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东风版“侏儒”小洲际导弹,车体硬扛核爆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近期被热议的某型国产“小型化洲际导弹”,引发了大家对新型核威慑力量的关注。这款“小型化洲际导弹”的身形非常紧凑,因此被称为中国版的 “侏儒”导弹,让人不仅联想到一款美国尘封的同类武器——“侏儒”洲际导弹。



这种“小型化洲际导弹”的发射车,外观很好辨认,车体非常低矮,不考虑越野能力,主要侧重于公路机动,可以利用我国发达的高等级公路进行大范围机动,能够显著提高生存力。主要的优缺点与重型越野型导弹发射车正好相反。

一般认为,陆基核力量更适合采用公路机动/铁路机动方式部署,比起井基部署方式。前者拥有更高的机动性、隐蔽性,能够更大概率在对手核突袭中幸存下来,并向对方发动战略核反击。



中国东风-41和俄罗斯“亚尔斯”洲际导弹采用了重型越野车野外机动模式,在进行战备值班时,都不是在野外盲目的乱开车,而是有固定的巡航路线,甚至有专用道路,这些设施都很容易被卫星或其他侦察手段探测到,因此在核战争的时候,打击对方处于机动中的洲际导弹发射车,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例如我国东风-41洲际导弹属于重型轮式高机动越野底盘,其技术先进,越野性能好,机动性强,是世界最先进的陆基机动弹道导弹的发射方式。东风-41有个缺陷,就是在核打击下的生存力不高,受核弹爆炸冲击波的影响非常大,由于车体太高太庞大,很容易被摧毁或掀翻车体。



在遭遇大规模核战争时,一枚45万吨的W88核弹头就能摧毁半径20公里内的所有弹道导弹发射车。由于发射车的车体太高太庞大,即使距离核爆心较远,也很容易被核爆炸的冲击波掀翻车体。此外,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在平时训练时,还多次发生过重型发射车倾覆的事故。

美国当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为“侏儒”小型洲际导弹研制了极低底盘的发射车,带有大倾角斜面的低矮车体,封闭的发射箱,可以有效的对抗核弹头的冲击波,有很高的战场生存力。

美国“侏儒”洲际导弹的生存能力极为出色,采用了一款八轮驱动的硬式移动发射车和六轮拖车。两者的强强联合使得“侏儒”洲际导弹在公路上的机动时速可达90公里,越野时速为48公里。



为了在核爆炸中保证生存,并减轻发射车的总重量,发射车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材料,车体外层覆盖了一层约6毫米厚的橡胶状材料,可以抵御包括核、生物和化学攻击在内的多种威胁。运输车为全封闭式加固的机动车辆,配备锚定器、密封围裙、穿地桩等装置。发射车在公路上机动,接到核反击命令以后,进入阵地只需15分钟就可发射导弹。

我们的国产“小型化洲际导弹”就研制了这款低底盘发射车,不强调越野性能,充分利用我国高度发达的公路体系,只在公路上机动,直接在公路上发射。



从现有的照片看,国产“小型化洲际导弹”的发射车应该不是完整状态。如果是采用了高等级抗核爆设计的导弹发射车,除了车体低矮的特征以外,还应该像“侏儒”导弹发射车那样在车体外侧安装一圈“围裙”,用来导流,减少核爆炸冲击波对车体的冲击,防止核爆冲击波掀翻车体。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7-30 02:0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