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渴望铁饭碗的中国年轻人,去国外考公上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渴望铁饭碗的年轻人,去国外考公上岸

“我父母这些年对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是考个公务员,二是找个公务员。”热衷于考公考编,似乎成为今天时代浪潮下年轻人的特定动作。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度国考报考人数为341.6万,通过资格审查的人数与录用计划数比例约为86:1,创下历史新高。许多考生甚至开始采取“全国巡考”的方式来实现上岸梦想:先试国考,再战省考,最后考虑事业单位,考上了就是命运的转折点,考不上也是一次“模拟演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海外,中国“考公团”也已经打进各国的政府部门,从“全国巡考”走向了“全球巡考”。

与国内一样,在国外做公务员往往清闲、稳定、有保障、薪资低。一些国家没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只重视个人经验,还有一些国家的公务员岗位不限制国籍,欢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加入政府部门工作。

那么,在海外考公就比国内轻松吗?他们入职后的生活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与几位成功“上岸”海外公务员的朋友聊了聊。在他们看来,在国外做公务员无关成功和体面,也很难安心躺平,但却为自己的生活提供了新的可能。



“攒不到钱,有机会还是想回国”


Astro,26岁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行政人员


硕士毕业后,我顺利入职了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下简称BC省)一家中型华人公司。虽然加班不多,但职场气氛一般,老板阴晴不定,这让我的身心都承受着很大压力,颈椎病不断加重,每晚疼得睡不着觉。

工作一年后,我考虑寻找一份更加轻松稳定的工作,“考公”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加拿大,只要是持有合法工作签证的人都可以申请政府工作: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公务员招聘流程和普通企业基本一样。

我开始在政府网站上查找招聘公告,最后应聘的是BC省政府的一个行政岗位。

按照要求,求职者提交的简历上不允许呈现照片、性别、年龄、国籍等信息,这也意味着他们也不会通过这些标准来筛选求职者,听上去很公平。

热门岗位竞争同样激烈。拿我求职的行政岗来说,简历筛选后一共70多人进入笔试,进入面试的有20余人,最后只录取1个人。因为我简历做得很详细,加上之前工作中有大型活动组织经验,才最终拿到了这个名额。

这和普通企业招人很相似:加拿大的职场更看重过往经验,而非年龄和学历。



我在温哥华列治文的一处海滩(小红书@加拿大公务~员)


BC省政府跟员工签的是终身合同,但这不代表公务员在加拿大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最多算是轻松稳定。

BC省公务员的工资每个月到手4000-5000加币(约合人民币2.1-2.6万),在加拿大只能算中等水平。政府给全社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补贴,税后收入4000加币左右一般能拿到补贴。但加拿大的物价高,其实也攒不住钱。



我的办公桌


入职一年多以来,我感受到最大的福利是假期比较多。这里遵守8小时工作制,一周休两天,下一周就休三天,在国内这样的休息周期可能很少见。

最值得说道的是这里的职场氛围。我们大部分工作都在上班时间解决,交代下属完成某项工作前,领导一定会加上“please”。平常我们通常使用电子邮件沟通工作,大家可能很难想象,现在我的领导还没有我的联系方式。在工作时间外,我的个人生活很少受到影响。



工作场所安全委员会会议培训


加拿大政府部门都有工会,级别较低的职员是他们的重点保护对象。

一次,领导告诉我接下来工作内容有调整,需要开会讨论,他主动鼓励我找一位工会代表一起参会,这样可以保护我的权益。那次会议,我感受到工会全程在为我发声,把工作调整对我可能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让我很感动。

不过这份工作没有食堂,吃饭需要自己搞定。文化背景不同,我和同事之间能聊的内容也不多,偶尔会感到孤单。

在这一年,我的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休息。对于追求稳定的人来说,加拿大公务员绝对是一份理想的工作。但对我而言,现阶段只是一个过渡,之后我还是想换一份薪资更高、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有机会我还是想回国,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机会也更多。



“外国人更容易被优先录取”

芬 38岁

爱尔兰中央部门高层管理人员

我开始在爱尔兰找工作时,正赶上他们经济萧条,就业环境并不乐观。后来因为生育,我又在家里呆了几年,等孩子大一点,我像很多国内的宝妈一样,只能先从兼职的销售工作做起,工作很不稳定。



