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澳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要先进的,印尼为何买中国空军不想要的歼-10B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万乘之尊 发表于 2025-10-22 08:3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言:印尼购买歼-10战斗机的消息成为近来热门消息,据10 月17日的《环球时报》的报道,印尼国防部向外国商业贷款机构贷款31亿美元,计划向中国购买42架歼-10B战斗机,还有1条022型导弹艇和CM-302岸基反舰导弹,奇怪的印尼为什么要买中国空军视为鸡肋的歼-10B战斗机,而不是更先进的歼-10C战斗机呢?



一:歼-10A战斗机的缺陷

歼-10战斗机从现身开始就深受空军的赞扬,鸭式气动布局和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机动性能远超F-16C/D、“幻影”2000-5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战斗机,但作战半径、航程、载弹量、机体寿命、及电子战能力比F-16C/D战斗机略差,和F-16C/D战斗机相比还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第一个是作战功能相对单一,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空军主要任务是国土防空,因此这时研制的歼-10A战斗机强调的是高空、高速拦截能力,并不需要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仅可以使用炸弹和火箭弹执行一些简单近距离支援任务,无法携带精确制导弹药全天候攻击高价值地面和海上目标。

其次是机载雷达为传统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整体技术性能与美国AN/APG-66(V)9、AN/APG-68(V)7等机载雷达相当,只达到90年代中期水平,这种雷达受到天线驱动机构性能限制,扫描速度和刷新率不高,探测范围较小,容易丢失目标,跟踪多目标能力弱,探测不同目标需要转换脉冲模式,使用寿命和无故障工作时间也短,90年代初开始美国第三代改进型战斗机纷纷换装用电子扫描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提高了1.5倍,有近乎实时的目标刷新率,快速波束指向能力使扫描范围和多目标跟踪能力大为提高,歼-10A战斗机的传统机械扫描脉冲多普勒雷达己显得落后。

三是武器布局不理想,歼-10A战斗机有11个外挂点,最大外挂达6.5吨,但11个外挂点中只有机身下1个、机翼下3个经常使用,只有机翼内侧的4个可挂载重型装备,对空作战时标准挂载方案是机身中部1个800升副油箱,机翼内侧2个1700升副油箱,每侧机翼各挂一枚PL-12中距空空导弹和一枚PL-8近距空空导弹,如果不挂1700升副油箱改挂一枚“霹雳”11半主动中距空空导弹,作战半径会下降了30%,而同样拥有11个外挂点的F-16C/D战斗机在同样携带2个2270升副油箱和一个1100升副油箱后还可以携带4枚中距空空导弹和一枚近距空空导弹,进气道下的2个挂点还可以携带多种任务吊舱,在机载武器的选择和配置方面都有更大的优势。

最后是歼-10A战斗机的发动机是从俄罗斯引进的AL-31FN涡扇发动机,和苏-27战斗机的AL-3IF涡扇发动机是同一系列,只是减小了风扇直径,缩短了长度,减轻了自重,最大推力7500千克,加力推力12500千克,在正常起飞重量下,歼-10A战斗机的推重比达到1.0,只算基本够用,而F-16C/DBlock50/52战斗机的F110-GE-129型和F100-PW-229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达13000千克,F110-GE-132型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更是达到14300千克,歼-10A战斗机的动力明显不足,当时中国自产的WS-10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也达到13000千克,但可靠性、可维护性都不能满足要求。



二:过渡性质的歼-10B战斗机

因此歼-10B战斗机也就应运而生,和歼-10A战斗机最显著的不同是原来的可调多波系矩形超音速进气道改为了是DSI进气道,优点是没有附面层隔板,没有调节装置,减重达200千克,,改用DSI进气道后超音速性能降低0.2马赫,但隐身性能、加速性能,实用最大速度、实用升限和爬升率,亚音速和跨音速段性能均优于歼-10A战斗机,显示出作战定位从制空型战斗机向多用途战斗机方面转变,机翼、垂直尾翼、腹鳍也做了一些调整,飞行阻力也减小了,使用迎角达到30度,经过大幅改进的WS-10A发动机虽然已研制完成,但产量还无法同时满足歼-15、歼-16、歼-11BS等战斗机需求,歼-10B战斗机还是使用AL-31FN发动机。

歼-10B战斗机同样是11个外桂点,但可以通过复合挂架挂载4枚中距空空导弹,火力不弱于F-16C/D战斗机,机翼挂架不但能挂载中距空空导弹,还可以轻松挂载重达600千克的YJ-91重型反辐射导弹,1000千克和500千克级精确制导炸弹,腹下挂架可挂载多功能瞄准制导吊舱和电子支援/电子对抗吊舱,还能通过复合挂架挂载多枚类似于美军“小直径炸弹”(SDB)那样的100千克、250千克小型精确制导炸弹,并保留2对挂架挂载近距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同时也有自卫空战能力,这样和歼-10A战斗机相当,歼-10B战斗机不但加强了空战和电子战能力,还能够执行对地攻击和防空压制任务。

