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作为大国,利益必定遍及全世界,要维护利益,大国要具备强大的战略运输能力,在事态发生时及时将军事力量投送到事态发生地域,最快的选择无疑是空运,而大型运输机则是战略空运的最佳工具,大型运输机航速高,航程远,运载量大,不受地理条件影响,可以即时完成大纵深,大规模兵力机动,建设强大的战略空运力量是大国必备。
一:中国对大型运输机的渴望
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只有具备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重装部队投入战场,改变战场力量比以扭转劣势,24小时内运来一个营,比10天后运来1个师还重要,美国要求其空军具备4天1个旅、5天1个师、30天5个师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能力,所以美军拥有世界最大的战略空运部队,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990年伊拉克军队刚占领科威特,美军急需帮助随时沙特阻挡伊军可能的进攻,但从美国本土到沙特有8000海里,船队需要航行14天才能到达,美军立即动用战略空运部队把第82空降师、”爱国者”防空导弹连和战斗机联队先行运到战区。
第82空降师总人数12939人,下辖3个步兵旅、1个航空旅、1个炮兵团,共有54门10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54辆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116架直升机,188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只用了908架次C-141B运输机和71架次C-5A运输机就全部运送到位,在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用运输机部队共空运了15%的干货和54.4万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军用运输机部队运送了97959吨物资和27.6万人,2003年3月27日,15架C-17运输机9个小时把第173空降旅1000名伞兵从意大利运进伊拉克北部,占领了伊军北部四个机场,4月13日,美军动运输机来运送第四重装师配合第三步兵师夺取了萨达姆国际机场。
一直以来,中国空军的战略空运能力严重不足,为了加强战略空运能力,1991年从苏联引进14架伊尔-76运输机和发动机、校验仪器及航材备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中国空军运输机部队表现得非常出色,一天时间运来救灾兵力16760人,但运输机数量有限,大量的救灾部队和物资无法投送,救灾部队一边紧急采取直升机、铁路和机械化机动多路开进,一边临时动员地方的普通民航客机来执行空运任务,但民用客机无法使用靠近灾区的野战机场,也无法脱离民航机场的地面设施装卸货物,更加无法装运大型工程机械,仅空运数万人成都附近几个民用机场就接近饱和,这场地震暴露出中国远程大规模战略空运能力上的重大缺陷,空军的运输能力连运输了数万不需要装备和弹药的部队也无法全部满足。
真正的战争下是无法在广阔的领土和漫长的边境线上集中足够规模力量的,运输机只能运输只有轻装备的空降兵,各大军区的快速反应部队依靠的还是铁路和公路运输,要想满足现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的快速反应要求,必须拥有足够的大型军用运输机,另外随着全球化深入,中国海外利益增加,这样就要求能够在局势紧急的时候,向海外投送进行力量进行威慑,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同时撤离本国公民和侨民,然而中国又不能生产大型军用运输机,能生产的只有运8中型运输机,载重仅20吨,仅能满足战术运输任何,大型运输机外购渠道又很狭窄,只有俄罗斯的伊尔-76运输机可选,但采购过程中合同迟迟无法履行,只能从乌克兰引进了18架二手伊尔-76。
二:运一20运输机的实战经验
