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社恐宅男,在55岁意外成顶流,全网为他着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一条 发表于 3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热播的美食综艺《一饭封神》中,

来自中国香港的黎子安

成为人气最高的大厨之一。

他擅长创作美味而天马行空的菜品,

最出圈的“惠灵顿牛肝菌”,

引得观众纷纷复刻。

他松弛的个人风格也圈粉无数,

被亲切地称为“微醺大厨”。



黎子安在自己的餐厅Neighborhood


黎子安今年55岁。

他生于香港,12岁随家人搬到美国,

大学考入伯克利,学习艺术和艺术史。

为了成为厨师,他决定结束学业。

2014年,他在香港创立Neighborhood,

并担任主厨。

这家简单低调的小店,

从2018年起,连续8年入选“亚洲50强餐厅”,

最高排名第九,

后来还摘得了米其林一星。



黎子安接受一条采访


9月初,一条在香港见到了黎子安。

去菜市场买菜、备料,打乒乓,休息……

当天在菜场买到什么食材,

晚上就做什么菜式,烟火气满满。

在他看来,食物跟艺术一样,

都是一种与人沟通的方式,

“做菜实在一点,

你饿了,我就煮给你吃。”

客人或者朋友给他最满意的评价是:

“我吃了你的菜,我觉得我认识你。”





见到黎子安那天,他一如既往地穿着一件白T恤。这样的白T恤,他的家里大约还有几十件。他斜挎着一个略旧的布袋,据说和几年前他参加颁奖礼时背的是同一个。他告诉一条,这样就不用每天花时间想穿搭。

他带我们来到鸭脷洲,这是位于香港南部的一座岛屿,拥有香港著名的海鲜市场,黎子安也经常来这里购买当晚餐厅需要的食材。

“这边有很多本地的小渔船,每天出海打渔,所以鱼都很新鲜。香港的很多有钱人会一早就打电话来订,或者让司机开车来买。只要是高级的鱼,他们都愿意付多一点钱。”



在市场大采购



左:黎子安在市场挑选海鲜;右:回到餐厅处理食材


相比于朴素的穿衣观,黎子安在买菜这件事情上,展现出了购物狂的一面。当天他先是买了几条三刀鱼——这在本地算是最高级的鱼,又买了一些花竹虾,价格是240块(港币)/斤,这种虾在休渔期甚至可以卖到500块(港币)/斤。

他还惊喜地发现,今天的菜摊有售卖硕大的镜贝,“一般都是很小的,这么大的一年也不会见到很多,”黎子安说,“这个市场有趣的地方,就是每天来都不知道有什么。”

不一会儿,现金都花完了。“就是购物狂,很有快感,有钱在钱包里面反而不舒服。”他说。从ATM上取完现金,他又匆忙赶回菜场,进行新一轮的采买。



Neighborhood餐厅,图源:dix design+architecture





Neighborhood菜式,图源:uncle_lim_chiak

Neighborhood呈现给客人的菜品,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黎子安当天购买到的食材,没有特别固定的菜单,因此会有更多想象和惊喜。这家隐于中环巷弄的小店,充分展现了主厨的性格:松弛、随意、实在。



黎子安的酒吧藏有上千张黑胶

黎子安告诉我们,到了这个人生阶段,他可以比较自在地做自己,却意外得到这么多观众的欣赏,他也不掩饰自己的高兴。采访前,黎子安不改顽童本性,决定和观众开个玩笑,他在桌边放上几罐不同品牌的啤酒,“观众老是猜我最爱喝哪一种,这样他们就猜不到了。”

以下是黎子安的自述。





黎子安在店内准备食材


Neighborhood到今天已经第十一年了。这是一家小店,二十几个位置,只在晚上营业。菜单上有一些基本菜式,但是大部分菜品都取决于每天我买回来的食材。

餐厅没有主题,由季节和材料主导,比如在云南的菌菇季,我就会订很多回来。我不太想去解释自己做的是什么菜——一旦给了名字,就有了条条框框。所以现在我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客人也接受了。

