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舰即将入列?全甲板攻击40分钟弹射50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距离“福建舰”第8次海试已经过去近三个月,始终没有再传出海试消息,这往往意味着该舰的各项测试已基本完成。更耐人寻味的是,近期央媒多次报道福建舰的动向,并频繁暗示“为正式入列做准备”。

与此同时,官媒还把福建舰与“88年前侵华日军出云号在上海的炮击”联系起来,似乎在暗示9月3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当天,福建舰有可能正式加入海军序列?

当然,也有人猜测会是9月18日这个敏感的日子。但无论是哪一天,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福建舰的入列已经进入倒计时。



▲官媒的相关报道

福建舰的真正“看家本领”,就是全新的电磁弹射系统。这一技术的引入,标志着中国航母从“能起飞”跨越到“高效起飞”。以美军为例,尼米兹级使用蒸汽弹射,每天最多200架次出动,而电磁弹射的福特级理论上可以超过270架次。福建舰同样配备三条电磁弹射器,哪怕保持一条备用、两条交替使用,也能维持“每分钟一架”的高效率。

10分钟内即可让15架舰载机升空,一旦战场有突发情况,中国海军的歼-35可能已经成建制飞向目标,而对手还在起飞准备,这就是电磁弹射带来的时间差优势。

更关键的是,电磁弹射不再像蒸汽弹射那样“死力气”,而是可以根据机体重量精准调节推力。无论是30吨级的歼-35隐形舰载机,20多吨的空警-600预警机,还是更轻的察打一体无人机,都能稳妥起飞。

这让福建舰的舰载机谱系更加完整,电子战机、预警机、无人机与战斗机能形成完整的“空中作战链条”,解决了此前辽宁舰、山东舰缺乏体系支撑的短板。

福建舰的战斗力,并不是简单多出几十架舰载机,而是能够真正实现“全体系作战”。按照推测,福建舰可搭载约70架各型舰载机,典型编制可能包括:24架歼-35、24架歼-15T/歼-15D、4架空警-600、4架直-20、4架电子战机。这样一个航空联队,意味着福建舰在远海方向不仅能维持对空制衡,还能对海、对陆实施精确打击。



▲空警-600预警机

其中,空警-600预警机的出现尤其关键。相比过去依赖直-18预警直升机的有限视距,空警-600的雷达覆盖圈可往外推数百公里,为舰队争取到更多预警反应时间。

歼-15D则负责压制敌方雷达和通信,帮助主力战斗机突防。而歼-35的隐身与远程打击能力,将使中国航母编队真正具备远海夺取制空权和实施纵深打击的能力。

福建舰还有一个外界十分关注的能力——全甲板进攻。简单来说,就是在短时间内将所有可用战机编成一个大规模攻击群,集中火力打击敌方关键节点。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曾以数艘航母的全甲板进攻瘫痪伊拉克防空体系,如今中国也具备了类似能力。

设想一下:福建舰在电磁弹射的加持下,可以在40分钟内放出50架次战机。如果面对一支敌方航母编队,中国空军在空警-600引导下,派出歼-35和歼-15D混编的打击编队,对敌实施电子压制和饱和攻击,即便是号称坚不可摧的宙斯盾防空系统,也难以抵御来自多个方向、不同高度的数十枚反舰导弹。可以说,福建舰让中国海军首次具备了单舰就能组织大规模空中突击的能力。



▲福建舰

除了作战效能,电磁弹射还在维护成本和装备寿命上带来额外优势。蒸汽弹射依赖锅炉和机械活塞,使用频繁磨损大,舰载机起飞时还要承受剧烈冲击,机体寿命缩短。而电磁弹射输出平稳,可使舰载机寿命延长约30%。这不仅减少了大修和更换的频率,也在长期高强度作战中,保证了战斗力不会因为战机损耗过快而出现“空窗期”。同时,电磁弹射维护更省人手,全寿命周期的费用可降低约20%——这对人力宝贵、航母运维成本极高的海军来说意义重大。

需要强调的是,福建舰即便在9月服役,也并不代表马上就能投入实战。全甲板进攻的背后,是舰载机调度、甲板管理、战机编队、后勤补给等一整套流程的磨合。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演练。但与辽宁舰、山东舰当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不同,福建舰在技术上已站在世界前列,加上此前十余年的航母运用经验,形成战斗力的速度会快得多。

更令人期待的是未来。中国六代战机“歼-50”已频繁曝光,从气动设计来看显然有舰载化考虑。一旦它能在福建舰上部署,中国航母编队的作战半径和突防能力将再上一层楼。而当多艘电磁弹射航母同时投入使用,在统一指挥下从不同方向对敌展开“全甲板进攻”,世界上几乎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够完全抵挡。



▲福建舰全甲板攻击想象图

因此,福建舰的服役不仅仅是一艘新航母的入列,更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走向“远海制胜”的关键节点。无论它是在9月3日还是9月18日正式入列,都将成为标志性事件。电磁弹射让中国实现了“换道超车”,福建舰则是这一跨越的第一艘超级航母。随着它的服役,中国海军真正迈入了世界顶级航母强国之列。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8-27 06:59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