为了彻底扭转受制于人的局面,运20运输机正式立项。运20运输机2013年首飞,2016年交付部队使用,服役后首次空运任务是驰援武汉,2月13日凌晨,中国空军一次出动6架运-20分别从天津、成都和张家口出发抵达武汉天河机场,2月17日,再次出动运-20运输机向武汉紧急空运医疗队和物资,,但当时因为数量有限,只参加了两次运输行动,做好投入任务的预备后,中国空军派出1架运-20大型运输机运载医疗队前往巴基斯坦抗疫,主要作用是让飞行员积累跨国飞行经验,验证运-20运输机在国外机场起降和货物装载能力,具备执行跨国任务的能力的运-20为以后全球投送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2年年初,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火山喷发,应汤加政府请求,中国分海空两个批次运输救灾物资前往汤加,两架运-20运输机24小时内满载33吨食品、饮用水、净水器、帐篷、移动板房、拖拉机、无线电通讯设备等应急物资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起飞,飞行一万多公里抵达汤加,检验了运-20运输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略运输能力,此次飞行距离远,长时间连续飞行对于飞机和机组成员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湿热的南太平洋也对于机载电子设备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运一20还要在沙粒状的火山灰中在临时的土质跑道多次起降,恶劣环境下运一20圆满完成了此次物资运输任务,展现了其优越的性能。
同年4月,由于不愿跟从北约的制裁俄罗斯,塞尔维亚被北约国家封锁,禁止三年前从中国订购的FK-3防空系统过境,为了向塞尔维亚运送FK-3导弹系统,中国空军出动6架运一20运输机从贵州接到导弹系统后从乌鲁木齐出发,飞越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穿越里海进入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在伊斯坦布尔短暂休整再经保加利亚抵达塞尔维亚巴塔尼察空军基地,卸下后导弹系统飞到贝尔格莱德国际机场加油后返回中国,再重新装上导弹系统重返塞尔维亚,4日内连续飞行22架次,每次往返长途飞行超过16000公里,与以往不同,参加任务的运一20全部都在干扰弹发射器上装满了干扰弹,执行的是战斗任务,这次行动证明中国空军已经转变为战略空军。
三:运一20运输机的运输能力
运一20运输机逐渐成熟,换装国产发动机后最大起飞重量高达220吨,最大载重超过60吨,采用宽体设计,货舱宽度和高度都在4米,可轻松装载坦克和装甲车等大型武器装备,能运送伊尔-76不能装载的超高货物,也能运输伊尔-76无法载运的重型超宽装备,1977年,索马里断绝与苏联的外交关系,苏联立刻支持其对手埃塞俄比亚,并向埃塞俄比亚运送军火物资,苏联运输航空兵从乌克兰和塔什干飞行7500千米到埃塞俄比亚,再飞行约2500千米到安哥拉,将古巴军队运送到埃塞俄比亚参战,伊尔-76和安12运输机4个月里运送了600辆坦克,300辆装甲车,400门火炮,百余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使埃塞俄比亚军队转入反攻收复全部被索马里占领的欧加登省。
而伊尔--76货舱仅3.45米x3.4米,最大商载虽然达到50吨,实际甚至还不如安-70,运送不了比T-72稍大的主战坦克,2011年,利比亚战争爆发,中国空军派出4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经巴基斯坦、伊朗、沙特、苏丹喀士穆,往返飞行接近2万公里撤侨,但与利比亚政府签署的数百亿美元的合同只能弃之不顾,如果当时手里有24架运20运输机,一次运载2辆轻型装甲车或4辆轻型卡车,80架次就可运来一个有100辆装甲车的机步营,在大多数非洲国家足以控制一大片区域的,确保中国设施的安全,假设空运距离为2000千米,24架运输机三天就能运送一个重装机械化步兵营,120架三天内可以空运3个机械化步兵营,1个战斗机团和6000吨物资,足以大多数非洲国家建立牢固的前进基地。
运输机对航空兵部队快速部署更为重要,战斗机理论作战半径不过一千米,考虑到起飞和降落、天气、低空突防、规避拦截等意外情况,实际只有理论数字的50%~65%,假设与印度爆发武装冲突,以印度空军2018年装备600架四代战斗机,并可能300架部署到中印边境计算,中国空军也需要调集同样多的兵力应对,但云南和新疆只各部署有2个战斗机团,还需要从广西、广东、湖南、四川、山西、陕西等地向前线调集3个团向云南调集8个战斗机团,调动航空兵部队不是飞机直接飞过去这么最简单,还有飞机所需供氧,充氮、制冷、检查、加油.挂弹车辆、弹药、油料和地勤人员的运输,地勤设备没到先前到的飞机也无法再次出动。