我们是不做营销和广告的,开店后也花了两年时间,才真正开始赚钱。



2018年,Neighborhood入选了亚洲50强餐厅,之后每一年都入选,最高排名是第九位。图为2024年黎子安参加颁奖晚宴

进入这些榜单,我感觉挺好的,也会对生意有帮助,但是要保持清醒,这些就是一个游戏,不需要太认真。太在意的话,如果某一天你不进了,就会很痛苦。

我觉得熟客是更重要的,他们真正了解并且欣赏我们在做的事。我在市场看到贵的食材,都要先看看那天有什么客人订位。熟客往往更愿意相信我,那就可以买一些贵的食材。

我作为厨师的职业旅程有30年了,去参加《一饭封神》是一个转折点。人生这样的机会不是很多,我也认真对待。在节目的每一关,我煮出来的菜自己都很满意。



去山上采蘑菇



惠灵顿牛肝菌,还原在草地上采摘蘑菇的画面

我以前会去山上采菌菇,在草地上看到一个个菌菇,好像一个个面包,联想到最后就变成“惠灵顿牛肝菌”。这道菜不是我用逻辑想出来的,如果太刻意,反而不会想到。

可能观众都会看出来,我是有两个不同的我,就是松弛的我,跟认真的我。对比赛名次没有什么期望,但是我很高兴也很意外,原来观众真的会欣赏这么多缺陷的一个人。





9月初,黎子安和《一饭封神》另外两位大厨进行六手联弹活动,前一天他在后厨进行试做


我出生在香港,12岁随家人搬去了美国加州。因为我父母没有机会读大学,就梦想着我们可以接受西方的教育,从事医生、律师那些专业的工作。我爸爸有在经营一家中餐厅,但是他说,“不要接近这里,你去读好书就行了。”

我大学是在伯克利读艺术和艺术史。我不是什么天才,小时候数学很差、读书很慢,现在有比较多专业名词去解释,就说你是ADHD,读书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很不开心的过程,但是也强逼自己考进了所谓好的大学,强逼自己做很多东西。

我对艺术是有兴趣的,但是学艺术史就会发现,要做成功的艺术家(不是那些死了以后才出名的),就要很有个性去玩艺术圈的游戏。我也知道自己是很内向的人,就觉得不太适合自己。大学读到第三第四年,我就知道自己要当厨师了。



80年代在湾区很有名的Chez Panisse

想做厨师最主要是因为喜欢吃。八十年代,在湾区到处开了不同的餐厅,不少还是名厨开的。当时有一家很有名的餐厅叫“Chez Panisse”,主厨Alice Waters很有影响力。那个时候美国餐饮业都是工业化的食材,大量生产的蔬菜、水果、肉,是Alice Waters带动了很多小规模的农场。这家店就在我家附近,所以我经常去。店里每个礼拜都会放菜单出来,让人可以拿回家。

我常常和一帮朋友去吃不同的餐厅,也认识了那些主厨,发觉自己的个性是适合做厨师的,每天在厨房,不用见到很多人。

但确定不读书,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有两三年我都是一边读书一边在厨房工作。直到有一天我想清楚了,就没有再读了,最后我是没有毕业的。





《一饭封神》中,黎子安用一道鸡饭怀念自己刚做厨师的岁月,以及自己的外婆

其实心里对父母是有点过意不去的,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来到美国,就是为了我们有机会去读书。当时家里唯一支持我转行的,只有外婆。

我觉得艺术就是一种自我表达,烹饪也是。你让十个厨师去煎鸡蛋,就会有十种不同的效果。我想我也可以用食物来作为沟通的方法。比起画一幅图挂在墙上,做菜更实在一点,你饿了,我就煮给你吃。





在餐厅制作菜品


那时候我常常去二手书店,看欧洲料理的书,书里的照片都是欧洲的风景和食材。我没有钱去旅行,甚至没去过欧洲,但是因此对法国和意大利有了幻想。不只是食物,还有食物背后的文化,这对于我做西餐是很重要的。