意大利游玩,旁边是著名的罗马斗兽场

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我关注到了爱尔兰公务员招聘。

这份工作对年龄没有要求,最低的职位甚至对学历也没有要求。政府部门主张工作人员的多样化,如果有能力,在一些较高职位的招聘上,相同的条件,外国人可能更有优势。

当然,考公竞争也十分激烈,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毫不为过。这里的公务员是终身制的“铁饭碗”,只要不犯大错,基本能干一辈子。对一个长时间育儿、需要稳定收入来源的母亲而言,这份工作太有吸引力了。

我先从简单的入手,报名了市级公务员的招聘,相对顺利地通过了考试。爱尔兰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面试、公开演讲等环节,只要过了一定的分数线,就会被录取,接着被指派到缺人的岗位。

至于能分派到什么样的单位,就看运气了。如果员工不满意,服务两年后可以申请调动。公务员会有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不过的话,也不会被录取。



2015年3月,我到布鲁塞尔出差


我第一年被分派到了福利局,需要和不同部门打交道,也磨练了我的职场沟通能力。当时,我是个最低级别的小职员,每天充满干劲,总想提一些建议,改善原本不太好的部分,没几次便引起上司的不满:“芬不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总是管闲事。”当时我便决心要爬到更高的级别。

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那份挑战不服输的劲儿,我在福利局工作一年后,抓住机会升了一级,之后又赶上爱尔兰中央部门的招聘,考到了更核心的部门。后来更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很快有了自己的团队。作为一名外国人,能够做到目前的级别,我内心还是很满足的。



2025年,瑞典马尔默夜游,拍摄于旋转大楼前

这里没有人会对公务员这份工作刮目相看,即便是你拥有了很高的职位,它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也没有年轻人挤破头去考公考编的现象。

爱尔兰公务员体系初级职员的年薪范围大概在30690—47784欧元之间(约合人民币238000—371000元),这个薪水不算太高。对爱尔兰年轻人来说,科技、医药、金融公司的福利较好,工资也会更高,更受他们欢迎。

目前来说,我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我想再努努力,等我的职位能够再升一级,我也可以安心做到退休了。



“环境不好时,政府部门也会裁员”


琦琦 51岁

挪威拉维克市政府财务顾问

2004年,一个准备远嫁的决定,让我毅然决然辞退了国内报社的稳定工作,移居到了挪威东南部小城拉维克。来后不久就一直在本地政府部门工作,目前职务是财务部顾问。



1999年,温州,时任温州都市报记者


和每个刚到异国的人一样,必须先过语言关。语言学到一定程度后,学校会帮助联系实习单位,以加强语言锻炼。我学习两三个月后,老师提前帮我安排了实习单位——去我家附近一所小学做助教。

没过多久,刚好有个同事辞职,因为领导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便有意正式雇用我顶岗。一拍即合,我便这样进入了挪威公立学校,成为正式员工。

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职业范围也扩大到了政府翻译和母语老师(帮助学校辅导中国新生的挪威语)。

挪威公务员招聘不像国内那么苛刻,往往更看重经验和心理素质。性别、种族、宗教信仰、女性是否怀孕等因素都不会成为限制条件。甚至一些政府部门在招聘时会写明,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外籍人员来应聘。



2019年,丹麦哥本哈根。酷爱旅游,每年满世界跑。

由于长期在学校水泥地面行走和站立,我也有了职业病。2022年,足底筋膜炎的加重使我没法上班,医生给我开了几个月的病假,让我静养。

在挪威,病假期间也是给发全额工资的。我觉得自己只是不能多走多站而已,并没有生病,于是向政府人事部要求换岗,这样我可以不必请病假,而可以继续上班。

当时政府住房办公室正好有空缺,和领导商量后,我决定去住房办尝试住房审批工作。当地政府有1000多套政府用房,大多出租给需要老年公寓的老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申请,逐件审批,一个人一台电脑一个办公室,和外界的接触几乎为零,这让我时常感到窒息。

随着俄乌战争爆发,大量乌克兰难民涌入挪威,各地政府都被分配了接受难民的任务。当时政府住房饱和,我只能每天去私人市场为难民找住房、检验住房合格度、签合同,再和社保部门一起安置难民。那段时间,我提前两个月就完成了政府的接收任务。不过第二年,新的地方政府上台,因为要大量节源,他们决定不再接收难民。

前一项工作刚停止,人事部已经帮我找好了下家,我又去到了市政府财务部。



回国三周,度假回来,办公室堆积了一堆待处理文件。


在挪威,很多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早来早走,晚来晚走,只要保证核心时间段(上午9:00-下午2:00)在岗即可。还可以自行加班调休。工作满一年便可享受每年五周的带薪休假,满60岁后每年有6周带薪假期。

