几次,那种场景总让她觉得尴尬。长大后,即使身边一些朋友举办那种小型的party式的婚礼,虽然整体氛围都很愉悦,她也忍不住想象:“我很怕双方朋友到现场后,大家都不熟,如果嗨不起来,就会很尴尬。”

小六说,她是在参加工作之后,越来越意识到,很多事情不需要在结婚之后才可以进行。如果说想象中的婚姻,就是一起生活一起陪伴,为何还要通过结婚这一形式呢?“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人讨论,不结婚生活在一起也是挺好的选择,婚姻生活未必如想象中那么美满顺利。身边朋友也会聊到这方面的话题,确实很多人都想自己生活。”小六说。



同居不领证的爱情观是一种个人化的选择,它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婚姻和自由的多样化理解

小六和男朋友在大学认识,她学设计,男朋友学化工专业。毕业后,小六出来工作,男朋友继续读研,即将毕业的他,已在北京找好工作。在两人的关系里,小六似乎是更为主导的一方,电话里她笑着回忆起恋爱过程:“我在路上看到他,感觉是挺喜欢的类型,然后就找人问他的联系方式,反正在一个磨的过程中,后来就磨好了。”男朋友和她对婚姻的态度出奇地一致:一起生活但不结婚,也不打算要小孩。

小六喜欢用“磨”来形容两人关系,这种如琢如磨的状态,倒是一种难得的同步过程。最近半年,小六觉得自己有经济能力后,搬出来住,男朋友周末的时候过来和她一起待着。这段同居生活,开始是很幸福甜蜜的,时间一长,小六会感觉有点烦,男朋友像一个需要照顾的客人。小六觉得有必要让对方先积累一段独自生活的经验,再到一起磨合共同的生活方式。“可能他在家里有爸妈照顾,在宿舍有室友相互照顾,突然和我生活在一起,我就要承担照顾他的角色,这种像妈妈的角色让我很不喜欢。我希望他能学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知道柴米油盐、水电燃气这些生活的成本,保持生活环境的整洁良好,目前我们相对同步,希望住到一起更加同步。”

尽管在生活经验方面,小六要比男朋友更为成熟,可在感情表达上,却不自觉地受到男朋友的影响,这自然也是“磨”的结果。“我小时候是看台湾偶像剧长大的,挺‘纯爱’,很想拥有那种所谓轰轰烈烈的恋爱,但他那样的人会偏向平淡的陪伴。我以前喜欢让对方来猜很多事情,如果他猜中,会让我觉得很浪漫,感觉他很懂我。可事实是很多时候对方不知道,最后还得我告诉他,就会生很多闷气。后来发现这是他性格的原因,我们俩再产生矛盾的时候,他就会鼓励我直接说出来,表达我的情绪和感受,这样也好,会减少很多麻烦。”小六说。



《花束般的恋爱》剧照

陈杰在视频里,将“同居不领证的法律后果”概括为:“第一,双方不属于夫妻关系,彼此不受束缚,过得舒服了可以直接领证,过得不舒服了可以直接分开,不需要打离婚官司;第二,双方财产独立,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第三,双方债务独立,你欠的债你还,我欠的债我还;第四,彼此没有继承关系;第五,双方没有忠实义务,如果一方出轨,也不会有任何法律后果。”陈杰说,他并没有评价这种现象的好坏,只是单纯描述其法律后果,结果评论区里,大家一片声地发问:“你说的全是好处,那么坏处呢?”可见,仅从法律后果看,在许多人眼里,“同居不领证”似乎只有好处。

小六对婚姻有着清醒的认识:“我觉得婚姻主要能保障的就是你的财产,对我来说,有没有这个证区别不大,除非我是很有钱的人。”如果对她的话略作修正,婚姻更多时候保障的其实是弱势一方的共有财产,对两个经济与观念相对独立的个体来说,“同居不领证”倒似乎是对个人财产更好的保障。

小六告诉我,他们俩目前拥有一个共同账户,两人都会往里面自动存一些钱作为共同资金,作为日常生活的开销。她不想让双方父母操心买房的事情,小六的男朋友是北京人,他的父母曾提出如果将来两人结婚,自己买房吃力的话,愿意把房子腾给他们住,小六和男朋友都觉得没有必要,而且如果两人一直保持不婚状态,父母也没有理由要赠予他们什么东西。

交往四年,小六和男朋友目前还没有见双方父母的打算。她觉得等两人确立了稳定的共同生活,赡养双方父母责无旁贷,但亲戚间繁重的关系往来则可尽量避免。小六说:“我想让这段关系纯粹一点,保持我理想中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变成大众习惯所认可的一段关系。”



《鸡毛飞上天》剧照

一个“恋爱脑”的醒悟

在陈杰发布的视频下面,大冰留言:“这就是我要的结果,孩子都生了,还没领证。”用小六的话说,大冰就是那种很有钱的人,确切地说,是她的父母很有钱。她的父亲是河北一个县城有名的企业家,财富一方面为她提供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一方面也为她的婚恋带来某种困扰。

37岁的大冰,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姻。两人相识于朋友的聚会上,结婚前谈了一年多恋爱。由于父母亲很忙,一家人都难得坐在一起吃饭,大冰从小凡事都要靠自己,她也因此特别渴望那种温暖的家庭氛围。一直以来,她都将生活的重心放在恋爱上,是朋友眼中不折不扣的“恋爱脑”。结婚前,大冰对婚姻充满向往,一度她觉得自己找到了理想中的恋人,对方对她百依百顺,温柔备至。“当时我希望找的人,一定要特别疼爱我,以我为中心。我是一个特别注重情绪价值的人,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可以在那儿干活儿,但你要一直在旁边陪我,聊天也好,开玩笑也好。”大冰说。

