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板出轨怕离婚 解雇情人挽回妻子!官司打了6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新欧洲 发表于 昨天 2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年4月的某个夜晚,30多岁的Solène(化名)被铃声吵醒,手机屏幕上一条条短信闪烁。

她愣在床上,心里直打鼓。因为发信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老板——Pierre(化名),一个她已经相处了两年多的上司,同时也是她的情人。

更要命的是,Pierre的妻子,不仅是这家超市的股东,更是超市的总经理。换句话说,这场秘密关系,一夜之间被他们最害怕的人撞破了。



这段不该存在的关系,始于2017年底。那时Solène刚进入这家位于法国伊夫林省的超市,担任人力资源负责人。

Pierre作为老板,每天和她早出晚归,一起处理人事琐事。早上六点开门,晚上八点才离开,几乎形影不离。

长时间的并肩作战,让两人之间慢慢擦出了火花,产生了一些工作之外的念头。



Solène起初是抗拒的,她一再提醒Pierre:“你有太太,我也不想毁掉我的工作。”

但Pierre可谓“坚持不懈”,他一边诉苦“婚姻不幸福”,一边用各种方式示好。

渐渐地,这段办公室恋情还是发生了。就像Solène自己后来承认的那样:“这是一段真正的关系,我们每天都在一起,不仅是工作。”



但正如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在2019年4月的那个夜晚,这把暗地里燃烧两年的火焰,终究还是烧穿了遮掩。

Pierre的妻子早就对丈夫有所怀疑,她干脆把Pierre的手机和家里的电脑同步,结果一切都暴露无遗。所有的信息、通话、甚至调情的字眼,全都摊开在她面前。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些短信。

“她知道了一切”、“我全招了”、“她要和我离婚,还要带走孩子”、“明天你来,我要你签辞职信”……

面对妻子的质问,Pierre彻底崩溃。他半夜给Solène狂发短信,一边哭诉自己要被离婚,一边威胁她第二天必须交辞职信。



Solène第二天清晨六点照常到店。心里还抱着一丝侥幸,她主动提出:“那干脆做个协商解约吧。”

结果Pierre冷着脸拒绝,还逼她自己写一封“辞职信”。

这变脸的态度,这反差,堪称神速。



于是,Solène以“严重过错”为由被解雇。理由写得冠冕堂皇,但怎么看都透着心虚。

所有人都清楚,这和她的职业表现毫无关系,而是因为老板的婚姻危机。

Solène没有认命。她心想,明明是两个人犯错,凭什么只有我吃亏?

她直接把Pierre告上了劳动仲裁委员会,要求撤销解雇。

第一次判决,她赢了。法官认为这个解雇毫无职业依据,属于滥用职权。



但Pierre拒绝支付赔偿。于是,案件一路上诉,从仲裁庭到上诉法院,最后一路打到法国最高法院——Cour de cassation(法国最高上诉法院)。

长达六年的拉锯战,就此开始。

当然,Solène并非胡搅蛮缠。在上诉期间,她的律师始终抓住一个关键点:时间线。



妻子在4月夜里发现外遇;Pierre半夜给Solène发短信,承认一切。

第二天早上,她立刻被要求签字离职;理由表面写着“职业问题”,但文件前后矛盾,说辞反复。

律师直言:“这就是一起把私人情感伪装成职业决定的解雇。”

2023年,上诉法院确认仲裁庭的结论:解雇无效,没有真实、正当理由。

但Solène没有就此停步,她的律师建议继续上诉到最高法院,争取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判例。



直到今年6月4日,法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

法院明确指出:员工在工作场所,依然享有私人生活的隐私权。即便是在办公室恋情的背景下,雇主也不能把“私事”作为解雇的理由,否则就是对基本权利的侵犯。

最终,法院判令公司向Solène赔偿2万欧元。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被还回来的尊严”。她的律师甚至称之为“重获荣誉”。



而且,在案件推进过程中,Solène也有重大发现。原来,她并不是唯一的“牺牲品”。

在她之前的那位人力资源负责人,同样被传和老板有过暧昧,最后也以解雇收场。

而在她之后接任的负责人,则因为觉得Pierre“靠得太近”、关系太密切而选择主动辞职。

明明是人事部门,却仿佛成了老板婚姻危机的前线。



Solène的案件,并非孤例。前不久,就有另外几件“大瓜”: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Astronomer的CEO,被拍到和女同事在Coldplay演唱会上举止亲密,最后双双离开公司。

(复习贴:演唱会捉奸后续:拍视频的网红妹纸一点不悔,女主辞职摘婚戒,亿万豪门婚姻算崩了)

瑞士食品巨头雀巢的总经理,因隐瞒和人力资源总监的恋情,被直接开除。



不同的是,这些跨国公司往往有明确的职业行为准则,把“未申报的办公室恋情”视为违规。

而法国法律却强调,即便是上下级关系,只要是双方自愿的私人情感,就不该成为解雇的理由。



如今,Solène已经换了工作,重新在人力资源领域站稳脚跟。但这段漫长的官司,给她的人生留下了深刻烙印。

她说自己终于觉得“心里那块石头落下来了”,而且通过官司也帮别人打了一盏灯——让更多在类似境地的人知道,他们的隐私和权利并不是完全没有保障。

故事走到这里,不需要太多评判。它已经够戏剧化了。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6 05:30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