这边的退休年龄男女统一,都是67岁。和很多国家一样,挪威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今后退休年龄将会延长到70 岁。

在挪威,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收入一般低于私企,比如电脑工程师,在私企工作年薪约80万人民币,但在政府部门往往只有四五十万,差距比较大。优势是政府公务员养老金政策相对更有保障。

这里的公务员不是终身制,也会裁员。我们市政府从去年到现在已经裁了六七十人。裁员不看年龄和能力,而是看入职顺序,新人会优先被裁。



2024年6月,儿子初中毕业典礼

在挪威工作,也有八卦圈。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大家习惯人手一杯咖啡围坐聊天,二十来分钟后才开始上班,工作日就这么在咖啡和闲聊中打开。

在挪威做了20年公务员,幸运的是不像国内那么卷,也有机会不断接受新的任务、学习新的业务。

对目前这份工作,我最满意的是弹性工作制,能让我自主加班,需要时随时补休,太适合我这个常年出去旅游的人。加之工作中有很多和客户的沟通,使得工作内容不是仅仅和数字、法律条文打交道那么单调。做一行爱一行,便是如此吧。



“可以兼职的公务员,

就是我的理想职业”


林同学

新西兰奥克兰政府运营游泳池救生员


在新西兰,公务员分为国家级和地方政府雇员两类,我属于后者,现在是新西兰奥克兰政府运营游泳池的一名救生员。

我大学学的商科,毕业后也尝试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泳,还曾从事过海岸救生员的工作。



新西兰海岸救生员


202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政府的招聘网站上得知了奥克兰政府运营的游泳池招聘救生员的信息,决定去试试。

虽然是救生员,但是竞争远比我想象中的激烈。求职者需要通过三道关卡:初步面试、体能和游泳技能测试、救生员专业训练和考试。



我和同事


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会了解你的英语水平,获悉你的工作背景和责任意识。相比而言,后面两关就要严格得多,考验的都是真本事。

比如潜水考试环节,就有一名求职者因为没有平衡好水压导致耳膜穿孔。得益于在海岸做救生员的实战经历和良好的英语能力,我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

入职后,作为泳池救生员,我主要负责监控游泳区域人员的安全,识别潜在的风险、维护好泳池的秩序,还要处理突发情况,进行应急救援,同时也承担着向公众提供安全提示和帮助的责任。

我们平常工作时间非常规律:按时打卡上下班,每2小时有15分钟休息,每4小时安排半小时用餐,整体节奏平稳,比较轻松。是否加班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每周超过40小时政府会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制度公平且透明。



同事大多是年轻人,相处也很轻松


我的薪水是生活工资标准(Living Wage),比当地法定最低工资略高。对单身或是没有较重经济负担的人而言,维持生活完全没问题。

凭借公务员身份,我可以免费使用本地所有政府运营的泳池和健身房,免费进入动物园、美术馆等政府管理的场所,这大大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但如果有养家的压力,这样的薪水可能会比较紧张。

在新西兰,没有什么工作有“终身制”的概念,即便是政府公务人员。

比如我的工作,每两年都需要参加一次官方训练和考试,只有通过才能继续任职。但与私人企业相比,这也称得上“铁饭碗”了。



我工作的游泳池

新西兰政府鼓励多元文化,对外籍人士没有额外的要求。我所在的部门有外籍员工,但整体比例不高。这里也没有明显年龄限制,关键还是看经验和英语能力。

只要满足岗位要求、沟通流畅,就有机会得到工作。

我知道在国内,公务人员必须是全职,并且不能做其他经营类工作,但在新西兰没有这种限制。你可以选择全职、兼职或者临时工,都会有对应的位置给你。

我喜欢新西兰这种节奏稳定、待遇透明的公务员体系,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也想长期从事这份工作。救援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情,对我来说,既能维持收入又锻炼了身体,所获得的价值远超过政府支付我的薪水。



结语


与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编制”似乎滤掉了很多的光环与体面。但无论国内国外,“体制内”都代表着一定程度的稳定。这也是为何很多人挤破头,付出艰辛努力也要选择考公考编。

但不论什么状态,也都存在着不满意、不可控和“更好选择”的诱惑。人生总是伴随着各种围城,只有认清自己,忠于内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12 01:35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