如果通过铁路机动1800千米需要36-45小时,通过高速公路机动需要22小时,长途行军导致人员十分疲劳,到达后还要休息,而运输机只需要两个小时加上装卸货时间5小时,再加上返回两个小时,运载一个团需要约60-80架次运8运输机,运8飞机总数不足90架,全部集中起来也只能满足一个战斗机团的空运任务,如果是运20,4架运20每天出动约2架次,从广西、广东.湖南向云南方向飞行700千米,单次运输飞行加装卸货需要7小时,18架次就运载一个团,四川和陕西向西藏阿里地区和南疆地区要飞行2000千米,运输一个团需要5架运20飞行25架次,完成8个团的转场任务需要出动37架运20,若转场时间缩短到24小时需要出动72架,就可以平衡印度的地理距离优势。
四:中国还缺运40超大型战略运输机
如果大规模向海外投送,运一20运输机的载重航程还是不够的,运-20要想达到接近美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至少要装备200架运-20,按每架飞机--次性运载150人计算能够部署30000名轻装士兵,如果是拥有大型车辆、坦克的重装部队最多只能一个旅,需要750架次才能空运一个完整的空降师,但中海外基地又极为有限,可用机场太少,往往还需要运输到上万千米,这就需更大的重型运输机以减少运输架次,更快地投射足够多数量的兵力,美苏在伊尔-76、C-17等150-200吨级的运输机之上还有C-5和安-124重型运输机,中国也应研发同样的战略运输机,不过安-124这种级别的飞机,涉及几项关键技术。
一是飞机的总体布局、参数优化、气动综合设计,动力配置与一体化设计、飞机的性能与经济性等,由于中国有生产研发运-20积累的经验,突破该技术不难,二是超临界机翼、层流控制技术和大量的风洞试验,中国早己突破了超临界机翼,并建成了数十座风洞设备,该技术也不在话下,三是动力技术,中国已经从乌克兰拿到了D-18发动机的生产许可授权,这也不是问题,四是飞机机体结构与强度,这个中国在生产大飞机材料能力还不足,五是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空投/空降系统.货运系统、机轮刹车系统、空中加油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技术,运-20有现成的,六是制造大型部件,这些技术并不是难题,
虽然中国还缺少研发超大型运输机的经验,不过乌克兰有,冷战时期,苏联运输机产业都集中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运输机研发体系,苏联解体后这些航空企业经营困难,研发迟滞,大量人才外流,90年代中国启动 “双引工程”,吸引了200 名乌克兰顶级专家来到中国,其中不少参与过安-225 “梦想” 运输机设计的专家,2006年又邀请了2000多位乌克兰专家来华,中国在西安建立了面积 庞大的生活区供数千名来自“安东诺夫” 公司的专家携家眷工作与生活,其中很多参加过安-124和安-225超大型运输机设计和制造的人才,如有安-124和安-225设计经验的瓦西里.津琴科,这些人才毫无疑问将会大大助推中国超大型运输机的的发展。
当中国有了超大型战略运输机,美国所有海外基地都岌岌可危,很多人以为美国有八百个基地,其实大多是小型基地,有的甚至只有几个人,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就只有日、韩、澳大利亚、关岛、夏威夷,巴林、卡塔尔,迪戈加西亚是驻军上万的军事基地,而且这些军事基地驻军多是后勤人员,战斗部队不多,万一中国也学美国打伊拉克那样用战略运输机在附近空投一个师,这些基地的警卫人员根本挡不住,美国可承受不起这个代价,要保卫这些基地,美国不但要部署空军,还要部署可抵抗一个师的地面部队,这就大大减弱在太平洋上的兵力,面对中国这种空中投射攻势,就现在的美国军力而言,守了东就失西,根本顾不过来,就算中国没兴趣在附近空投一个师,美国也要防,运-20运输机虽然也能达到这种效果,但运40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做得更好。
五:结语
由上可知,无论能力还是需求,中国研制超大型战略运输机是极为可能的,如果现在立项,5-10年内就研制出超大型战略运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