头三年我都是在小餐厅做些基本的工作,赚不到钱,很辛苦。大学同学们毕业以后,马上就可以买房子和车子,但是也没有想那么多了。

后来我工作的那家店倒闭了,我就去了当时在旧金山最有名的法国餐厅“Masa’s”。我和他们说,我愿意免费在这边做,就想学习一下。做了一段时间后,有一个员工(因为意外)断了手,他们觉得我还可以,那就接受我了。

我接替的那个位置要负责宰鱼,每天剥几十只龙虾,处理鸡肉、牛肉、猪肉,很多基本功就是在那时候学的。那是一个传统的法餐厨房,有很多位置,你在一个位置做满了6个月,就去练下一个,可以学到不同的技巧。



传奇名厨Alain Ducasse

在九十年代,每一个厨师的梦想都是去给Alain Ducasse做帮厨,包括我自己。他在80年代末第一次摘得米其林三星,后来又陆续有多家餐厅摘星。

我离开Masa's去了丽思卡尔顿的法餐厅工作,也是因为Alain Ducasse的左右手在那里。我很喜欢Alain Ducasse在90年代的烹饪风格,自然、随意,不是靠计算出来的,而是靠感受出来的菜。

他做的是法国乡间菜肴的高级版,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好的技巧,做出来的风格却是乡下的,很有亲切感,也很好吃,不是那些不好吃的漂亮饭。





Neighborhood的菜式


我帮他做了应该有6年,他的法国菜也变成我自己的一部分。我做菜也都是很随意的,没有耐心去做fine dining。



对我来说,去逛菜场是很重要的,因为看到食材就会有感动,感动很重要。我做菜不会太考虑有没有逻辑,我希望让客人吃了以后也会有感动的感觉。





黎子安在自己的酒吧Paragon


2003年,Alain Ducasse决定在香港洲际酒店开设一家高级餐厅“Spoon”,我就想借这个机会回香港来看看。在那里做了一两年,再加上之前在丽思卡尔顿的几年,我就意识到自己不适合在酒店里工作,因为每天要开很多会,见很多部门的大佬。

2009年,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厅“On Lot 10”,做一些很像bistro的法餐。做法餐会有限制,不可以做太多其他可能性的。

到了开Neighborhood的时候,我就没有定餐厅主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当你不需要再解释自己的时候,就是达到了自由。

客人或者朋友给我最满意的评价,就是“吃了你的菜后,我认识了你”。在创作中,个人风格是最困难的,无论是写作、绘画还是音乐,都要找到自己的voice。



打乒乓球是黎子安每周都会进行的运动

开餐厅不会很有钱的,我付出了很多年,也没有去计算,如果你去算,你就不会做了。但是起码我在香港也可以生活得舒舒服服。现在不是这份工带动我生活,而是我生活带动这份工。

早上起来就去买菜,打乒乓球。中午回家休息一下,看看电视,预备一些餐馆的东西。晚上我们6点开门,只营业几个小时,也不需要很辛苦。

虽然我说去比赛就不用上班,但是我其实不觉得我在上班。对我来说,工作是很紧要(重要)的。因为没有这份工我就不是一个厨师,我需要做菜,也需要客人。



在家附近遛狗。小狗是黎子安从动物福利组织领养回来的

不上班的时候,我喜欢回家跟狗玩。经常网上冲浪就是我们INFP喜欢做的事,也因为我待在家的时间多,我是一个宅男。

我真的是很内向的人,不爱说话,爱喝酒是因为紧张和社恐。其实自己是有很多问题的人,但是也可以做一点好事出来。结论就是“要坚持啊”。

到现在这个人生阶段,我没有需要证明太多东西,可以比较自在地做自己,也接受了自己的缺点,明白了如果我没有缺点,就不会有长处。

最后还是要了解自己,接受自己,那才可以真的找到自由。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9-18 13:40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