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案例三为: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这正是针对两届奥运会冠军、世锦赛三连冠获得者、上海籍运动员陈芋汐所遭遇的网络暴力案的陈述。
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关于抵制畸形体育饭圈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倡议书》。
随后,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关于抵制畸形体育饭圈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倡议书》,郑重提醒:对个人生活的过度窥探与干扰,对赛事结果的无端攻击与阴谋揣测,对他人合法合规言行举止的无底线围攻与侮辱,皆是法治精神所不容的毒草。
公安部权威信息显示:2025年5月,部分网民侮辱诽谤跳水运动员,引发舆论关注。上海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立即对网上信息进行全面排查梳理,查明犯罪嫌疑人王某、韩某、马某某曾制作发布相关谣言、侮辱和诽谤视频,公安机关已对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据悉,刑事强制措施明确规定为五种,分别是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
国际奥委会中文官方社交媒体为陈芋汐生日送出祝福。
笔者了解到,这名跳水运动员是两夺奥运冠军、四夺世锦赛冠军的20岁上海选手陈芋汐。自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持续至2025年,陈芋汐遭遇莫名其妙的网暴长达五年,堪称“中国体坛最持久的网暴事件”。
疯狂网暴,荒诞指控充斥评论区
今年5月,在武汉进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全红婵因伤缺席。作为奥运冠军的陈芋汐,先以413.85分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项目金牌,随后携手新搭档掌敏洁封后女子双人10米台项目。
全红婵因伤退赛,本是体育赛事中的正常现象;其余健康的中国运动员摘金,也是竞技体育高光时刻的最好诠释;但在在社交平台上,“炸鱼冠军”“保送金牌”“裁判黑幕”等等荒诞指控充斥评论区,一些看似对技术动作的探讨,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
针对陈芋汐的网暴像是病毒般蔓延传播。
这些针对陈芋汐的网暴像是病毒般蔓延传播,处处暗示全红婵无缘参赛背后是“被陈芋汐打压”的阴谋论。之后,部分畸形饭圈粉丝造谣其怀孕、贬低家庭背景、捏造“队内霸凌”剧情,甚至诅咒其“跳27米台摔死”——跳水运动正式比赛项目啥时候有了27米台?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和优秀运动员受到关注和追捧。而“饭圈文化”,一种始于娱乐圈,依托偶像艺人和粉丝经济形成的青年亚文化,近年来逐步侵袭体育领域,非理性追星行为愈演愈烈。“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行为严重背离了体育的初衷,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陈芋汐、全红婵是队内良性竞争的标杆,得益的是中国跳水队乃至中国体育代表团。
陈芋汐、全红婵联的姐妹花组合,完全是中国跳水乃至中国体育人才辈出、体制优势的标杆,不仅强势推动跳水运动的普及发展,也在竞技层面组成中国代表团最让人放心的夺金双保险。两人也在私底下保持着良好友谊,互相之间的良性竞争更互相成全,共同谱写一段佳话。
良性竞争,亲密合作互相成全
笔者连续采访过2020东京奥运会、2024巴黎奥运会的跳水比赛,全程目睹两人之间的亲密合作、良性竞争,携手维护中国跳水乃至中国体育的荣光。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由于疫情推迟一年,这让原本可以轻松夺冠的陈芋汐迎来最强队友和队友——大赛推迟一年让全红婵达到14岁的参赛年龄标准,两人的命运同时被改写。在东京,全红婵横空出世称霸单人项目、陈芋汐获亚军,两人合作夺得双人项目冠军。
中国跳水双子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一名跳水队的老教练,特别向笔者打招呼,“全红婵年纪太小了,还不太会应对媒体,你们提问尽量问陈芋汐。”只是,全球媒体自然更关注冠军的故事,一个接一个问题都抛给了震惊世界的全红婵。当时还略显幼稚的全红婵,只会简单回答“是的”“好的”“让我想想”,随后就用无辜眼神望向年龄大2岁的陈芋汐求助。即便屈居亚军心有遗憾,上海小囡陈芋汐依旧会帮着全红婵代为回家问题,处理方式十分妥帖自然。发布会结束后,陈芋汐领着全红婵离开,尽显贴心呵护阿妹的姐姐范儿。
