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9日讯“终于找到原因了!”9日,在武汉市武昌医院内分泌科诊室里,糖尿病患者邹先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困扰他三个月,每周都要排出“鹌鹑蛋”的怪病终于真相大白,竟是服用缓释降糖药物所致。54岁的邹先生患糖尿病一年,连续三个月以来,他发现了一个惊悚的现象:每周都会排出一个“鹌鹑蛋”。以为体内长了奇怪的东西,邹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就诊,均被告知从未见过此类症状,甚至有人怀疑他是心理疾病,被接连否定的邹先生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
经人介绍,他来到了武汉市武昌医院内分泌科,满脸通红地说出了自己“生蛋”的困扰。黎艳主任一边安抚邹先生的情绪,一边仔细梳理患者病史。她了解到,邹先生近几个月刚换用了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应该是药物的问题。”面对一脸疑惑的邹先生,黎艳耐心地解释,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通过不溶性骨架控制药物释放速度,有效成分释放后,惰性基质无法被人体消化,会以原形排出体外。药物基质吸收了肠道的水分,外壳逐渐变大,就形成了‘鹌鹑蛋’样物体随大便排出。“您放心,这是正常现象,没有得疑难杂症。”听到黎艳的讲解,邹先生忐忑焦虑了数月的情绪瞬间被化解。
邹先生排出的“鹌鹑蛋”。
黎艳介绍,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核心用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明确,无高危风险疾病时,它是单药治疗的首选,也是联合治疗的基础药。目前,市面上的二甲双胍有普通片、肠溶片、缓释片等多种剂型,其中缓释片每日只需服一次,能减少胃肠刺激,还能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很多患者不清楚药物的特殊反应,出现异常情况就会慌了神。”黎艳提醒说,用药前一定要主动了解药物的剂型、用法及可能出现的反应。身体出现异常时及时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全延误诊断。同时,要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换药,并搭配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才能更好控制血糖。(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周绮书 王亚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