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架运-8交付中亚,俄媒:俄罗斯武器正在被挤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7月29日,美国“Army Recognition”网站撰文称,中航工业向哈萨克斯坦交付了,第二批共三架运-8F-200W运输机,意味着这笔总价3.04亿美元的订单,只剩下最后两架待交付。而俄罗斯“Top War”网站,对此的评价是——“中国进一步将俄罗斯挤出中亚市场”。



▲外界拍到的“06”号运-8F-200W

2014年,哈萨克斯坦将原来的内务部队,改组为国民警卫队(又称国民近卫军),同时也接手了原来紧急情况部的职责。而作为一个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千米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一直有通过空运快速救援的需求。偏偏早年从苏联分到的伊尔-76、安-12和安-72逐渐老迈,大部分都停飞或失事,账面上剩余的少量装备,出动率也很低。因此,新成立的国民警卫队,很快就将采购运输平台提上日程。2018年9月,那萨克斯坦宣布收到中国交付的“01”号运-8F-200W,部署于首都阿斯塔纳机场的新基地。



▲阿斯塔纳机场卫星图片,右侧可见两架运-8F

按说运-8F-200W这种技术状态比较落后的机型,剩余七架应该很快完成交付,但实际上到七年后的今天,“06”号运-8F-200W才交到用户手上,原因在于哈萨克斯坦提出了新要求。运-8F这个编号,是当年运-8系列的三大分支之一,也是唯一的民用型号。原本在运-9成熟后,应该衍生出更先进的民用版本取代运-8F,但因为当年那起意外,运-9的民用型号发展非常缓慢。再加上其整体设计新颖,价格比较高,而运-8F系列的经典布局,在很多环境恶劣、条件简陋的地区,表现出优异的适用性,性价比很高,所以成为国内目前出口成绩最好的运输平台。



▲国内其实也有不少老运-8平台还在使用

哈萨克斯坦采购的运-8F-200W,其实是在之前出口缅甸的版本基础上,按照买家主要执行救援任务的需求,主要针对航电修改衍生而来。在收到“01”号机后的2018年12月,哈萨克斯坦国民警卫队就凭借常年操作安-12的经验,在冰天雪地中完成了独立飞行测试,并对飞机的操作性给出了很高评价——一款单价仅3800万美元,又能在当地几乎所有机场操作,最大载重23吨的中型运输机,确实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运-8F-200W的性价比确实很高

不过,哈萨克斯坦这些年也接触了不少欧洲装备,对于运-8F-200W的航电布局提出了新意见,修改设计、费用支付又花费了数年时间,所以交付速度才远低于预期。而随着六架运-8F-200W到货,原本俄制航空装备的主力地位,已经落到中国运输机身上。更重要的是,哈萨克斯坦军队这些年,先后从中国采购SH-1卡车炮、AR-2火箭炮、彩虹/翼龙无人机等装备,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中式作战体系,也意味着有很多俄制武器被迫退出。



▲哈萨克斯坦对运-8F-200W的整体评价也还不错

如果将目光放在整个中亚,那么中式装备取代俄制武器的趋势更加明显——哪怕是在俄罗斯传统优势领域,历史渊源深厚的地空导弹身上,中国红旗-12、红旗-17和红旗-9,也已经无声间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而S-400至今未能出现在这片土地上。此外,乌兹别克斯坦采购中国战斗机也基本可以确定,只是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是歼-10CE,还是“枭龙”。在全球军火市场上,几个大国都有自己的稳定买家,比如说美国武器在日本、以色列基本畅销无阻;法国装备在欧洲部分国家和北非,也很受欢迎。国内也就是这几年才和巴基斯坦达到这个水平,如今更进一步,在中亚的量变即将迎来质变。



▲俄制装备在中亚确实不太受欢迎了

顺便提一句,其实像运-8F这类中型运输机,全球需求数量非常大,类似规格的美制C-130,甚至早就卖到全球,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出口。国内这几年,只用运-8F这个并不先进的平台争夺低端市场,没有拿出真正先进的中运平台,殊为可惜。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8-1 03:30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