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西兰反水,拒跟风承认巴勒斯坦国:现在承认是添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娱客馆 发表于 2025-9-29 10:0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9月27日凌晨,纽约联合国总部,全球媒体的直播镜头对准了世界各国外交官的面孔。

就在法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众西方国家齐刷刷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时,新西兰外交部长温斯顿·彼得斯却出人意料地甩出一句:“现在承认,只会添乱。”



一场“承认潮”,新西兰突然逆行9月26日这一天,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等传统西方盟友,纷纷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法国总统马克龙甚至在社交平台高调表态:“承认巴勒斯坦,是历史责任。”

就在这种“承认潮”风头正劲时,温斯顿·彼得斯却在联合国大会现场明确表示:新西兰目前不会承认巴勒斯坦国。

理由很直接,“战争还没结束,哈马斯依然控制加沙,下一步怎么走没人知道,这样的情况下承认建国是不明智的。”

他还进一步补充:“过度强调承认,只会让以色列和哈马斯都变得更强硬,反而让停火没希望。”



这番表态,不仅让澳新关系在国际媒体上被反复讨论,也让新西兰一夜之间成为“西方合唱团”里的刺耳独奏。

新西兰政府随后发布官方声明,强调希望在“局势更加有利于和平与谈判时”再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新西兰不是反对巴勒斯坦建国,更不是站队以色列,而是担心此刻的“表态政治”会让局势更难以收拾。

联合国数据显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加沙冲突爆发至今,已有超过3万平民死伤,停火谈判屡屡破裂。



在这样的乱局下,外部的“承认”究竟是推进和平,还是把僵局锁死?新西兰的选择,无疑是一次对“政治正确”的反思和挑战。

最大的反对党工党第一时间发声,工党外交事务发言人佩尼·赫纳雷批评政府“站在历史错误一边”,“如果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方案就是空谈,中东永远不会有持久和平。”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法国携手承认巴勒斯坦国,德国、意大利和美国则保持观望。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9月26日也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虽然没有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明确警告以色列:“如果继续无视两国方案,可能会失去全部盟友。”

希腊与以色列本是欧盟内部传统战略伙伴,但即便如此,希腊也无法回避国内民众对加沙冲突的大规模批评。希腊前总理齐普拉斯更是公开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



承认巴勒斯坦国,不只是政治姿态,更是国际法与地缘利益的博弈。

爱尔兰总理马丁9月26日在联合国大会强硬表态:“加沙的局势,是对人类尊严的侮辱,是对国际规则的背弃。”爱尔兰去年已承认巴勒斯坦国,是欧盟内部最早行动的国家之一。

马丁更直言批评以色列“将饥饿武器化”,公开指责“援助物资腐烂在边境、婴儿饿死、平民被枪击”。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则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击,指责西方领导人煽动反犹太主义,坚称加沙人道危机是联合国机构和哈马斯抢劫导致。



以色列在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口碑受到重挫,国际刑事法院对内塔尼亚胡的逮捕令让他此次赴美还绕道希腊。

新西兰选择不跟风,背后既有对国际局势的清醒判断,也有维护自身外交独立的考量。澳新关系一向紧密,但澳大利亚的“主动承认”并未让新西兰自动站队。

新西兰更关注中东实际战场的复杂性,哈马斯依然是加沙事实上的掌权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并未实现有效统一。

美国的角色同样微妙。表面上支持“两国方案”,但对承认巴勒斯坦国始终避而不谈。

2025年,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强调“以色列有自卫权”,杜绝了任何强制“承认”的国际压力。美国的态度让五眼联盟的统一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日本、韩国等国没有明确表态,更多呼吁人道援助和局势降温。中国则一贯主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强调联合国框架下的两国方案,反对任何形式的极端行为。

新西兰的“观望”,不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冷漠,而是基于现实考量:谁能担保这一纸承认不会让谈判彻底破裂?如果承认之后,巴以双方都变本加厉,和平还剩下什么机会?

新西兰的立场让国内反对党抓住了把柄,指责政府“失去道义”。但支持者认为,盲目追随国际潮流,只会让新西兰丧失独立外交的话语权。

彼得斯本人也强调,新西兰并不反对巴勒斯坦国,但时机选择至关重要。



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社会的分裂,是否会让“两国方案”变成一句空话?如果巴以局势继续恶化,西方国家内部的分歧只会加深。

新西兰,是坚守理性,还是最终被“政治正确”裹挟?这场外交博弈,远未结束。

在全球巴以问题“表态政治”大潮下,新西兰的逆行看似孤立,却也让世界看到另一种可能。

外交,不只是喊口号,更是对真实局势的冷静考量。新西兰到底是“添乱”,还是在为未来留下转圜余地?时间会给出答案。



对于巴以和平,世界还需要更多理性的声音,而不是一味的激情和跟风。欢迎评论区留言探讨。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2 06:04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