2024年巴黎奥运会,陈芋汐已受网暴影响多年,全红婵遭遇发育关,各有烦恼。最终,还是全红婵夺得单人项目冠军,两人合作摘下双人项目金牌。赛后,全红婵、陈芋汐都是流着眼泪互相拥抱,并称赞对方很棒。
2021年8月5日,中国选手全红婵(右)与陈芋汐在颁奖仪式后庆祝。 新华社记者 丁旭 摄
赛后发布会上,谈及互相竞争的关系,全红婵说:“关键是中国拿冠军,我们谁夺冠不重要。陈芋汐在我后面跳,有她顶着,我才能更轻松做动作。就算我跳砸了,还有她呢!”陈芋汐则认为,“就是真的很感谢,因为我可能不跟她配双人也好、没有她也好,我不可能再把自己拉回这个位置。”
明明是堪称经典的姐妹情深,但一些畸形饭圈的网友,一边强调自己“不是饭圈”一边将运动员简化为二元对立的符号,以支持运动员划分圈子竭尽所能异化和贬低他人成绩。部分网友通过简化陈芋汐和全红婵竞技体育上付出的汗水与努力,化二者为“资源碾压”和“草根崛起”的对立符号叙事,不断挑拨情绪,形成了“夺冠被骂,不夺冠也被骂”的高压网络暴力。
2025年5月3日,陈芋汐(左)和全红婵在决赛前。 当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10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芋汐、全红婵分别以431.25分、409.80分的成绩获得冠、亚军。 新华社发
事实上,跳水作为一项成熟的竞技体育项目,评分体系基于国际标准,技术动作的完成度、水花控制等核心指标均有量化数据支撑。在专业科学的打分指标、难度系数,极少数极端粉丝的“阴谋论”谣言十分幼稚乃至可笑。
关闭网络评论区、不再打开社交软件,这曾是陈芋汐面对长期网暴的无奈选择。“对于这些否定,我只能选择逃避,我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训练,带着征服巨浪的勇气,悄无声息汇入大海。”面对镜头,陈芋汐曾这样说道。
惩一儆百,雷厉风行强势出击
竞技体育,永远是成绩说话,陈芋汐始终用精彩表现回击谣言。2025年世锦赛,她以430.50分实现女子10米台四连冠,打破“20岁必下滑”魔咒;巴黎奥运周期累计斩获21个世界冠军,成为中国体坛最年轻“多金王”;她公开呼吁:“泳池中的每一步,终将丈量千里梦想”,传递积极竞技精神。
陈芋汐在社交媒体上总是展现积极乐观的一面。
媒体人裴力直言:非常了不起的上海小姑娘,长期承受莫名其妙的网暴压力而不气馁,不自弃,选择向内求索,向上生长,乐乐注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随着公安部门的强势整顿,运动员们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那些肆无忌惮攻击运动健儿的网络造谣者,终究要为自己的无知付出代价。长期遭受这些违法行为困扰的陈芋汐们,终于迎来天亮时分。
其实,国家体育总局多次公开表态,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领域。此前,中国奥委会曾连续发文,呼吁社会各界尊重运动员个人权益,理性追星,避免不当言行,坚决杜绝饭圈乱象向体育领域蔓延。多个网络平台,也都曾发出过抵制体育极端饭圈与网暴言论的呼吁,也曾对涉事账号进行过清理、封号等措施,但类似的操作手段,仍不足以斩草除根。这样的呼吁、倡议和清理,缺乏有关部门利剑出鞘的压倒性气势,对网络造谣者的整体惩戒力度不足,对踩踏红线的违规者震慑效应不够。
2020年10月4日,在河北奥体中心举行的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世界杯预选赛女子十米跳台决赛中,全红婵(中)、张家齐(左)和陈芋汐获得前三名。 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随着上海公安机关侦破跳水运动员被实施网络暴力案,三名网络造谣者终为不当行为付出代价,这也是对中国体育健儿身心最好的呵护。在笔者看来,目前网络造谣的成本还是较低,依旧有“黑手”“黑嘴”肆虐,太多优秀运动员深受其害。如在中国乒乓球界,樊振东一度深受饭圈畸形粉丝窥探个人隐私的困扰;在中国足球界,优秀前锋武磊被网暴似乎也成常态。陈芋汐忍受长达五年的网暴后终见天日,足以表明造谣者依旧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有关部门需要在法律层面实施更多雷厉风行的强势出击,方能惩一儆百。
体育迷需要尊重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群体,不应打着“支持”“热爱”的旗号为所欲为,更不应被资本“推波助澜”、扰乱体育事业的生态。一旦畸形饭圈粉丝踩踏红线,有关部门需要展现“杀无赦斩立决的”态度,对畸形饭圈实施“零容忍”高压震慑,让他们跌入“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汪洋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