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果严重!全身上下,血栓最容易出现在哪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通俗来说,血栓就是血管里本不该有的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住血管,导致器官缺血、缺氧,甚至引发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后果。



血栓堵在脑部可引发脑梗,堵在心脏会诱发心梗……在医生眼里,哪些器官容易被血栓“堵”上?

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解读血栓容易堵在哪,教你科学预防。

血栓最容易堵在哪

航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芳介绍,临床中,血栓最易堵在心脏、脑部和下肢这3处。

心脏

心脏血栓常常发生在冠状动脉,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信号


如果突发胸闷、胸痛、大汗,或是出现无法用相关系统疾病解释的牙痛、咽痛、上腹痛等,需警惕冠状动脉栓塞,即急性心梗。



脑部

脑部血栓可导致急性脑梗死。其中有一种急性脑栓塞,栓子常来源于房颤患者左心房,脱落后易堵塞脑血管,我国房颤患者脑栓塞发病率约为正常人的5~17倍。

危险信号

如果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失语,甚至昏迷、中枢系统障碍等,需警惕脑梗死或脑栓塞。

下肢

一般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10000~1/1000。它常经下腔静脉到达肺动脉,往往是急性肺栓塞的罪魁祸首。

危险信号

如果下肢突发肿胀、酸胀,患侧肢体比对侧肢体粗,需警惕患下肢静脉血栓。

另外,突发呼吸困难、咯血或胸痛,甚至出现呼吸骤停,需警惕肺动脉栓塞。

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上的

从来源看,血栓可分为动脉和静脉两种。

动脉血栓


心脏和脑部的血栓都属于动脉血栓,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从左到右为:正常动脉、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流淤滞、缓慢,组织灌注量不足,会导致大量红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沉积在血管内壁,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引发血栓形成。

生活中,动脉血栓形成多与超重、少动、熬夜、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

静脉血栓


堵在下肢处的血栓主要来自静脉,静脉血流相对缓慢,长时间卧床、缺乏运动等易使血液积聚在静脉内,形成血栓。



骨折、手术、恶性肿瘤等可致凝血功能增强,血小板聚集增加,纤溶活性降低,更易促进血栓形成。

静脉内膜粗糙或静脉瓣膜功能异常,也易导致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

日常做好7件事防血栓

总结起来,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征兆包括:

胸痛胸闷、心慌气短、感觉异常、运动或语言障碍、头晕头痛、肢体疼痛、手脚冰凉、肢体肿胀、走路腿疼等。

血栓性疾病大多发病突然且危重,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



同时,要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油盐摄入量


少吃高脂、高糖和高盐食物;少吃腌制类、烧烤类、油炸类食品,清淡饮食,远离“重口味”。

多吃蔬果、多喝水


身体脱水时,血液会变得黏稠,流动速度放缓。要注意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

减少久坐时长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增强血液循环,同时避免久坐,最好每隔30~60分钟站起来拉伸一下。

多做踝泵练习

经常动动踝关节,如绷脚尖、翘脚趾等,通过踝关节的运动,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保证规律睡眠

除了确保每天有7~9小时睡眠时间,还要保持睡眠规律。

一项美国动脉粥样硬化多种族研究分析提示,睡眠不规律,尤其每晚睡眠时长不规律(一周内睡眠时长变化超2小时),会显著增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戒烟限酒


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远离二手烟,并限制酒类摄入。

吸烟是缺血事件、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会随戒烟时间延长而降低。

定期体检

若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时在医生指导下做下肢静脉超声等检查;控制血脂、血糖、血压,定期做心脑血管疾病检查;如果需要,遵医嘱用药。

如果怀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等,建议前往医院急诊、胸痛和卒中绿色通道,以尽快就医。▲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0-14 18:58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