没有想到,前夫和她领完证后,第二天就辞掉了工作,然后在家里和她找碴儿吵架,闹着要去她爸爸的公司上班。婚后不到一个月,两人便分居了。为了挽救女儿的婚姻,大冰的爸爸后来不得不把他安排到公司上班。随后的剧情发展,如同一部滥俗的狗血剧:在公司里,这位女婿俨然以一把手自居,拉帮结派,接连开除好几位元老,将公司闹得一团糟,最后又被岳父赶出了公司。自此,大冰的家里更是永无宁日。

两人的婚姻维持了不到一年。大冰对这段婚姻的总结是:“他可能不是因为喜欢我,因为我的家庭比他的家庭好很多,他带有自己的目的性,结果婚后发现他过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我给不了他想要的那种生活。”从那以后,大冰对婚姻非常悲观,不再愿意结婚,但仍然渴望亲密关系,有时候还会情不自禁地谈恋爱。

经过几段无疾而终的恋情后,大冰在四年前和现在的男朋友走到了一起。这次,大冰更多留意他对陌生人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不在自己身边时他的人品。打动她的,是男友人缘非常好,朋友很多,对陌生人也很有礼貌。然而,当两人确定了稳定的同居关系后,她发现他真的对朋友挺好的,但是他只对朋友好。

“我们两人在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他提出我住的地方离他上班很远,差不多要40分钟,就搬到单位宿舍。我们现在住在一个城市的两个区,他一个礼拜就回来住一两天。我明知道他是借口,但不想和他争这件事情,我们在一起也没有任何法律的约束。”大冰的女儿已经七个多月了,听到孩子的哭闹声,她不得不暂时中断采访跑过去安抚孩子。对她来说,有些难以接受的是,男友对这个他们共同决定要的孩子,也不够关心。“虽然我们没有领证,但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希望她将来有一天也会跟别的小朋友说她的爸爸妈妈。他嘴上说喜欢孩子,每次回来抱她不超过三分钟,抱的时候孩子会哭,因为不熟悉爸爸。”



《亲爱的小孩》剧照

大冰告诉我,两人一起恋爱的时光非常快乐,每天风花雪月,没有任何烦恼。她有时候反省,两人的关系之所以如此,是不是自己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孩子身上。他总觉得她娇气,有次朋友来家里吃饭,大家聊起当妈妈的辛苦时,他不屑地说:“孩子出生她就住月子中心,回家后又给她请了月嫂和保姆,她什么都不用干,就连孩子睡觉也是保姆陪睡,她有什么不容易的?”男朋友的话,让一旁的朋友也看不下去了。大冰告诉我,住月子中心以及请月嫂和保姆的钱,都是她出的,她只是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其实即使是外人,也不难发现两人关系的症结所在:两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并不同步。大冰说,他们在沟通这件事时,她说暂时不领证,男朋友并没有激烈的反对。“他希望跟我结婚,一直觉得我们有孩子后,肯定马上就会领证了。”然而,经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后,大冰已经对婚姻和人性产生恐惧,“我不希望确立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因为我要保护好我的财产,说实话我已经不太相信人性。他不满意,明确地跟我说,‘你这不就是防我吗?’可他没有想过,责任同样对等:既然是男女朋友,他也无须为我的人生负责。”

其实不光是男朋友,大冰有段时间也很纠结,怀孕生小孩期间,她常住北京,担心男朋友会不会出轨,后来朋友劝她,“你们俩都没在轨上,人家不叫出轨好吗?”大冰一想也对,也就释然了。



《了解不多也无妨,是一家人》剧照

同居不领证,看上去美好,但要经营一段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其实需要男女双方各自经济独立,并且在对待感情的态度上高度一致。陈杰告诉我,向他咨询“同居不领证”相关法律问题的人,更多偏向二线城市以上的白领单身女性,似乎也能说明这一点。

网友回复中,家暴是常被提及的话题,一条高赞评论写道:“同居不领证如果对方有暴力倾向,可以直接告他故意伤害罪判处刑事责任,如果领证只能隶属于家暴,就凭这一点我就觉得利大于弊。”陈杰解释,两人之间不管是婚姻关系、同居关系还是陌生人,发生暴力殴打行为,最终能否够上刑事处罚,需要根据伤情鉴定判断,如果达到轻伤以上,要以故意伤害罪入刑;如果没有达到轻伤以上,一般只处以行政拘留。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处罚方式仍有差别:如果双方属于夫妻关系,办案民警出于促使家庭和睦,保护孩子不受影响,如果没有达到轻伤以上,轻易不作处罚,多数以调解为主;但如果双方属于同居关系,这个时候会进行行政拘留。

债务问题,也是很多人关注的话题。陈杰告诉我,在2021年1月1日,随着最新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实施,以前的婚姻法自动作废。除了增设30天的离婚冷静期外,这次修订最大的亮点还在于,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债务,由以前的共同债务变为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债务属于一方单方债务,另一方无须承担责任。也就是说,无论是婚姻还是同居关系,法律在双方债务问题的处置上已经拉平。

对许多人担心的孩子的权益问题,陈杰强调,出于保障孩子权益的立法宗旨,无论是婚生子女还是非婚生子女,他们的权益都是一样的。法律法规的完善,旨在确保结婚、离婚、不婚的自由,在他看来,同居不领证,正是这种自由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大冰告诉我,一旦释然,她现在生活得非常轻松。除了抚养孩子,大学毕业后从未上班的她,最近正在筹备一些投资业务。她希望拥有自己的事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玫瑰的故事》剧照

(文中阿杜、小云、小六、大冰为化名)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2-24 07:46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