歼-10B战斗机的雷达也升级成国产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跟踪10多个目标并攻击4个目标,不过作为中国空军第一种配备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这种相控阵雷达是只有一台发射机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因发射机产生的射频要经过复杂的天线网络分配到几百个T/R发射/接收组件,再经过移相器辐射出去,电磁波传递环节较多,功率损耗达三分之二,探测距离自然受到了限制,所以歼-10B在雷达罩上部增加了一台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用于被动式的红外搜索与追踪,歼-10B的航电系统也实现更新换代,座舱显示器从多个分立式显示器升级为在一个大屏幕显示器,平视显示器也升级为广角全息衍射平显,视场更大,外景透视率、字符反射率更高。

受无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限制,歼-10B战斗机只能使用“霹雳”12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弹长3.8米,弹径0.20米,最大翼展0.67米,弹重185千克,装一台单室固体火箭发动机,动力射程35千米,最大射程70千米,最大速度4马赫,最大机动过载40g,性能与1991年投入使用的AIM-120A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和1994年投入使用的R-77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相当,但和AIM-120C主动中距空空导弹差距明显,其机扫单脉冲雷达在强电磁干扰下极易脱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更换了数字化抗干扰制导系统和增加了中段数据链,改进后的“霹雳”12A主动中距空空导弹除射程比AIM-120C3少10千米外,其他性能基本相当,不过受雷达受雷达稳定跟踪距离、目标分辨能力以及命中率影响,实际交战距离只有50千米左右。



三:更好的歼-10C战斗机

由于2010年后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有了全领域突破,无论是设计能力、基础材料还是制造工艺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歼-10B战斗机在生产50架后就停产,新生产的歼-10战斗机全部换上新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成为歼-10C战斗机,有源相控阵雷达每个天线都有独立的T/R发射/接收组件和功放器,功率损耗可以忽略不计,基本上所有的功率都辐射出去了,探测距离自然也就远了,还具备更强的独立波束扫描和多功能能力,歼-10C相比于歼-10B在机体结构方而没有大的改动,机动性能也一样,11个挂载点也没变化,典型任务挂载还4枚中距空空导弹和两枚2枚近距空空导弹,不同的是雷达探测距离远了,携带的空空导弹换成新研制的“霹雳”-15中远程中距空空导弹,也就是今年印巴空战中大显神威定风神器。

对歼-10C战斗机来说,最大射程70千米的“霹雳”12A空空导弹成了制约充分发挥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的瓶颈,因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对雷达反射面积3平方米以上的四代战斗机的跟踪、锁定距离达到了150千米,而“霹雳”12A空空导弹只能在60千米的距离内发射,与携带AIM-120A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F-16C战斗机和携带的R-77主动中距空空导弹的苏-30战斗机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只能满足与一些小国装备的米格战斗机低强度空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于与美日韩的F-16、F-15战斗机空战,对于歼-10C战斗机来说,要充分发挥先进机载雷达的性能,就需要一种射程更远的新--代中距空空导弹。

这就是在2014年公井的“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在“霹雳”12A中距空空导弹完成研制后不久就开始研制,2015年开始投入生产,成为歼20战斗机和歼16战斗机的标准空战武器,陆续也装上歼10C战斗机,“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弹体设计,长度和弹径基本与“霹雳”12A基本相当,只是弹翼明显减小,由于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新材料,重量从185千克减小到170千克,全新的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在3秒内加速到4马赫,随后以2.5马赫速度惯性飞行,发现目标后再加速,最大射程可达到200千米,最大射程时的末段机动能力达25G,不可逃逸区范围扩大了3倍以上。

“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采用了全新的有源相控阵主动制导雷达,发射功率、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有了质的提高,探测距离要比传统中距空空导弹的机扫单脉冲雷达高出60%-80%,对隐身目标探测、跟踪能力提高了5倍,在中距空战中,装备“霹雳”15中距空空导弹的歼-10C战斗机可在120千米以外就对装备AIM-120C5、R-77、米卡系列等中距空空导弹的F-15C、F-16C、“幻影”2000-5、苏30MKI、阵风等战斗机形成攻击条件,而这些飞机只有歼-10C战斗机进入80千米以内才能形成攻击条件,攻击距离也少于60千米,考虑到歼-10C战斗机的综合电子战能力,这个距离会进-步压缩到30-45干米,所以敌机此时要考虑的是如何摆脱而不是进行交战,也就说歼-10C战斗机即使不依靠预警机也具备了单向中距截杀能力。



四:结语

歼-10C战斗机2018年开始加速生产替代歼-7战斗机,而显得有点落后的歼-10B战斗机机龄不过十年,只能继续用,歼-10A战斗机很早就想用于出口到国际市场,无奈因只能制空而无人问津,巴基斯坦最后采购的是多用途的歼-10C战斗机,而印尼空军没有选择歼-10C战斗机的原因估计还是因为性价比,作为二手货,自然比歼-10C战斗机便宜,据说只要16亿美元,如果再花点钱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作战能力不比歼-10C战斗机差,也比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现役战斗机明显占优,和动辄2亿美元的“阵风”、“台风”战斗机可谓物美价廉,综合性能也不逊色,使得没什么钱的印尼空军一跃成为地区装备最精锐的空军力量之一,对中国空军来说,歼10B战斗机本来就是过渡性质的,如果甩掉这个包袱,空军的后勤维护又简化了一层,可谓皆大欢喜。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繁體中文| 联系我们|小黑屋|今日澳洲  

GMT+10, 2025-11-4 03:22

© AusToday.com.au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