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厦门一名年仅5岁的女童在与家人外出泡温泉后出现头痛、发烧、呕吐等症状,随后病情恶化,陷入昏迷。经医院确诊,她感染了致命罕见病原体——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目前正在ICU接受抢救,病情危急。据陆媒综合报道,该女童于6月7日及14日曾分别前往温泉及泳池活动,直到22日开始出现头痛、低烧和呕吐等症状。6月23日入院后不久即出现抽搐并陷入昏迷,被紧急转入重症监护室。家属表示,孩子此前并无其他异常,亦未误食可疑食物。
6月27日,医院确诊她感染了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医生判断,这可能与其接触未经彻底消毒的温泉水有关。院方透露,患者目前仍昏迷不醒,脑部严重受损,需依靠呼吸器及药物维持生命体征,肌酸激酶指标超过正常值7倍,血压持续偏低,病情极为危重,预后不乐观。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解释,“食脑虫”并非真正的虫,而是一种自由生活的单细胞阿米巴原虫,最常见的致病类型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该原虫通常存在于25℃至42℃的温暖淡水环境中,如江河、温泉、水质处理不当的游泳池等,可通过鼻腔进入人体,沿嗅神经直达大脑,引发原发性阿米巴性脑膜脑炎(PAM)。
“这种感染虽极为罕见,但一旦发病进展迅速,致死率高达98%。”王新宇指出,该病原体可绕过人体免疫系统,并以惊人的速度繁殖,短时间内破坏脑组织,导致严重神经系统损伤。
医生呼吁民众提高警觉,参与水上活动时应避免鼻腔进水,特别是在温泉、淡水湖泊等环境中游泳、跳水或潜水时,建议佩戴鼻夹或用手捏鼻。尤其避免在浅水区翻动泥沙,以免搅动原虫。
同时,使用洗鼻器时应使用煮沸后冷却的水、蒸馏水或合规的生理盐水,切勿直接使用自来水。
此外,医生补充,含氯量高的正规游泳池和高盐度海水不易滋生该原虫,因此感染风险相对较低。但若在接触温暖淡水后一至两周内出现高烧、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僵硬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触史,以利医生做出及时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